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胼胝体下束的研究

    宫敬忠;

    <正> 引言在胼胝体的下方,在侧脑室外侧角与尾状核之间,适当脑室膜之深面,有脑室膜下层(Strtum subePendymale).在此层的下外方,有一束纤维,通常称其为额枕上束(Fasciculus frontooccipitalis),本报告则称其为胼胝体下束(Fasciculus subcallosus).从文献资料来看,这束纤维直到今天尚无统一的名称,有的学者将脑室膜下层与胼胝体下束统称为额枕上束,有的则统称为胼胝体下束,还有的称其为尾状核束(Fas-ciculus nuclei caudati).按其性质有四说:(1)它属于联合纤维系统;(2)属于连合纤维系统;(3)属于联合及连合纤维系统;(4)属于联合、

    1960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干燥标本制作方法介绍

    陈好德;

    <正> 乾燥解剖标本在教学示教和学生自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这种标本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拿在手中示教,而学生也可以拿在手中进行全面地观察和研究.整个器官或身体的一部分都可制作成乾燥的标本长久保存起来.就教学效果和经济观点出发也有很大的意义.特别在我国因为各地气候不同,保存教学标本常发生很大的困难.大家知道将制作好的标本,保存在液体中观察和搬运都不方便,特别如大型标本——整个肢体或全身——在液体中保存起来就更困难,它需要大量的佛儿马林,很不经济.特别常因气候

    1960年02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年龄的头皮肩皮与手掌皮的神经末梢形态的初步观察

    李崇高;王有琪;

    <正> 皮肤的神经末梢形态学,在上一世纪,曾有很多观察和记载.1741年Vater发现了环层小体之后继由Pacini(1835,1840)作了进一步的描述.Wagner和Meissner(1852-1853)叙述了真皮乳头内的触觉小体.Langerhans(1858)曾描述了表皮内的神径末梢.此外关于毛囊的神经供给最早Gegenbaur(1851)曾叙述过并经Bonnet(1878)仔细的加以描述.其他还有很多学者如Krause, Rufflni, Merkel, Dogiel, Retzins, Tello等,都作过很多报导,奠定了皮肤神经末梢形态学基础.资料虽然丰富,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或尚有争论,所以最近几年文

    1960年02期 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氧气治疗一些蠕虫症的经验

    Тодоров.Р;陈秀贞;

    <正> 在保加利亚治疗151个患各种蠕虫侵入症的病人,病人呈平卧位,用十二指肠探手将1250-1500毫升的氧气经鼻腔注入胃内每隔1-2分钟注射250毫升共注射二日,不需要做预先的准备.给孩子们注射氧气的时候按一岁一百毫升的量计算.(此疗法对于蛔虫病者具有良效)(此疗法治疗率为84.5%而用山道年治疗则为50%).在治疗鞭虫病和

    1960年02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中药白茅花止血作用的研究

    <正> 白茅花具有止血作用,在祖国医药学许多文献里都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有白茅花:"甘温、无毒.煎饮止吐血、衄血……".在活人方中载有"茅花汤",用茅花每服三钱煎服以治疗鼻血衄,为古人著名方剂.根据了解.民间用白茅花水剂在治疗流鼻血实际应用上,确有显著疗效.因此,我们企图分离提取白茅花的有效成分,进行临床试验,验证其疗效机制并进一步对有效成分的分析.去年河南医学院学报曾发表有关白茅花上血作用的研究报告,因和我们当时进行的试验操作方法不同,?将方法、结果披露子后,以供参考.有关有效成分的分离工作,现仍在进行中.

    1960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恶性肿瘤脂质"(Malignolipin)纸上层析法在恶性肿瘤诊断上的初步探讨

    李亢宗;

    <正> 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是目前医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早期的正确的诊断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日本学者神前武和等于1957年由人的恶性肿瘤组织中抽提分离出一种结晶物,——"恶性肿瘤脂质",并认为系恶性肿瘤的病人所特有.他们应用组织切片法证实其"恶性肿瘤脂质"的确存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提出:由血液和腹水中分出,可作为临床诊断之用.为了恶性肿瘤的早期正确诊断工作,我们对他的部分工作——"恶性肿瘤脂质"纸上层析法在恶性肿瘤诊断上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初步试验,将结果作一概要报告.

