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生殖医学研究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中单卵双胎的形成因素

    江雅薇;彭芳;徐望明;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中单卵双胎(MZT)的形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受IVF-ET治疗并获得临床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 476例,依据是否发生MZT分为MZT组和非MZT组,其中MZT组22例,非MZT组1 45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性分析MZT的形成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ZT组患者年龄和不孕年限显著高于非MZT组,而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低于非MZ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ZT组和非MZT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使用总量及时间、黄体酮剂量、受精方法、胚胎类别、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和移植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高龄、长不孕年限和低基础FSH是MZT的独立形成因素(P <0.05)。结论 IVF-ET中MZT的形成与年龄、不孕年限和基础FSH有关。

    2019年04期 v.45;No.178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推后种植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罗丝丝;高明霞;曹冲;魏占才;张学红;赵丽辉;李丽斐;

    目的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推后种植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激素替代治疗(HRT)的RIF患者227例,根据患者是否推后种植窗1~2 d分为常规组(149例)及改良组(78例),比较2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日、HCG扳机第3天与胚胎移植日血清雌二醇(E_2)质量浓度、血清孕酮(P)质量浓度、子宫内膜厚度及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改良组胚胎移植日血清P质量浓度、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E_2质量浓度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CG扳机日、HCG扳机第3天2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IF患者FET周期中,使用GnRH-a联合HRT,推后种植窗可使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化更充分、胚胎与内膜发育更同步,提高了临床妊娠率。

    2019年04期 v.45;No.17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疗效的关系

    于艳丽;刘秀荣;姚淑红;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PCOS不孕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促排卵治疗前和对照组健康体检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AMH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LH水平,分析血清AMH、LH水平与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疗效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卵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卵巢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病例组血清AMH、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病例组中有排卵者血清AMH、LH水平明显低于无排卵者(P <0.05)。病例组中,妊娠成功者血清AMH、LH水平明显低于妊娠失败者(P <0.05)。结论血清AMH、LH水平与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疗效具有紧密关系,可作为促排卵疗效的主要评定指标。

    2019年04期 v.45;No.178 10-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医学院展示

妇科肿瘤与微创

  •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子宫良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贾炎峰;张彦骅;摆扬;何春晓;吴珍珍;栾桦;

    目的探讨3种不同入路方式的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在子宫良性疾病中应用的优劣性。方法分析2017年9月—2018年9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完成的子宫良性疾病手术77例,其中传统多孔腹腔镜(MPLS) 42例,专用入路平台单孔腹腔镜手术(SPLS) 22例,手套自制入路平台单孔腹腔镜手术(HPLS) 13例,观察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伤口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 77例中除子宫切除术SPLS组1例中转传统腹腔镜,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3组之间在手术时间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肌瘤剔除术住院费用SPLS组与HPLS组及MP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肌瘤剔除术美容问卷评分MPLS组与HPLS组及SP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3个月伤口愈合良好,均无切口疝、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LESS应用于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伤口隐蔽、"无瘤原则"等特点,且自制入路平台不增加经济成本。

    2019年04期 v.45;No.178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长链非编码RNA THRIL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彦骅;贾炎峰;张庆华;王晓黎;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lnc RNA) THRIL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THRIL与肿瘤抑制蛋白p2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THRIL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患者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检测THRIL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blotting检测THRIL的表达与p21的表达情况,利用Soft agar和裸鼠移植模型证明THRIL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形成的关系,分析THRIL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lnc RNA THRIL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且与p21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利用shRNA敲低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THRIL的表达会明显抑制克隆的形成以及肿瘤的形成;通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样本分析,发现THRIL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生存期越短。结论 lnc RNA THRIL可能会通过抑制p21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生存时间。

    2019年04期 v.45;No.178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下尿路功能的影响研究

    党云;李致远;李天刚;刘青;龙丽霞;脱淑梅;脱勋元;李娟;刘冬梅;李怡林;

    目的通过尿流动力学方法检测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下尿路功能改变,评估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宫颈癌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30例,通过对比分析手术前、手术后12~14 d和手术后3个月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尿流时间、排尿量、残余尿量、逼尿肌压力、膀胱最大容量、平均逼尿肌压和膀胱顺应性,评估下尿路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12~14 d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膀胱最大容量、平均逼尿肌压和膀胱顺应性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 <0.05);手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显著增加、尿流时间与手术前比较显著延长(P <0.05)。手术后3个月残余尿量与手术前比较明显增加(P <0.05),与手术后12~14 d比较显著下降(P <0.05)。结论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反映出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手术后12~14 d排尿和储尿功能较手术前明显下降,手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

