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素问、难经以及其他中国最早的古书中,就描述着人体中有一种循环路径,叫做经络,并且认为"气血"流注其中,支配着全身的活动.所以,古代人把"气血"运行的路径叫做经络.经络是祖国医学特别是针术运用的基本原理,它是人体自然存在的功能.这种功能以十二脏腑为领导,将周身各部密切地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经络不仅说明人的生理活动,并且对于诊断和治疗也有其特殊的价值.
1959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М.ЗатоРскдх;王士鸿;
<正> 用探子扩张术治疗食管粘膜被化学物质(酸、碱)灼伤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有一些缺点,每天把探子插入发炎和渍烂着的食管中间,能够损伤食管的内腔壁,尤其是会影响其再生过程.我们建议采用特种的用异质腹膜做成的管来治疗食管灼伤.这种管在接近食管末端处的直径要逐渐增长,从2毫米增加到20毫米,而另一端管的直径不要超过8毫米,管长为60厘米.为了制造这种管,我们建议预备一个结构简单而又便于实验室应
1959年02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为了更准确的肯定皮肤经穴点与内脏的联系,以便进一步地研究各个经络与其有关内脏的联系路径和机制,我们应该选择一种性质比较单纯的物质作为刺激物,直接作用于内脏,然后观察内脏机能的改变与皮肤有关穴位点变化的关系,在我们以下的研究中,采用了冷水和热水作为对胃脏的直接刺激物.在另一部分实验中,以食物作为胃脏的生理性刺激物.
1959年02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П·Л·Вйннпков;唐淑贞;
<正> 气管和纵膈移位原因很多.有的患者由于肺结核引起肺硬化,而使肺上叶体积缩小,有的患者由于肿胀引起肺不张而使肺上部缩小,另一类患者则是由于肺内组织发生渗出胸膜炎,大动脉瘤,上纵膈恶性肿瘤引起气管及纵膈移位.可见气管明显的移位就使得一些胸腔的疾病易于出现.文献资料上以望诊或指头叩诊确定显部气管的位置.为了发现气管移位我们研究和运用了叩诊的方法.这样我们发现在大脖子人和胖人身上用扪诊的可能性是极其狭小的,在其他情况下类似扪诊资料将要明确说明的.根据经验,我们认为必须强调的是望诊不能经常发现气管移位,我们建议的方法如下:
1959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针灸在治疗不少的疾病上有着显著奇特的效果,针刺一定经络的穴位就能治疗一定的疾病.二千五百年以前的内经就有比较详尽的有关针灸疗法的记载,所以针灸的疗效是经过数千年实践所证明了的.但是经络、经穴究竟是什么,什么是它的物质基础,针灸疗法又是通过那些机制完成的,这些问题都急待我们解决.只有明确了针灸疗法的机制以后,才能更准确而广泛的应用针术进行对疾病的治疗.
1959年02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正> 在党的正确的中医政策指导下,学习祖国医学,争取早日中西医合流,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宏伟愿望和光荣的任务.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研究其治疗机制,许多学者都研究了针灸对机体各种机能的影响.但关于针灸后机体各种机能改变的机制则研究较少.魏保龄等在研究针刺对心脏动作电流的影响中,认为针刺后心电图的改变,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的作用,使迷走神经的紧张度降低,我们以前的研究和最近的工作中,则看到针刺后似乎能加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而大久保适
1959年02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正> 经络是内脏与体表连接的通路,能通达表里贯穿上下,使机体内在活动取得协调,而且也使人体内在活动与外界环境结合成为统一体.俞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出而聚集于体表的部位,所以在穴位上给予刺激可能引起某些内脏活动的改变.藤井秀二在免麻醉状态下针制胸部引起小肠运动的显著减弱;石川氏施灸于人睥俞穴胃收缩波的高度显著增大,施灸于曲池穴反而降低.刺激穴位所引起的远隔内脏活动改变必然是通过反射的径路来实现的,据增山氏及春田氏对冷血动物的研究:刺激皮肤所引起的胃活动改变是借植物性神而传于内脏.至于针刺穴位所引起的内脏活动改变的机制尚未见有人研究,我们推想可能与植物神经系统有关,为了探讨针灸作用机制我们首先观察,当通电刺激狗百会穴时是否能影响胃的活动,以便更进一步探讨针灸作用于内脏的经路.