    1960年02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手法针刺兔内庭穴对鼻中隔刺激阈的影响

    <正> 针刺不同穴位或电针刺激身体不同部位代替麻醉药品进行各项手术,已在临床上获得良好效果,河北医学院利用运动从属时值作为客观指标,在病人身上证明针刺确能引起病人皮层运动区产生抑制过程.范谨之等针刺家兎双侧"合谷"及"内庭"穴,有二分之一的动物出现鼻中隔局部麻醉作用.我们教研组也曾针剌内庭抑制了电刺激兎鼻中隔所引起的防御反射.为了比较不同手法刺激"内庭"穴对鼻中隔抑痛作用,我们选用三种不同强度的手法作了比较,从而找出产生鼻中隔抑痛作用的较适宜刺激手法.

    1960年02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络本质的研究——Ⅱ、脊髓横切半横切对内庭-鼻抑痛作用的影响

    <正> 在关于经络的研究中,许多学者的工作和我们过去实验都证明经络的存在,但是关于经络的本质,一般还研究得不多,我们以前的工作曾证明针刺合谷穴能引起鼻中隔前部痛觉敏感性的降低,这种现象在颈部脊髓横切(颈4-颈6)后即不复出现,这就证明中医理论中关于合谷穴的刺激,能治疗口面疼痛的这种经络关系中,似乎有脊髓的参与.为了更进一步研究脊髓与经络的关系,我们观察了针刺内庭对鼻中隔前部痛觉敏感性的影响.根据中医理论,内庭为胃经原穴,而胃经则起于鼻部,经上齿龈、颈、胸、腹而下达足背人次趾之间,故胃经亦与口面相联,针刺内庭对口面疾患亦有治疗作用.

    1960年02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络本质的研究——Ⅲ、颈部脊髓半横切与两侧交感神经切断对内庭-鼻抑痛作用的影响

    <正> 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曾经证明针刺两侧"合谷"能引起鼻中隔前部痛觉敏感性的降低,这种现象我们暂称为"合谷——鼻抑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指出,这种作用的发生与脊髓有密切的关系,当颈部脊髓(颈4-颈6)横切后,合谷——鼻抑痛作用即消失.实验也证明,针刺家兎一侧内庭穴,亦有同样的作用,且于胸部脊髓(胸8-胸11)牛横切后,同侧内庭穴的刺激,不再有内庭——鼻抑痛作用的现象.但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则证明颈部两侧的交感神经切断,能使由针刺引起鼻部痛觉敏感性降低的

    1960年02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迁延性咽峡炎症状的诊断和治疗

    Фрсман.р;陈秀贞;

    <正> 咽峡炎分急性为期几天,亚急性为期二、三个礼拜及少见的慢性咽峡炎状态为期几个星期和几个月.作者把常规治疗无法抑止的疼痛的发作叫做并发性心疫痛,因为它们不仅由于冠状血管的闭塞,而且也由于心外性的并发的失调所引起的(颈椎上部的关节病,胆囊结石,溃疡病,膈疝).这几种病例的疼痛刺激彷佛合成一个非典型的疼痛发作.这是因为起因不同的疼痛点互相接近所致.神经过敏的人,如果曾由于患冠状血管疾病,以致机体呈过敏状态,则心外性神经影响可以直接引起心脏内神经传导和神经中枢的

    1960年02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肾上腺素和乙醯胆硷对电击家兔鼻中隔引起防御反射的影响

    <正> 针刺"内庭"、"合谷"等穴具有一定程度的抑痛作用为祖国医学中的一项发现.临床上已采用这一方法,代替药物局部麻醉,且已获得良好效果.本教研组为探讨刺激"内庭"产生抑痛作用的机制,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文献记载交感神经与镇痛作用有关,注射肾上腺素也有止痛的作用,因而推测针刺"内庭"系通过交感神经而发生效应.范谨之等报告:将9只家兎颈部双侧交感神经干切断后,再行针刺"合谷"和"内庭",即不再引起鼻部的镇痛作用.根据我们已进行的实验,切断家兎的颈交

    1960年02期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止痛与经络本质的研究——Ⅲ、脊髓机能改变对内庭-鼻抑痛作用的影响

    <正> 针刺内庭、合谷能引起动物鼻中隔前部痛觉敏感性的降低,在临床和我们以前的研究中都得到证实,这种观象,我们暂名其为内庭-鼻抑痛作用或合谷-鼻抑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指出,这种现象与脊髓和交感神经的机能有关,当脊髓横切或颈部交感神经切断后,这种作用就消失,因此推测脊髓机能的改变,对内庭(或合谷)-鼻抑痛作用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脊髓与内庭(或合谷)-鼻抑痛作用的关系,我们又进行了这一部分的工作.

