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专家述评

  • 促进冷肿瘤向热肿瘤转变的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

    王雪娇;孙程亮;杨鹏;

    由于低免疫原性和低T细胞浸润特性,冷肿瘤是肿瘤中较为难治的一种类型,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将其转化为高丰度T细胞浸润的热肿瘤,并利用热肿瘤免疫敏感的特点进行治疗。近年来,通过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冷肿瘤已经取得了成功。本研究综述了冷肿瘤和热肿瘤的特点、冷肿瘤的治疗机制以及药物的研发进展,以期为冷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9期 v.51;No.237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结直肠癌中缺氧诱导的EGFR抑制剂耐药相关基因的鉴定和机制研究

    李桐桐;刘涛;黄翌楚;余春燕;姜雷;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实验验证,筛选和探讨提高结直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疗效的基因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RNA-Seq数据与临床数据,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缺氧相关基因(HRGs)。对HRGs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富集分析。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基因模块,使用单因素Cox、LASSO以及多因素Cox回归构建预后模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筛选与EGFR抑制剂耐药相关的关键基因。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和UALCAN数据库验证模型基因及关键基因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采用ShinyGO(0.80)数据库分析这些基因的通路富集情况。利用GEO数据库、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实验及单细胞测序分析BCL2L1的临床价值。结果 HRGs基因显著富集于HIF-1信号通路、PI3K/Akt和EGFR抑制剂耐药性等多个信号通路。WGCNA分析得到196个特征模块基因,并建立由8个基因组成的结直肠癌预后模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预后分析显示,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显著相关。BCL2L1在耐药组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 建立的包含8个基因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在缺氧条件下,BCL2L1对结直肠癌EGFR抑制剂耐药性的调控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5年09期 v.51;No.237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光照时长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和血脂的影响

    余燕妮;李郁卓;范锦源;曹蕊;赵彩芳;王佳蕾;路翔;侯丽杰;傅松波;

    目的 探讨不同光照时长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95例老年T2DM患者(男性206例,女性189例),年龄中位数为70.20(67.30, 74.40)岁。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接受光照时长、血脂谱、25-羟维生素D[25(OH)D]质量浓度等指标。根据光照时长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_1、Q_2、Q_3、Q_4组,比较各组患者血脂、25(OH)D质量浓度等差异。根据不同25(OH)D质量浓度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不缺乏组,比较2组患者生化指标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光照时长与血脂、25(OH)D质量浓度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光照时长与维生素D缺乏关系。结果 Q_4组25(OH)D质量浓度较Q_1、Q_2组升高(P<0.05),总胆固醇(TC)低于Q_1组(P<0.05)。随着25(OH)D质量浓度升高,TC、甘油三酯(TG)水平降低。光照时长与25(OH)D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r_s=0.365,P<0.001),与TC(r_s=-0.244,P<0.001)、TG(r_s=-0.229,P<0.001)呈负相关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光照时间较长组维生素D缺乏发生风险降低。结论 适当延长光照时长可改善老年T2DM患者TC、TG水平及25(OH)D质量浓度。维生素D缺乏者TC、TG水平升高。延长光照时长与维生素D缺乏发生风险降低相关。

    2025年09期 v.51;No.237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瑞马唑仑—阿芬太尼复合麻醉在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孙莉;录亚鹏;王迎斌;郝伟;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阿芬太尼复合麻醉在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全身麻醉下行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阿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醚-阿芬太尼组(S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1)、喉罩置入时(T2)、牙龈切开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喉罩拔出时间、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期躁动及术后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S组相比,R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和喉罩拔出时间缩短,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及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儿在术后头晕、瘙痒及T1、T2、T3、T4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瑞马唑仑-阿芬太尼复合麻醉可有效缩短行埋伏多生牙拔除术患儿的术后苏醒及喉罩拔出时间,同时降低苏醒期躁动及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25年09期 v.51;No.237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循证医学

  • 中医药网状Meta分析证据库构建与应用

    张雅姿;季昭臣;史梦龙;宋雯婷;王玥彤;庞稳泰;金鑫瑶;张俊华;田金徽;杨丰文;

