- 李玉玺;孔玉科;孙辉;Naeem Ullah;刘光耀;张春江;
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质量浓度较高肾病患者与血清IgA质量浓度较低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诊断治疗的肾病患者15例,其中包括血清IgA质量浓度较高肾病患者7例(H组),血清IgA质量浓度较低肾病患者8例(L组),健康体检者41例(C1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比较不同血清IgA质量浓度的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肠道菌群之间的差异。结果 H、L组及H、L、C1组的肠道菌群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疾病组的菌群多样性和益生菌的比例显著降低(P <0.05)。结论不同血清IgA质量浓度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介导IgA分泌的过程从而促进IgAN的发生。
2021年01期 v.47;No.18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刘冠兰;冯勋;朱文韬;吴明科;李玉玺;白妍睿;扎拉加;张春江;
目的采集新鲜粪便样本,通过16S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对比志愿者服用复合益生菌粉前后的粪便微生物组成和结构差异,评估复合益生菌粉对其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相关菌类丰度的影响。方法以23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每日早、晚各补充1袋复合益生菌粉,为期30 d;采集服用复合益生菌粉前后的新鲜粪便样品,对样本相关处理后,使用Illumina NovaSeq PE250上机测序。结果服用复合益生菌粉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菌群组成发生改变;在门水平上,服用复合益生菌粉前,志愿者粪便微生物中都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占比最高,服用复合益生菌粉后,厚壁菌门显著增加(P <0.01)而拟杆菌门显著减少;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的比值从1.83增加到3.10,趋近于正常成年人的比值。在属水平上,肠杆菌、类杆菌、罗斯氏菌属、普雷沃菌属及巨藻菌在服用复合益生菌粉前,都占比较高,而在服用复合益生菌粉后,嗜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减少;罗斯氏菌属、粪球菌属、镰刀菌属、布氏孢子虫、梭状芽孢杆菌、Romboutsia 6类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P <0.05),且与已有研究一致,6类有益菌属丰度的增加,有利于改善炎症性肠病,并降低患病风险。结论连续30 d摄入复合益生菌粉,可使肠道菌群中有益菌丰度增加,对志愿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产生有益影响。
2021年01期 v.47;No.187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薛兴;冷玉芳;
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发生于器官移植手术、创伤、休克等病理过程中,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手术转归,采取相关措施减轻或抑制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尤为重要。右美托咪定为一种高选择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它在发挥镇静、镇痛作用的同时对呼吸影响较小,对缺血再灌注脏器具有保护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2021年01期 v.47;No.187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梦婕;冷玉芳;马莉;孟宁;
目的探讨局部腹腔应用右美托咪定抗大鼠腹腔粘连的作用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对腹腔粘连的意义。方法 4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假手术(Sham)组、粘连模型(M)组、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DEX-V)组、右美托咪定腹腔注射(DEX-P)组。M、DEX-V、DEX-P组大鼠通过盲肠摩擦法建立腹腔粘连模型,Sham组大鼠仅打开腹腔后缝合,M组大鼠经腹腔和尾静脉同时注射生理盐水2 mL,DEX-P组大鼠于腹腔内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 2 mL,并在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DEX-V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 2mL,并在腹腔注入生理盐水2 mL;于建模7 d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血清及腹水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GF-β1质量浓度及腹水中TGF-β1质量浓度;取各组大鼠盲肠造模部位壁层腹膜、盲肠及粘连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腹膜及盲肠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和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结果与Sham组大鼠比较,M、DEX-V、DEX-P组大鼠腹水TGF-β1质量浓度均升高(P <0.05),M组大鼠血清TGF-β1质量浓度升高(P <0.01),M、DEX-V组大鼠血清TNF-α质量浓度均升高(P<0.05),并出现腹腔粘连,腹膜及盲肠组织出现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生显著;与M组大鼠比较,DEX-V、DEX-P组大鼠经右美托咪定处理后,血清TNF-α、TGF-β1及腹水TGF-β1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腹膜、盲肠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不显著;与DEX-P组大鼠比较,DEX-V组大鼠血清TNF-α及腹水TGF-β1质量浓度均升高(P <0.05),局部腹膜组织、盲肠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胶原纤维组织显著增生。结论右美托咪定腹腔局部应用可有效减轻大鼠腹腔炎症反应,并且显著减轻腹腔粘连,且其抗炎及抗粘连效果均优于静脉注射,其抗粘连机制与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后减轻腹腔粘连形成有关。血清TGF-β1质量浓度变化也可表现出腹腔粘连的程度,但其敏感性不如腹水TGF-β1质量浓度变化。
2021年01期 v.47;No.187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亚杰;海娟;闫巧;李文;周静;贾旭森;张静;张菊;杨平荣;胡芳弟;