    1960年02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肋骨的骨折可以认为是普通损伤吗?

    Cosgritt.J.H.;HaleH.W.;唐淑贞;

    <正> 从158例肋骨骨折中看出85%患者需要住院.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四根或更多的肋骨骨折.146个肋骨骨折患者就有308损伤和并发症的疾病伴随而生,其中180个并发症从胸腔检查出来.77个患者有气胸或血胸的渗出物,21人死亡,其中有15人的肋骨骨折是死亡的直接原因或促使死亡的原因.肋骨骨折的治疗.主要应该针对着限制呼吸频数減少它的疼痛.

    1960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止痛与经络本质的研究——丘脑下部与针灸止痛的关系

    <正> 针刺内庭或合谷穴位,能引起鼻中隔前部的镇痛作用,在动物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手术中都得到证实.且这种镇痛作用在颈部两侧交感神经切断或脊髓横切后即消失,因此可以认为脊髓和交感神经参与针灸的止痛过程.但在另一部分研究中,完全保留交感神经的完整及其与针刺穴位(内庭或合谷)的联系,仅颈部脊髓横切(横切部位在颈4-颈6之间),亦能引起针灸止痛作用的消失,因此针灸的镇痛作用,似乎有脊髓以上中枢神经系统部分的参与.丘脑下部是植物神经系统的较高级中枢,与交感神经机能有密切的关系,在针灸的止痛过程中,丘脑下部是否参与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观察丘脑下部与针灸止痛作用的关系,并对针灸止痛作用的反射弧作进一步的分析.

    1960年02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气胸疗法的现存看法

    陈秀贞;

    <正> 作者在五年内观察了从1951年到1952年做过气胸术的310个病人,在这个时期内,人工气胸术在222个患者体上做成功了,而在81个患者体上是没有做成功.大多数患者患为浸润性肺结核.215个病人被发现有病灶崩溃的现象.病人在医疗机构中医疗的平均期限是7.4个月.60%病人没有获得或仅获得了数量不足抗菌药物,有149人在进入医疗机构以后经过了一个月就施行了气胸,而14个人是经过了三个月之后才施行气胸术的.在大多数病人气胸维持了三年.76%的病人气胸没有伴发合病症,20%的病人形成了渗出掖,

    1960年02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针抑痛作用与大脑皮层的一些关系

    <正> 针灸麻醉是祖国医学宝藏之一,目前国内各医院已普遍应用甚至对某些胸腹部手术也在针灸麻醉下进行在心肺肝机能障碍,不适于全麻者,更宜用针灸麻醉,因其对机体正常生理机能无不良影响及后遗症,临床应用中电针麻醉作用较强,可用于较大的手术,关于电针麻醉的效果,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曾有人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尚欠不足,至于大脑皮层在电针麻醉过程中的作用亦有一些研究报告,但文献材料不多,我们过主所进行的研究证明,电针麻醉能引起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加强,表现为动物的自由运动減少和阳性条件反射建立速度变慢.为了更进一步说明电针麻醉与大脑皮层的关系,我们又进行了这一部分实验.

    1960年02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庭-小肠反射与植物性神经的关系

    <正> 研究刺激胃经穴位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国内陆续有文献报导,本教研组亦曾两度进行这方面的实验.从总的结果看来,刺激胃经穴位如"足三里"、"内庭"、"兰尾"等大多引起胃肠运动的加强.一般采用慢性实验法,如用气球插入各种胃内(巴索夫胃、幽门小胃、海氏小胃等),以观察狗胃的运动;或用腹窗法以观察兎肠运动,或用X线观察人胃及兰尾的运动.本项研究系采用急性实验法,即使家兎在经度麻醉下,连在体小肠于杠杆以描记其收缩波,然后刺激"内庭"以观察其变化.其效果与慢性实验法相同.