1959年02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曾俊三;
<正> 引言甲醛(Formaldehgde)常与石碳酸(Carbolic acid)等配合用于注射大体标本,以达固定均匀、灭绝细菌、根绝传染、增高组织之弹靱性、保持标本色泽之目的.此方法固定的标本,因甲醛特具的刺戟性,常给解剖者呼吸道与眼的粘膜和腺体等以强烈的刺戟,又因石碳酸之酸碱度(PH)不易维持恒定,而使解剖后的标本发红与发褐,丧失标本鲜艳的色泽.1958年大躍进以来,我省各专区相继成立医学院及中等专业学校,尸体的需求量大增,注射尸体药物甚感不足,且价格较贵.因此对固定大体标本的药品选择,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上述理由,作者曾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以10%氯化纳溶液灌注尸体,灌注后一周,尸体腹部即现膨胀,呈腐坏现象,立即用甲醛与石碳酸重灌,以防止继续腐坏.
1959年02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虽然有关肿瘤病的问题在苏联以及西欧各国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但迄至目前为止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绝大多数的种瘤病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忠者等候死亡的来临,医者束手无策的境地.可是在用中药治疗方面,常有一些验方或成方,对某些不治的癌肿病有特殊的疗效.例如周复生氏当用"化瘕囘生丹"治癒子宫瘤两例.张若平氏用救肝败毒至圣丹,犀黄丸和清肝汤配合应用治疗一例原发性肝癌能病人有显著的疗效.也有不少人报导了用中药治疗食道
1959年02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锐;
<正> 前言胆石病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过去,医院中除以外科手术治疗外,保守疗法,一般仅能缓解症状,而对结石本身,多无作用.近来应用中药以消石、化石、排石对胆石病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神农本草经谓朴硝"……可化七十二种结石",李氏治疗胆石病所用之"消石散"中亦含有消石,为了了解消石对胆石之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及观察.
1959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柯利亚奇考;张维新;
<正> 预防腮腺炎的办法是,给儿童皮下注射0.1毫米的活性弱疫苗.在几个幼儿园里4,116个受免疫的儿童中,患了病的只有二十五个.这证明了,接种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效力是很高的.当流行性腮腺炎时疫流行时,免疫性就是是接种后十五个月以后,还是有很高的效力的.在这个时候以前(即时疫流行以前——译者注),没有接过种的十五个儿童中,病了七个,而接过种的一个都没病,即如是病了,那也要轻得多.从离开幼儿园的儿园的儿童发病率的统计中,就证实了接种的效力:763个未接种的儿童中病了12个,而接过种的573个儿童中连一
1959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杨宗;王锐;
<正> 脾脏破裂有自发性与外伤性二种,前者几乎全部发生于病变肿大的脾脏,后者则多因腹部受各种外伤性暴力的直接作用.此外,人体自高处降落虽系足或臀部着地,但因暴力的间接作用亦偶有脾脏破裂者.肿脏是腹部遭受钝重性暴力最易破裂的器官之一,尤其是因病肿大时,本文报告一例伤寒肿大之脾脏因鐆楼所致之多发性破裂.病历摘要:
1959年0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韻琴;阙锦荣;
<正> 一、前言中指同身寸为我国古代行针炙治疗时所用的测量方法之一,迄今仍为临床所应用.至于实用价值则说法不一,如有人认为中指同身寸很难作为度量的标准,我们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对221人的中指同身寸及其与身长之比例作了调查,茲将结果报告于下.二、测量方法与结果我组对本院医疗系三年级221名健康青年男女同学进行了调查.方法:使受检本人左右两手中指自然弯曲与拇指略连接成环状,以中指中节挠侧面两端所成折纹消失处之间之距离作为一寸.为了统一标准本项测量由四人分担,同时对身长也进行了测量,均以厘米为单位.
1959年0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柯鲁齐克;张维新;
<正> 我们治疗烧伤时,是采用含百分之二的革兰阳性灭菌素溶液溶化血液的方法.假如伤是新的,我们把泡消下去之后,把绷带扎在伤面上,如伤已过二至四天的话,那我们先用溶液擦表面之后,把绷带扎上去.我们治了二十四个二级烧伤患者.治疗后,经过七——十三天的时间全好了.我们把贴在伤面上的一条绷带是不拿下的,只是每天用溶液洗涤一下.这种方法我们也用来治疗过几个化学烧伤患者,因为也们不接受手术治疗.他们在治疗
1959年02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严秉甌;徐鸿達;张学诗;景梦溪;马世襄;縣宝珍;
<正>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由于操作较易掌握,已被临床各科普遍采用,并取得了独特的疗效,基于这个基础上激发了我们探索中医学宝库的信心,首先我们考虑到针灸与机体抗力的关系,而机体抗力又与网状内皮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由于知识浅薄不能作更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仅就针灸与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机能的关系,作了初步的实验观察.