    2019年04期 v.45;No.17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基础医学研究

  • 脊髓5-羟色胺耗竭增强蜜蜂毒炎症痛大鼠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及痛相关行为

    崔秀玉;关圆;

    目的脑干下行纤维释放到脊髓的5-羟色胺(HT)在病理性痛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其机制尚不清楚。应用蜜蜂毒(BV)炎性痛大鼠模型,探讨脊髓5-HT是否通过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亚基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的激活发挥调控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足底注射生理盐水,NS组),BV组(足底注射BV),5, 7-二羟色胺(5, 7-DHT)-BV组(鞘内给予5, 7-DHT后足底注射BV),5, 7-DHT-NS组(鞘内给予5, 7-DHT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溶剂-NS组(鞘内给予5, 7-DHT溶剂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溶剂-BV组(鞘内给予5, 7-DHT溶剂后足底注射BV)。大鼠足底注射BV前鞘内连续给予5, 7-DHT预处理4 d,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脊髓NR1亚基、ERK的活化,行为学方法观察痛相关行为学变化。结果溶剂-BV组大鼠注射BV后2 h脊髓背角可见散在的磷酸化(p)-NR1-IR和p-ERK-IR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Ⅱ层,与BV组相似。5, 7-DHT-BV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p-NR1-IR神经元数目显著高于溶剂-BV组大鼠。鞘内注射5, 7-DHT同样促进了BV诱发的脊髓背角ERK的活化。与溶剂-BV组相比,5, 7-DHT-BV大鼠足底注射BV后出现了严重的痛相关行为:自发缩足反射持续时间从50min增加到120 min,且每5 min自发缩足反射次数也显著增加;热和机械痛敏更加严重。结论在BV炎性刺激下,5-HT可能通过抑制NR1亚基和ERK的激活而发挥部分镇痛作用。

    2019年04期 v.45;No.178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淫羊藿苷对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陈花英;周娟;吴焕成;张景童;王振国;涂悦;刘洋;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4周龄SD大鼠颈椎离断法处死后,全骨髓贴壁法获取胫骨及股骨骨髓并培养BMSCs,噻唑蓝(MTT)比色法验证生长曲线。取第3代BMSCs,将细胞分为4组,即培养基含糖5.5 mmol/L的对照组、培养基含糖25 mmol/L的高糖组、培养基含淫羊藿苷25μmol/L和糖5.5 mmol/L的淫羊藿苷组,以及培养基含淫羊藿苷25μmol/L和糖25 mmol/L的联合组。将细胞以4×105个/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细胞完全贴壁后分组,每组设10个复孔,培养3 d后,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Ⅰ型胶原、骨桥蛋白及骨钙素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骨髓腔分离到的BMSCs浓度较大,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胞浆丰满的圆形,培养12 d后,细胞融合率高,绝大多数细胞呈梭形,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符合BMSCs的生长特点。分组后3 d,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Ⅰ型胶原、骨桥蛋白及骨钙素基因表达降低(P <0.05);淫羊藿苷组细胞凋亡率及Ⅰ型胶原、骨桥蛋白及骨钙素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升高,但低于高糖组(P <0.05),Ⅰ型胶原、骨桥蛋白及骨钙素基因表达降低,但高于高糖组(P <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BMSCs的凋亡,促进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善高糖环境下骨损伤的预后。

    2019年04期 v.45;No.178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杨文超;李菁;王瑞;刘靖秋;刘洋;张冬梅;

    自噬是细胞内溶酶体介导的参与蛋白和细胞器降解的高度保守机制。在心血管系统中,自噬能够清除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对于心脏和血管稳态的维持及功能行使发挥重要作用。自噬缺陷或者过度激活通过多种机制参与缺血再灌注、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自噬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有助于了解自噬在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2019年04期 v.45;No.178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绝经后左室肥厚动物模型特点及其相关机制

    丁虹;李宁荫;张翔;张盼盼;余静;

    女性更年期后左室肥厚(LVH)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尽管有证据表明雌激素可保护绝经前心脏免受高血压和心室重构的影响,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就雌激素和G蛋白偶联受体30的作用、它们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一氧化氮合酶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绝经后LVH的关系作一简要阐述。

    2019年04期 v.45;No.178 48-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治脊柱结核规范化治疗的再认识与思考

    邓强;李军杰;张彦军;李中锋;郭铁峰;王鹏;彭冉东;徐浩军;王雨榕;