    1960年02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神门穴对于动物实验性垂体性高血压的影响

    <正> 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到目前为止,尚无较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已成为当前医学科学领域中主要的研究问题.祖国医学中对于"中风"病有详细的描述和记载,"中风"的症状与近代的高血压病极为相似,在时方妙用中早就提出针灸可以治疗"中风"病.中医根据辩证论治的原则,将"中风"病分型分期,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中风"病,针灸不同穴位,已获得了显著的降压的效果.最近一、二年来临床上和实验室内广泛地应用和研究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和机制.我们去年曾经研究了针刺兎喉门喉前穴(正相当于人的

    1960年02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针刺治疗实验性高血压中研究经络的本质

    徐鸿达;张学诗;吴纬;

    <正> (一)古代针灸学中一贯强调每条经脉都有它自己所属的腧穴,在病变状态下也表现出一定的本经症侯,凡本经的腧穴尤其是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都能治疗本经的症状,因此产生了循经取穴的原则.古人特别强调在施行针灸疗法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可见经络之客观存在以及其在治疗上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前一部分的研究中已经证明了针刺神门穴可以使动物垂体性高血压的血压降低.从这一点着手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心经的存在以及心经其他穴位对于降低血压的作用,并进而研究与心经相生或相克经络对于血压的影响.我们希望能从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研究中来探讨经络的本质.

    1960年02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首次发现大沙土鼠携带利什曼原虫的报告

    1.本文复习了以往的文献,自1954年——1958年在我省主要黑热病流行区检查6.006支犬,发现32支有犬利什曼病,阳率为5.3‰,同时检查24种野生动物4,122支(包括家鼠727支),结果均为阴性.2.这次在酒泉市,玉门市,镜铁山及敦煌等地检查喜马拉旱?,喇嘛仓鼠,大沙土鼠及子午沙土鼠等10种动物300多支,结果在92支大沙土鼠中16支耳朵增厚,结节,脱屑或溃疡等皮肤症状,其中有九支查见了利什曼原虫.3.在发现利什曼原虫的黑山湖及附近地区,发现了有蒙古白蛉,司氏白蛉,在河西其他地区如张掖,敦煌曾发现中华白蛉,还在敦煌发现硕大白蛉,关于大沙土鼠利什曼原虫可能是司氏白蛉传播的.4.黑山湖及其附近地区系半荒漠景观,有苏构杞及盐爪爪生长适于沙土鼠的生长,该地属于大陆性干燥的沙漠性气候,气温较低,年较差及日较差均大.5.对大沙土鼠的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喜棲居在富有苏构杞及盐爪爪等植物的沙丘上,对其食性,活动范围及时间加以简单的描述.6.从大沙土鼠发现利什曼原虫的意义,原虫的种型及自然疫源地存在的问题,加以初步的讨论,并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

    1960年02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风湿郁血症

    王叔仁;刘景泉;刘星元;

    <正> 张××男性 36岁河北省人住邸巷子58号 52年6月7日来诊两腿关节及背部酸痛奇痒,症状发作有周期性,每天日晡发作从脚跟起上行,循腿后经过腰脊至背而止,奇痒不可忍,酸疼次之,数小时即消失,如平人,每日如此一年余,以中药治疗无效,又赴西北疗养院及河北医院治疗均无效,诊其脉弦,沉取而涩,系风湿性郁血症,治病必求本,辨症以论治.定时发作症属肝、血中瘀滞障循环,散风利湿行瘀血,瘀化风消湿自蠲,经云治风

    1960年02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噎膈症

    <正> 何××女性 62岁兰州市人住自由路317号 59年8月16日来诊自去年七月因饭后与人生气发现胃疼胁胀自觉喉中堵闷,食欲减退,渐渐饮食发生阻梗,迭经治疗无效.日见发展,经某中医治疗服药六十余剂,仍未好转,今春在某总医院检查治疗肯定胃瘤,以年老病久衰弱不能手术,令其回家休养,并告其家属此症无药可医,希望不大.