1959年0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一、前言小儿消化不良症(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疾患之一,尤当夏秋之季发病特多.以往西医对本症的疗法虽多,但有时往往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直至目前仍是一个未能徹底解决的问题.在党的中医政策光辉照耀下及在我院党的鼓舞和支持下,我科门诊经采用健儿素治疗本症35例的疗效观察,均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据初步统计,疗效可达95%以上.为了便予推广使用起见,今报告于后,以供西医学习中医同道探索参考.
1959年02期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士鸿;
<正>Л。Д。Лиознер教授所领导的苏联医学研究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的生长与发育实验室,在哺乳类动物的器官再生能力方面进行了有意思的研究.例如研究了恢复器官原来体积而不增大器官原来形态的问题.在哺乳类动物(其中包括猴子)的肝脏与脾脏上作了多次的手术,证明了切除其肝脏的?和脾脏的?后,经过几个星期,受术器官的体积即可得到恢复.毫无疑问,作实验的条件对于手术的预后是有很大意义的.譬如若切除一个卵巢或一个肾脏的?,这种再生现象是没有的.如果同时对称地切除器官,譬如说先切除一个肾,再切
1959年02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兰尾炎在外科临床上是最常见的疾患.现代外科治疗原则是早期切除,保守疗法很少,医生和病人都相信只有开刀一途,既或应用保守疗法,也是要注射价值较高的青霉素,何况今天许多地方治疗条件还不甚完善,对手术有一定限制.而青霉素也需耗费大量金钱,所以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西医学习中医.而用大黄牡丹反汤和败酱汤治疗了几十例兰尾炎,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进一步简化治疗方法,我们推广了上海市华东医院施用针刺治疗,我们在一个月中治疗了19例.初步效果令人满意,虽有四例失败,经手术证明是慢性或脓肿形成,因之我们感到有初步交流经验的必要,但不成熟仅供同志们参考.
1959年02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檀吉元;尹良培;
<正> 近来重视兰尾炎手术前后的处理,和无菌技术操作的改进,以及应用了抗生素磺胺药等,兰尾炎的治疗率显著提高.52年高氏报告术后病人死亡率为0.20%,本文死亡率为0.18%.我院自54年1月至59年10月,共收治急慢性兰尾(病理切片证明)521例(男376女145),续发合并症110例(21.1%).合并症发生率高于国内的8-13%.由于患者发病后不早治,或诊断错误延迟了手术时期,以及病人不合作等所致.
1959年02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Н.ОРлова;王士鸿;
<正> 现在工业上制出了一种干燥的多价抗流行性感冒血清.这种血清内含有大量的能抗一切常见流行性感冒病青的抗体.此外还有一种净化了沉淀蛋白的液体血清,可用来给重患者肌肉内注射.干燥治疗血清可用来给患者注入鼻道内,每日注入2-3次,每次用量为0.5克,并连续注2-3天.在流行性感冒流行区和流行期间,为了达到预防的目的也可采用同样剂量的
1959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成礼;
<正> 新生儿尿外渗,在临床上并非常见,在文献上亦未查到有关此项报告,因之发病率无从统计,我院自58年10月发现一例后,于59年1月及2月相继又发现两例,此三例皆系足月分娩,没有产伤史,有包茎.三例均系生后不足10天的新生儿因发生急性尿滞留合并尿外渗.(见表)尿滞留的时间与尿外渗的范围和治疗及预后有极密切的关系,三例中没有一例死亡.由于在临床上仅只四个月中就有三例由于包茎所引起的急性尿滞留和尿外渗,因之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特作临床报导,仅供同道参考.
1959年02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训初;
<正> 癫痫(epilepsy)系一种并合病征,其临床表现为间遏性发作的运动,感觉或精神机能之紊乱,其时常伴有意识之丧失或模糊.本症为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之较常见者.兰州医学院脑系精神科自1953年1月至1958年12月共有住院患者1081人,其中癫痫患者即有45人,(4.16%).而最近一月门诊癫痫患者占门诊就诊人次之22%.根据国内傅氏统计癫痫患者占神经精神科住院人数之15.6%,国外如Lennox氏统计在正常人口中癫痫之罹患率为5-7‰.由此可见本症对于广大人民具有一定危害性,应为今后防治重点.