    目的 构建中医药网状Meta分析(NMA-TCM)证据库,以期为中医药疗效的比较与评价提供一站式、高效率平台,推动中医药二次研究证据高效转化。方法 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采用Note Express筛选文献。采用Vue、ElementUI、Spring Boot、Spring IOC等工具构建NMA-TCM系统架构。参考PICOS原则、NMA撰写要求、已发表的高质量NMA-TCM,并通过专家共识确定证据库录入字段;应用AMSTAR 2和PRISMA-NMA量表的条目构成评价字段;基于系统日志、工作进度状态栏等进行数据透明化管理;运用逻辑运算符实现高级查询;采用统计表程序实现数据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了NMA-TCM证据库,其录入、管理、检索/导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4个功能均已实现。当前证据库共收录已发表NMA-TCM研究900余篇,年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病种集中在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干预措施涵盖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液、外用药、汤剂、非药物干预(针灸、按摩、传统功法等)。结论 构建的NMATCM可实现对NMA-TCM研究的快速分析和再评价功能。

    2025年09期 v.51;No.237 31-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间充质干细胞作为2型糖尿病补充疗法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张皓承;苏媛;王晓辉;高保东;哈小琴;

    目的 利用Meta分析评价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中远期效果和安全性,评估MSC治疗是否可作为T2DM的补充治疗方案。方法 两位研究人员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资料。利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关于MSC治疗T2DM的临床试验。与MSC治疗前基线比较,治疗后第3、 6、 12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 MD:-1.12, 95%CI:[-1.67,-0.57]; MD:-1.34, 95%CI:[-2.10,-0.57];MD:-1.06,95%CI:[-1.68,-0.45])和外源胰岛素用量(MD:-22.68,95%CI:[-29.89,-15.47];MD:-25.34,95%CI:[-38.41,-12.26];MD:-27.45,95%CI:[-36.65,-18.24])均显著降低(P<0.01),空腹血糖(FBG, MD:-1.10, 95%CI:[-2.10,-0.10])和空腹C肽(MD:0.48,95%CI:[0.06,0.90])仅在治疗后第6个月出现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MSC治疗后的第3、6、12个月外源胰岛素用量均显著降低(MD:-15.58,95%CI:[-18.26,-12.89];MD:-16.77,95%CI:[-30.09,-3.46];MD:-26.90,95%CI:[-29.59,-24.20], P<0.01),HbA1c在治疗后第6、 12个月时明显降低(MD:-0.62, 95%CI:[-1.15,-0.09];MD:-0.75, 95%CI:[-1.40,-0.11],P<0.05),FBG在第6个月时明显降低(MD:-0.83,95%CI:[-1.57,-0.09],P<0.05)。自体/异体来源的MSC可能是导致HbA1c和FBG异质性的潜在影响因素之一。未见关于MSC治疗后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常见不良反应为一过性发热和低血糖事件。结论 MSC治疗后第3~12个月内均表现出对T2DM患者血糖和外源胰岛素用量的控制,并具备较好的安全性。MSC可作为T2DM治疗的补充方案。

    2025年09期 v.51;No.237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公共卫生

  • 基于熵权TOPSIS法和RSR法模糊联合模型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

    苏晓燕;郭霞;陈永聪;张青玉;

    目的 评价2023年兰州市城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为促进社区服务提质增效、均等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16项评价指标(V_1~V_(16)),采用熵权法、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秩和比(RSR)法及其模糊联合法综合评价10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结果 各种评价方法所得服务质量排名前3位的社区均为X_(55)、X_(21)、X_(15);采用熵权TOPSIS法、0.5C_i+0.5RSR及0.9C_i+0.1RSR模糊联合法所得排名后3位的社区均为X_(85)、X_(59)、X_(22);而采用RSR法和0.1C_i+0.9RSR模糊联合法所得排名后3位的社区均为X_(22)、X_(59)、X_(85),以上方法排序结果虽不完全相同,但总体趋势一致。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16项评价指标对C_i均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产后访视率的正向影响显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健康档案使用率、预防接种建证率的影响程度较低。结论 熵权TOPSIS法和RSR法模糊联合能够有效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兰州市城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发展不均衡,重点人群的实施效果是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2025年09期 v.51;No.237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党参生药学研究进展