    1960年02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绦虫症

    <正> 杜××女性 54岁住安定门54号 52年3月15日来诊满腹胀疼日久,全身浮肿,食欲不振,近数日已不能吃饭,失眠气短,疲倦无力,面色灰白,腹胀如鼓,大便少有时带虫,小便短赤,病已半年余,诊其脉弘紧而沉,拟先消肿然后杀虫以治之.用加味五皮饮两剂肿消,但腹仍发胀,查便下虫系扁形长段条虫,继服杀虫药三剂,据称大便泻虫三日.约有十斤左右,自此腹胀全消而愈.症患条虫,日久不愈,气血为虫吸取,以致面白肌瘦,营养失调,影响水道不利,而发浮肿,急则治标先消肿而后杀虫.

    1960年02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吐血症

    <正> 李××男性 62岁兰州人住中山路481号由本年二月患感冒后,日久不愈.渐渐加重,不能起床,至七月十一日夜间大口吐血盈盆,气短胸胁胀疼,不思饮食,口乾舌苔黄,小便少而黄,大便未行,参其脉弦数而芤.由感冒传经日久不愈,壮火食气荣卫俱伤,精神疲倦,转侧维艰,脉弦数而胁疼症因肝郁,肝木克士,纳?失常,风塞化火致伤胃络,一旦暴发岂能不吐,古有急则治标

    1960年02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头风症

    <正> 孔××男性 28岁甘肃人住民族学院患头疼耳鸣两月多,口乾舌燥,大便乾,小便黄.诊其脉洪数有力.拟以龙胆泻肝汤,两剂症状減轻,仍以前方加減两剂全愈.查头晕疼耳鸣系平常小病,若不察病因难以速愈.治病必求其本.

    1960年02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呃逆症

    <正> 姜××男性 38岁甘肃人本年3月24日来诊在54年曾患呃逆症一年治愈后于今年一月以后又犯此症,现已两月多,就中西医治疗未见效,特来本院医院就诊,现在胸胁胀疼,脊背胀闷,食欲不振,小便黄,夜同呃逆较重,影响睡眠,右脉滑左脉沈涩.暂予丁香柿蒂汤服之无效,又以仲景旋复花代赭石汤,效果不大,以脉滞涩相改拟逐瘀汤加減,数剂痊愈.最后以原方作丸药以防再发

    1960年02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突肿瘤

    <正> 患者罗××女性 22岁门诊号2390 兰州症状于1958年2月间发生前颈部肿硬如石,至1959二月间,有鸡蛋大,推之不移,不红不疼,稍碍呼吸,曾用西药治疗,未见大效,至六月廿七日,忽患伤寒发高烧,住院4天,伤塞已愈,但肿瘤更大,如鹅蛋大,红而兼疼,在七月八日来门诊诊断.

    1960年02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瘰疬

    <正> 患者金××男性 26岁门诊号16882 西汔厂症状在1958年三月间右颈部发生八个硬核,大的有核桃大,小的有杏核大,至去年八九两月,左颈部及颔下又发生三个,颔下一个如大姆指大,颈部二个,

    1960年02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脘痛

    <正> 患者石××男性 42岁门诊号10406 西汽厂工人症状于1957年10月间发生胃疼,呕吐酸水带血丝,不能多食,食则胃疼胃胀至58年八月间忽然大疼呕吐血水带有酸苦味曾径本厂西药治疗未见生效,反复发作,日见加重,至59年5月26日来我院阳诊治疗.

    1960年02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风湿痺症

    <正> 患者芦××男性 50岁床号加1症状患高血压兼关节肿疼已三年有余,起初肩胛疼,三月之后,流注在手腕关节肿疼兼膝关节肿疼,每头晕全身疲乏无力,行步关节疼滞,食物少进,暧气不止,天气改变,关节肿疼加重,并夜有盗汗,下肢冷.脉象右浮缓,左沉细,在内经诊脉要论中,为浮缓主风,沉细主湿,风湿相搏,关节肿疼.