1959年02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景民;俞天麟;
<正> 急性胰腺炎,以往被认为系诊断困难,预后严重的急性腹部疾患,近年来由于对本病有了更多的认识,常能借助于临床上的各种表现,及以实验室的资料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又以内科保守疗法代替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显著减低,现将我在实习阶段所遇到的病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赵崇德,男性,37岁,陕西人地方政府干部,住院号48467,于58年5月1日晚,因上腹部疼痛24小时,急症入院.入院前24小时因饱食豆包子后不久,突感上腹部疼痛,当时并不剧烈,经数小时后疼痛减轻,次日照常参加工作,下午七时许上腹部又开始疼痛,并逐渐加重,后呈阵发性疼痛,尤以上腹部明显,同时向腰背部放散,疼痛剧烈时,病人在床上打滚感到难以忍受,并有恶心、呕吐,吐出物为食物,大便一次,为黄色稀便,无粘液及血,在此次发病过程中无寒战、高热、咳嗽的情况.
1959年02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铭锐;李克仁;赵应丰;王安太;王景山;杨思锦;
<正> 一、前言黑豆油是民间用治湿疹的一个验方.黑豆是农民饲养牲畜的一种饲料,黑豆油是黑豆干馏的产物.其法是将黑豆装入瓷罐中,罐外糊泥厚约五分,以防罐被火烧炸裂.罐口装木塞中心留小孔,然后将盛黑豆之罐倒置,使罐之颈放于土灶炉齿之空洞内,其下置一碗,以便油滴入.在罐周用羊糞、锯末或马糞燃烧,使罐加热烧至一定时间后即有黑色粘稠的油状物滴入碗内.这种油即黑豆油.我们按此法把瓷罐改用小的氧气筒(废品),取下瓶上的活塞等,自制了一个带有孔隙的接头,用煤砖作燃料,也烧得了粘稠的油状物-黑豆油.这种黑豆油民间用治胎毒或湿毒.我们用这种黑豆油配制成20%黑豆油泥膏(黑豆油20.0,氧化锌30.0,羊毛脂20.0,凡士林加至100.0),用治各型湿疹,其法是每日二次涂患处.为了避免油
1959年02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铭锐;赵应丰;王景山;李克仁;
<正> 一、前言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荨麻疹的原因,比较易找,而且治疗多能除根;慢性荨麻疹的原因,多不易找,因此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荨麻疹的原因,归纳起来有食物、药物或生物制品,物理性或化学性,毒素,内分泌失调,吸入物,胃肠道障碍,精神因子,家族素质以及生物性或植物性刺激等.这些因子,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荨麻疹,但这决不是每一个荨麻疹患者的唯一原因.西医治疗荨麻疹的办法,不外乎除去病原,注意饮食及肠道中毒,局部对症治疗,内服成注射使血管迅速收缩的药物与脱敏感剂,以及心理治疗与适当的休息等.这些办法,对原因清楚的病例,在除去原因后,是能治好的,但对一些原因不明的病例,常常是疗效不好的.因此,有的病例身受这种疾病的痛苦,有多至20年以上者.作为一个人民的医生,我们对患这种疾病的病人,确实表示同情,尽量在研究寻找有效的办法,以解除他们的痛苦,自
1959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铭锐;许自诚;
<正> 一、前言口服山道年用作驱虫的经验是最普通的卫生常识.由于各地医药公司有现成的片剂出售,因此广大群众应用者至为广泛,但因口服山道年片过敏致死的报告,我们尚未见到.我院于1955年11月,曾遇到一例急诊患者,因口服山道年片而引起了严重的反应,终因急救无效,不幸死亡.死后解剖检查结果,该患者为一罕见的先天性肾上腺增殖症.为了供同道们参考起见,特报告如下:
1959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仲华;安真光;冀景龄;杨丽青;王学礼;
<正> 去年11月兰市麻疹流行,全市约有二分之一的易感儿童被感染,而且合并肺炎较多,病死率也高.因此严重的威胁着儿童的生命,也影响了家长的工作积极性.为了及时的扑灭麻疹流行,全市医务人员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展开了以扑灭麻疹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并利用母血、胎盘球蛋白、脐带粉、以及贯仲、紫草等预防与治疗麻疹.根据党中央的预防为主的方针,我们在预防工作中曾采用了中药雷击散预防麻疹,并对235例易感儿童进行了试验观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特作如下介绍,以供参考.