    王燕萍;孟亚男;邵亚洲;徐明星;张艳;王诗怡;董丽;赵婉宁;敬怡辰;陈慧茹;胡芳弟;

    党参经历了从与人参混用至基原明晰的历史演变。《中国药典》共收载了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 C. pilosula)、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Nannf.) L.T.Shen, C. pilosula var. modesta)和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C. tangshen) 3个基原。不同产区形成潞党、纹党、板桥党、白条党等特色品种。现代技术促进了党参的基原鉴别和质量控制。党参中多糖、皂苷、苯丙素、三萜等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理学研究表明,党参各类成分及提取物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神经保护、降糖、降脂等功效。不同基原的党参在地理分布、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C. pilosula以特定多糖与levan型低聚糖为特征,表现出显著的免疫调节与抗氧化活性;C. pilosula var. modesta在多糖与三萜类成分上具有优势,药用价值突出;C. tangshen则在苯丙素类和有机酸类成分上优势突出。本文归纳党参在本草考证、产区分布、基原辨析、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强调不同基原间的成分-活性异质性。并基于此,对党参的应用及开发提出以下建议:在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上推行“分源管理”,建立基于标志性成分的差异化质量标准;开展关联成分-活性的研究,通过多组学解析及多中心临床验证,阐明各基原党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指导党参的规范化利用与产业开发。

    2025年09期 v.51;No.237 56-6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u-阿片受体偏向性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杨迪;张楠;方泉;

    全球范围内,约五分之一的成年人正饱受各类疼痛的折磨,这使得疼痛的治疗与管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中亟需解决的关键议题。传统阿片类药物通过激活Mu-阿片受体而发挥镇痛功效,然而,严重的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阿片类药物在体内的镇痛作用由G蛋白信号通路介导,而部分副作用则由β-arrestin信号通路介导。因而,研发Mu-阿片受体偏向性激动剂已成为低副作用镇痛药物研发的热点。本文全面梳理了Mu-阿片受体偏向性激动剂的研究进展,涵盖具有G蛋白偏向性的人工合成小分子类、肽类,以及天然化合物来源的Mu-阿片受体激动剂,旨在为G蛋白偏向性阿片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51;No.237 6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格列汀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状态的研究现状

    马玉龙;李亚龙;胡晓霞;冷文婷;刘振华;刘欣跃;

    由胰岛素抵抗状态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与免疫微环境失调是2型糖尿病(T2DM)的关键病理机制之一。临床一线用药西格列汀除可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稳态外,在改善胰岛素抵抗与其相关潜在并发症中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西格列汀可通过改善脂质代谢和免疫调节等机制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本文系统梳理西格列汀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T2DM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策略。

    2025年09期 v.51;No.237 74-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猪去氧胆酸在糖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郭文艳;白娟霞;毛华博;刘菊香;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脂异常等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病与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猪去氧胆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次级胆汁酸,通过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在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成为新的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治疗靶点的潜力。本文综述猪去氧胆酸与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09期 v.51;No.237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制剂靶向治疗重度哮喘研究进展

    张文华;成文清;乔甘霖;昝香怡;

    支气管哮喘是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重度哮喘占哮喘人群的5%~10%,为社会医疗资源带来巨大负担。而重度哮喘与2型炎症密切相关,故靶向2型炎症相关靶点,有望改善重度哮喘控制不良的现况。多种靶向生物制剂已被用于重度哮喘临床治疗与临床试验,它们通过特异性阻断炎症级联反应关键节点,可显著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率、改善肺功能指标(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传统治疗应答不足提供新选择。本文系统综述靶向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进展,旨在为重度哮喘的精准化诊疗提供循证依据。

    2025年09期 v.51;No.237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5年重点专题预告

    <正>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58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RCCSE中国权威核心学术期刊(B+),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国家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和检索系统收录。作为“双一流”高校学术期刊,具有良好的学术口碑和学术影响力。66年来我们坚持“引领创新,促进交流,培养人才,服务健康”的办刊宗旨,遵循“立足西部,面向世界,突出特色,守正创新”的办刊理念。

    2025年09期 v.51;No.237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