    1960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伤力瘀血

    <正> 患者刘××男性 24岁门诊号13572 兰州.症状在1958年十一月底因举重伤力左侧第三胸骨处微微作疼,无咳嗽发热等现象,

    1960年02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劳吐血

    <正> 患者李××男性 20岁门诊号17884 拱星墩人症状咳嗽胸疼吐痰带血已二年,每夜发热盗汗,疲乏气短,不能左边侧卧,食少便数,胃部不适,每午后发烧,胃胀更甚,在今年四月廿七日,因受感冒咳嗽胸疼更剧至五月六日上午九时忽然吐血约400cc,以后经常零星唾血,痰黄口臭,下午潮热更甚.望色面黄唇燥抬肩呼吸,两颧骨发红,皮肤甲错不润,体瘦舌白苔,舌心无苔,白眼珠有红丝.

    1960年02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木侮土冲逆为患

    <正> 患者张××男性 32岁床号54床住院号17223 定西症状于58年8月中旬发生胃右部胀疼呕吐咸水,饮食少进,多食就疼,以手按其疼处嗳气不止,大便经常干燥,如羊屎之状,二日至三日便一次,量很少,小便短涩色黄,胃疼彻背,上午疼缓,下午疼剧,在内科检查为十二指肠溃疡服氢氧化铝片,颠茄合剂,未见大效,5月20日来中医科治疗.

    1960年02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少腹肿块剧痛

    <正> 唐××女性 31岁病例号数16070患者由结扎输卵管后,引起少腹剧痛,右侧部位,生鸡卵大肿块,经久不散,邀余诊时,病已三月以上,自述心中发急,寤寐不宁,小便色黄,大便干操,两少腹剧烈疼痛,右侧尤痛不可忍,蹲踞转身均大不便,脉象左关部独盛,苔色微黄,此系肝经气结,瘀血凝滞所致,宜疏泄厥阳,消肿镇痛为治,方拟逍遥散合仙方活命饮加減:

    1960年02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产后浮肿高烧

    <正> 郁××女性 25岁病例号数18701患者系第一胎产妇,经剖腹手术产后,高烧达摄表40度以上,持续不退,继又出现周身浮肿及抽风两症状,经余诊时,为产后十天,患者呼吸紧促,手足不温,面部足部,均浮肿如泥状,腹部隆起如抱饔,全身满布红色蝇喙般细疹,下肢尤密,胃部疼痛,不思饮食,大便黑褐中杂以深绿色,小便绝少恶露混浊无血泽,脉数而虚,舌质干燥,

    1960年02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肾气上逆喘

    <正> 刘××男性 40岁兰州人病例号数021644喘病十年余,经常逢塞则剧.累犯病增,今不寒亦剧矣,下肢浮肿,面紫唇绀,张口抬肩,摇身撷壮,促促气急,翕翕喘鸣,声闻于室,卧不能平,有不可终日之势,曾遍服化痰润肺泄肺敛肺清气补气之品,或小效,或不效,大海投针,不见踪跡.余细审其脉,两寸浮数,两尺微弱,似为阳浮阴弱,但表证毫无,不能以太阳论活

    1960年02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气肿

    <正> 王××女性 52岁临复人住华林山303号病例018781号旧病全身浮肿复发,证现腹胀肠鸣,二便癃闷,腹大如鼓,■骭下如复腕,下肢浮肿如泥,按之下陷,足跗肿,足底平,面部宣然胖大,颈部瘰■成串,柔软活动,连贯左右,呼吸困难,自述腹中水声淙淙,不时作响,病得于一年前,恼怒后进食所致,去年曾住医院治疗,得小癒,近又因生气,病势复发,遂呈如上之紧张症状.

    1960年02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毕尔罗氏第一法所作的胃溃疡手术662例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的经验

    Bagyi I.;Horvath M.;zsoldos F;王士鸿;

    <正> 胃切除术是治疗溃疡病的最有效方法.通常是将幽门部分作广泛的切除术.毕尔罗氏第一法和毕尔罗氏第二法以及其各种改良法是施行手术的基本方法.毕尔罗氏第一法即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是最适合于生理上要求的方法.某些技术上的困难并不能成为拒绝采用这一方法的理由.采用此法作胃之大部分切除时,可以将其残留部分与十二指肠直接吻合.而不必牵连其他肠壁.我们在采用这一方法所作的662例病案中,有517例是因溃疡病所作的切除术,145例是因胃癌作的切除术.在一切病案中,手术后最严重的合并症是胃弛缓.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游走神经的麻痹,白蛋白血減少,水盐交替的失调,胃壁脓性蜂窝织炎,吻合处水肿,血肿等.