1959年02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博元;
<正> 下颌骨折,在颌面外科方面,是常见的疾病,两年多来(1957年到1959年),我科共有下颌骨折病具10例,其骨折部位多见于下颌骨的脆弱部,如下颌颏孔处,下颌角及颏部正中,但其中两例伴有较多而且比较典型的并发症,因为往往在临床上,只注意其骨处的损害,而易忽略其远端的并发症,使病员得不到完整的治疗,或造成以后的面颌畸形,及功能障碍,使患者终生不愉快,故在颌面外科方面较完善的治疗,是应该达到功能与外观都能恢复,因此在临床上发现下颌折骨拆的并发症,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单纯的下颌正中骨折,在口腔科的临床工作中,是常见的病例,但下颌正中骨折,同时合并下颌关节向后脱臼(在临上大多数是向前脱臼),及外耳道骨拆,与?震荡及挫?伤等,一系列比较典型的并发症者,尚属少数,我院口腔科,于去年一月及二月,先后两个月
1959年02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颉志坚;
<正> 口唇疤痕攀缩又小口畸形(microstomia),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最近我科遇见一例,茲报告如下,供同志们参考.患者金××,住院号1315,男性,64岁,已婚,汉族,甘肃省楡中县人,农民,于1958年4月7日因口不能张开半年多,要求手术而入院.自诉于去年8月份,在左耳部起一疮,发生肿胀流脓,随着面部上下唇及颈部均发生肿胀,后破溃流脓,当时用土法治疗;最后因结疤口唇逐渐缩小,终至不能完全张开,目前只有
1959年02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从辛;
<正> 在人类开始认识大自然,发掘大自然的秘密时候,不少的进步的思想家冲破了当时的神权思想,树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古代的中国,希腊、印度各国的先进哲学家都有类似的概念.勿论在一元论、二元论、四元论或五元论的各个发展过程中大都是从感性形象认识出发.对于物质认识的统一性也都存在着共同之点.例如古代希腊哲学家中有认"水"为原始物质,有认"容气"为原始物质,有认"火"为原始物质;至亚里斯多德综合前人所述,创四元论——水、火、土、空气并附以热、冷、干、湿四种属性.古代印度佛家以地、火、水、风之四大与空大为五大,以其周遍于一切,也具有朴素的物质基础概念.在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更是有它的完整体系.自春秋以至秦汉,道家、儒家、阴阳
1959年02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侃;
<正> 祖国医学在营养学方面有许多卓越的贡献.在浩如烟海的祖国医学著作中,深入地挖掘有关营养学的问题,研究分析以继承发扬这一部分祖国医学遗产是一介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本文试图作有关营养方面的一般性的初步探讨.一、对食物的认识关于对食物的认识和研究的著作是非常多的,研究的范围也极广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农家类中有这样的述叙:"农家条目至为芜杂,诸家著录大抵辗转旁牵……因五谷而及圃史,而及竹谱、荔支谱,橘谱至于梅谱、菊谱……因蚕桑而及茶经,因茶经及酒史,糖霜谱至于蔬食谱,而易牙遗意,饮膳正要相随入焉".可见祖国医学对食物的品种性味及烹调法
1959年02期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天民;
<正> 祖国医学对于"烧伤"的治疗,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通过生活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因此不但内容丰富多采,而且主要是切合我国广大地区实际,有显著疗效,目前在全民炼钢,大力开展工业生产的时代里,防治烧伤更有着重大政治意义,为了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切实贯徹"中西医合流,和土洋并举"的方针,更为了进一步保障钢铁大军安全,钢铁元帅升帐,故不避愚昧,敢想敢说,参阅古代医学文献,总结全国烧伤防治会议中医资料,整理以提供全省广大地区,负担炼钢医疗保健光荣任务的医务工作人员作为临床参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改变旧的烧伤治疗面貌,放出学习祖国医学更大卫星.
1959年02期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通常在生物学上显微镜描图多用Abbe氏描图镜,这种镜子过去均依赖进口,每架要120元左右,实际它的构造并不复杂,光学部分仅是二块三棱镜互相黏合在一起,在下面的一块棱镜的膠合面上涂上一层水银,在水银的中央留出一个透光的小圆孔,这样便可使显微镜下的标本象通过小孔射到观察者的眼里.另外,Abbe氏描图镜装有一反射镜,使桌面上的图纸和铅笔通过反射镜,射到三棱镜的水银上,这样又将图纸和铅笔
1959年02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赛书元;
<正> 为了配合中医学习,挖掘祖国医学遗产,使学习方法多样化,象形化,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针炎模型制作组,充分地发挥了群众的智慧,创造了电动针炎模型.用针在模型上刺对了穴位以后,模型的眼腈发亮,脚下的电铃发出响声,还可以指示出该穴位是属于十四经中的那一经.这样可以帮助复习针灸穴位,同时还可用来进行针灸考试.茲将针灸模型的形态构造,使用方法及制作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959年02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