    脊柱结核是脊柱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骨与关节结核的50%。当结核杆菌侵犯椎体,骨质结构被破坏,继发脊柱失稳、后凸畸形,若延治误治,脓液及死骨病灶组织经后方侵入椎管,压迫脊髓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截瘫、死亡。复治脊柱结核患者常表现为术后局部疼痛症状不能缓解,窦道再次形成,结合影像学检查可见有活动性骨破坏、内植物松动、脊柱稳定性丢失等问题。复治患者的治疗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如分析复发原因、化疗方案调整、手术翻修等,目前学术界对以上问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争议。提高对复治患者的认识,重视规范化治疗是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及保障临床疗效的必然途径,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9年04期 v.45;No.178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曾晓杰;温华知;马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以间歇性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反复微觉醒及睡眠结构紊乱为主要特征,已被证实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的研究旨在通过生物标志物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筛选出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从而尽早予以预防和治疗。

    2019年04期 v.45;No.178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以B细胞成熟抗原为靶点的免疫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刘敏杰;李莉娟;李婷;马蓉艳;张连生;

    B细胞成熟抗原(BCMA)是一种表达于晚阶段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特异地高表达于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从MM癌变前期、潜伏期到活跃期,其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是MM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近年来,针对BCMA的免疫疗法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特异性抗体(BsAb)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CAR-T)疗法等在复发/难治MM治疗中获得显著疗效,BCMA作为MM的免疫治疗靶点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2019年04期 v.45;No.178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杨勇;赵良虎;黄金;陈超前;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不同给药方式对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TK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240例行同期双侧TK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80例)、B组(80例)、C组(80例);其中A组给予TXA静脉点滴联合关节腔内注射,B组给予TXA关节腔内注射,C组给TXA静脉点滴;对比3组手术指标、凝血功能、血红蛋白(Hb)变化幅度、红细胞压积(Hct)变化幅度、D-二聚体水平变化幅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D-二聚体水平变化幅度、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失血量明显低于B、C组, B组失血量明显低于C组(均P <0.05);3组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3d,A组Hb、Hct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幅度明显低于B、C组,且B组Hb、Hct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幅度明显低于C组(均P <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 <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联合静脉与关节腔内给予同期TKA患者TXA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失血量,并明显降低Hb及Hct变化,对患者并无明显的不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4期 v.45;No.178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抑郁症状的舒缓效应实证分析——基于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视角

    王宝堂;张善红;杨宪华;

    目的探索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舒缓效应。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发作量表对1 497名大学生施测,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结构建模分析采用AMOS 17.0。结果心理资本8因素(自信、希望、乐观、韧性、智力、情商、沉浸、真诚)对抑郁症状产生显著负效应(P <0.01);积极应对方式对大学生抑郁症状产生显著负效应(P <0.01);消极应对和中性应对方式对大学生抑郁症状产生显著正效应(P <0.01)。结结论心理资本和积极应对可缓解大学生抑郁症状,消极应对可增强抑郁症状,研究结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了参数指导。

    2019年04期 v.45;No.178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用于冠状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微导管研究

    向东东;王平;于伟;肖建平;张钲;

    微导管是冠状动脉慢性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关键器械之一。基于微导管中间层的特点,将其分为绕丝结构、编织结构、复合结构。本研究综述了3种结构微导管的产品特性及其对应的临床特点,对新研发的Blue Arrow微导管的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2019年04期 v.45;No.178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3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伴新月体形成及毛细血管袢节段坏死的免疫球蛋白A肾病1例

    赵慧;王婷立;马志刚;刘芳;

    <正>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mmur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种被新近认识的炎症性、纤维化性疾病,可累及机体各个脏器~([1—2])。IgG4-RD累及肾脏时称为IgG4相关性肾病(IgG4-related kidney disease,IgG4-RKD)。甘肃省人民医院近期诊治了1例IgG4-RKD伴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及部分小球毛细血管袢节段坏死的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肾病患者。

    2019年04期 v.45;No.178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子宫横隔1例

    王玲;关德凤;卢佳;王国华;胡雪梅;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29岁,因"停经9月余,阴道流液5 h"以"胎膜早破;孕39周+6天,孕2产0,左枕前"收住。患者既往对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过敏,于2013年人工流产1次。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7年7月1日。孕早期早孕反应不明显,孕2月余因"宫腔积液"口服烯丙雌醇保胎治疗1周。孕5月自觉胎动至今。入院前5 h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液,偶感腹痛,遂入院。

    2019年04期 v.45;No.178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