目的建立红药子药材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红药子的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红药子中岩白菜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附录相关方法测定红药子中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含量。结果建立的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重复性好,可以特征性地实现12批红药子药材的定性鉴别。红药子中岩白菜素测定的标准曲线为y=6 249.8056x+369.11127,线性范围为0.062 7~8.03 mg/mL,相关系数为0.999 2,日内精密度RSD=0.6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0%,RSD=2.97%。12批红药子中岩白菜素、水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8.94%~12.59%、0.25%~0.95%、27.10%~40.32%、16.06%~26.58%、3.31%~9.45%。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可以实现红药子药材的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行,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可用于红药子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测定。
2021年01期 v.47;No.187 28-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李文;张静;海娟;胡芳弟;闫巧;贾旭森;王艳;杨平荣;
目的建立甘肃省地方习用药材毛细辛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法建立毛细辛的定性鉴别方法;考虑到毛细辛药材中含有马兜铃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毛细辛中毒性成分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附录方法测定毛细辛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结果 10批毛细辛药材的马兜铃酸Ⅰ在0.08~10.10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加样回收率为93.27%~104.56%,RSD=1.19%~3.44%;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马兜铃酸Ⅰ含量分别为8.28%~12.30%、12.77%~17.55%、1.52%~2.68%、18.14%~30.28%、16.63%~27.53%、0.001%~0.002%。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毛细辛药材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测定。显微鉴别方法为毛细辛定性鉴别提供依据,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测定方法为毛细辛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所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作毛细辛药材的质量标准。
2021年01期 v.47;No.187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涛红;张萌;熊莉莉;高丽;安瑞芳;
目的研究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为宫颈癌疫苗接种及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分析提供理论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因宫颈癌行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63例宫颈癌患者的高危型HPV阳性率为86.23%,以单一感染为主(84.02%),且前3位的高危型HPV亚型依次是HPV16、HPV18、HPV33。高危型HPV感染中以40~50岁感染率最高(28.65%),但不同年龄组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高危型HPV基因型在病理组织和分化程度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FIGO分期、术后间质浸润深度、术后脉管浸润及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危型HPV感染是病理组织类型及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单一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感染类型,且与病理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有关,应推广HPV疫苗接种、加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术后的随访。
2021年01期 v.47;No.187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余诗俊;栗丽;窦宁;高勇;
目的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mRNA在结直肠癌细胞中是否存在m6A甲基化修饰以及m6A对PD-L1表达的影响,为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6A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对PD-L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YTHDF2对PD-L1mRNA的调控作用,采用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结合qPCR技术(MeRIP-qPCR)确认YTHDF2对PD-L1m6A水平的影响,通过qPCR比较PD-L1和YTHDF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q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m6A阅读蛋白YTHDF2可负向调控PD-L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说明YTHDF2可识别并作用于PD-L1基因上的潜在m6A修饰位点,MeRIP-qPCR分析发现YTHDF2可以抑制PD-L1mRNA的m6A水平,qPCR进一步发现YTHDF2与PD-L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PD-L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存在m6A修饰,且YTHDF2可抑制其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m6A水平及表达量。
2021年01期 v.47;No.187 47-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黄世芬;燕冰雪;夏云霞;何方;赵成鹏;张涛;赵达;令晓玲;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多线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2016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2线及2线以上化疗失败晚期乳腺癌患者28例,给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根据病情及既往用药情况选择化疗方案,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PF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8例患者近期疗效评价提示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例,疾病稳定为11例,疾病进展为9例;客观缓解率为28.6%(8/28),疾病控制率为67.9%(19/28)。4周期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评价,PFS为2.0~18个月,中位PFS为4.4个月。治疗主要的毒副反应是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溃疡、食欲不振、疲劳、腹泻和声音嘶哑等,大多数为1~2级,对症治疗后好转。4例(14.3%)出现3级以上口腔黏膜溃疡,8例(28.6%)出现3级以上高血压,2例(7.1%)出现声音嘶哑,均经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多线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临床安全性好。