    1960年02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克——鲍二氏综合病征四例报告

    宋焕章;赵国瑞;王俊;

    <正> 一八三三年pegot氏描述一嗜酒病例有腹壁静脉及脐周静脉曲张,并有响亮杂音,尸解发现脾肿大,肝正常,脐静脉末闭锁.一八五二年,克(Cruveilhier)氏将该病作了详尽报告,认为先天性,脐静脉末闭锁为原发原因,肝萎缩为继发原因.一九零八年鲍(Baumgarten)氏也报告了一相同病例,故对此现象称为克-鲍二氏综合病征.此后对本病虽有陆续发现,但为数不多.就作者等所知,截至目前,国外共报告104例

    1960年02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氯硫二苯胺所致之体位性低血压及昏厥(附一例报告)

    邝耀中;

    <正> 氯硫二苯胺(Chlorpromazine)是一种新型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自1950年法国Charpentier氏首次合成本品后,各国亦相继大量生产,我国1956年起亦已开始大量生产,且此药在国内已被广泛使用.此药之药理作用多种复杂,故其临床适应症很多,因而临床各科均有使用.虽然此药毒性较低,但由于其使用指征愈来愈广,故由之引起之副作用之报告也日益增多.因氯硫二苯胺引起之体位性低血压及昏厥国内尚乏报告,作者在1959年5月间发现二例细菌性痴疾患者肌肉注射氯硫二苯胺后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及昏厥,现报告其中一例,以供同道参考.

    1960年02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科治疗28例门静脉高压症的分析

    檀吉元;尹良培;

    <正> 门静脉的血液回流不畅,是直接造成门静脉高压症的原因,本病多见于肝硬化,其次为肝外阻碍门静脉血液回流的病变.该病续发淤血性脾胀大,和肠系膜静脉怒张;多数患者并有脾机能亢进,出现贫血白血球及血小板減少,晚期血浆漏积腹腔,酿成腹水,长时漏出血浆丧失营养,肝功能降低,致亢力衰竭,终因不治的并发症而死亡.治疗目的是降低门静脉压,恢复肝功能,一般公认切除脾脏,能減少门静脉40%

    1960年02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隐性脊椎裂所引起的排尿失常

    史成礼;陈世谋;

    <正> 尿急,尿频和尿失禁的青年患者,在泌尿科临床上非常多见,此种症状常能引起患者的情绪和休息,一般出现此种现象时,常能在泌尿系找到器质性的改变,如炎症,畸形或结石,但找不到原因时,在进一步检查泌尿系以外疾病的同时,脊椎拍片除外脊椎有无改变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的显性脊椎裂(囊肿性脊椎裂)是容易发现的,而隐性脊椎裂常为医生所忽略,我院泌尿科门诊迂到有出现排尿失常的患者,常规的以椎为中心的前后位平片,以证实有无隐性脊椎裂.文献上有关隐性脊椎裂的报导尚少见,因之我们作了初步复习和探讨.

    1960年02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棘球(包虫)囊肿并发病之诊断与治疗

    裘明德;史成礼;尹良培;

    <正> 文献记裁除意大利作者Ficara于1956年报告过肺棘球囊肿(45%)比肝(40%)之发病率还高以外,一般均以肝脏之发病率最高(57-74.9%);故其并发病也多.本文报告本院自1952年7月及兰州市人民医院自1953年7月至1958年4月之肝棘球囊肿68例中具有合并症之病例,特别对合并症发生之原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加以讨论.

    1960年02期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临床上运用人造心肺器的初步经验

    B cherl E.S.;Hlscher B.;张维新;

    <正> 作者提出了在对心脏进行手术时运用人造心肺器的12例病例的报告.所有的手术都是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法鲁氏四联症,心房中隔不全、主动脉或半月状瓣膜狭窄,心室中隔不全)而进行的.报告中说明了心脏器的结构及其用法.在适当的配备之后,病人就能得到氧化氟氮(一氧化氮)的混合物(二者之比为1∶4或为1∶3).在关闭心脏后,肺中保持的气压为5MM水银柱.从麻醉开始及正个手术进程中要用三个导极把心动电图不断描述下来,用两个电极把脑动电图描述下来,要测量下挠动脉的动脉压和上腔静脉的静脉压.此外,还要用氧和二氧化碳来测定出血饱和、酸硷度和钾浓缩等等.