2021年01期 v.47;No.187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裴炜娜;孙国栋;吴静;王海东;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布地奈德局部给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5月—2020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95例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洗联合布地奈德局部给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洗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1 d及治疗7 d后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乳酸、影像学改变及血白细胞分类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相关指标。结果连续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布地奈德局部给药治疗后,患儿PaO_2/FiO_2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CO_2、pH、乳酸、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布地奈德局部给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显著改善临床指标,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01期 v.47;No.187 59-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周荣胜;李成儒;宋大为;段娜;孙博睿;董麦娟;王强;
目的探讨Univent支气管封堵器在小儿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单肺通气(OLV)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择期拟施在OLV下行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的患儿50例,年龄9~14岁,按OLV方法随机分为Univent支气管封堵器组(U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组),每组25例。记录2组患者导管定位时间,肺萎陷优良率,插管和拔管时口腔黏膜损伤、呛咳,术后2 d内患者咽喉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记录OLV前(T_0)、OLV后30 min(T_1)、OLV结束前(T_2)、恢复双肺通气后10 min (T_3)的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和气道压变化情况,并在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乳酸水平。结果导管定位时间U组明显长于D组(P<0.05);插管和拔管时口腔黏膜损伤、呛咳及术后2 d内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U组明显低于D组(P<0.05);与T_0比较,2组患儿T_1和T_2时气压峰值、平台压和气道阻力显著升高(P<0.05);与D组比较,U组患儿在T_1和T_2时气压峰值、平台压和气道阻力显著降低(P <0.05);与T_0比较,2组患儿T_1和T_2时SpO_2和PaO_2显著下降(P<0.05),PetCO_2和PaCO_2显著升高(P<0.05),T_3恢复至T_0水平(P> 0.05);与D组比较,U组患儿在T_1和T_2时SpO_2和PaO_2显著升高(P<0.05),PetCO_2和PaCO_2显著降低(P<0.05);2组患儿各时间点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nivent支气管封堵器可有效用于小儿电视胸腔镜手术OLV,产生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同的作用,且并发症更少。
2021年01期 v.47;No.187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郭婷;李宇宁;凌继祖;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1免疫复合物(IgA1-IC)对中性粒细胞激活的影响,探讨HSP微血管损伤的病因以及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入院的初诊HSP患儿,4周内未接受激素治疗,同时排外患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或其他肾脏疾病。对照组为60例非感染因素入院,并排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且无肾脏器质性病变者。所有入选对象均在入院当日收集血样,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gA1-IC、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弹性蛋白酶(NE)的质量浓度,血液常规分析获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IgA Fc受体(CD89+)百分比,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法检测CD89mRNA的表达量。为观察HSPN的发病情况,在数据统计阶段依据有无肾脏受累分为HSP组(76例)和HSPN组(32例)。结果 HSP组血清中IgA1-IC、MPO、NE质量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HSPN组IgA1-IC质量浓度高于HSP组(P<0.05);MPO、NE质量浓度在HSPN组与HSP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P组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D89+百分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PN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D89+百分比均高于HSP组;在mRNA水平上,HSP组CD89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但HSPN组患儿CD89 mRNA表达量与HSP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PN组IgA1-IC与NE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r=0.454,P <0.009),MPO和IgA1-IC质量浓度在总体趋势上有一致性,但相关性不显著(r=0.277,P<0.125)。结论 HSP患儿IgA1-IC质量浓度明显升高,与CD89结合激活中性粒细胞,致使中性粒细胞释放MPO及弹性蛋白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在HSP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SPN的发病与中性粒细胞的过度活化有关,同时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2021年01期 v.47;No.187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