    1960年02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疗法抢救中毒性痢疾30例临床分析

    张克信;逯志超;章世桢;

    <正> 前言细菌性痢疾为小儿急性传染病之一,死亡率较高,在没有特效药物以前,严重的危害着患儿生命,即在磺胺及抗菌素问世以来,一部分严重病例死亡率仍高.及至近二年以来,曾在北京上海对于中毒性痢疾积极研究,关于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找出了抢救的办法,我科釆用了这一办法的基本原则,在抢救中毒性痢疾方面获得了显著的疗效,大大的降低了死亡率,今将我科1959年1-8月份30例中毒性痢疾统计分析如下,以供同道们的参考.

    1960年02期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地区250例中毒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张克信;倪才贤;束泳麟;关梅玮;

    <正> 本文总结了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1958年9月至1959年8月,250例中毒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过及诊疗方法.资料来原及病例选择标准250例患儿,均来自兰州市区,并住院治疗.年龄均在二岁以内.每个患儿除具有显著的胃肠道症状外,均有程度不同的脱水及精神萎靡或意识不清等神经中毒症状.大便化验检查仅脂肪球或少量之白血球或脓细胞.尽可能除去痢疾与肠炎病例.

    1960年02期 12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奴佛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扁桃腺炎

    Г.阿斯拉恩亚;王士鸿;

    <正> 依照■副教授的建议,我和■医师一起在区医院对急性扁桃腺炎和周围炎,采用奴佛卡因局部封闭疗法已近六年了.使用前,可往0.5%的无菌奴佛卡因溶液中直接加入蒸馏酒精.每100毫升奴佛卡因溶液中加入5毫升酒精.用10公分细长的注射针在扁桃体后的结缔组织空隙间将此种合剂注入,每侧各注射5-6毫升.同样,我们将此种疗法也应用到了门诊上.采用这一疗法可以迅速奏效.通常患者无需重复注射.

    1960年02期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兰医中专部665名学生口腔检查报告

    颉志坚;

    <正> 奉上级指示,于12月2日至6日,在医学院中专部作了一次健康检查,调查了一些慢性病在中等学校学生中的发病情况.在这次体查中,对于一些口腔慢性疾患,作了比较详细地检查和记载,发现一些口腔慢性病很普遍地存在着,而且较为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特将检查结果,作一个分类统计,茲报告如下,以期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和防治.

    1960年02期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肺癌之预后取决于血管的贅生物

    GagnonE—D.;Gelinas-MaskayC;王士鸿;

    <正> 本文谈到的是对37例因患肺癌而施行肺切除术后,所得的检查结果.对于这些患者我们都进行了组织切片研究,主要的着重研究了肺血管的赘生物问题.结果表明,手术后经历过两年多的患者,以至包括因其他原因而死亡的患者在内,其切除肺的血管,均未发现有导致肿癌过程的情形.但是其他因转移而死亡的19例患者,在其切除肺的血管上发现有肿瘤赘生物.在对这些血管进行组织切片研究时,发现其中大多数生前的患

    1960年02期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颧骨骨折五例报告

    颉志坚;

    <正> 颧骨在面部向外凸出,位置显著,故极易招致外来之损伤,而发生骨折.颧骨骨折在面颌部诸骨的损伤中,较为常见,且症状典型,治疗方法甚多,而文献报导较少,故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我科近两年来曾遇到颧骨骨折五例,兹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1960年02期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痔软膏对20例痔漏病的治验初步报告

    胡玉芳;

    <正> 我们在院党委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关怀下开展了外痔疗法,通过短时间的实践,已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兹将临床中的点滴体会写在下面,以供临床中西医师们对外痔的病理机制和中药疗效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学习中医对痔漏的认识痔漏(俗称痔疮)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现在多认为系由痔静脉内压与此静脉

    1960年02期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兔体外间接测量血压方法介绍

    <正> 目前在生理及病理生理实验或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是兎子.一般测量兎子血压的方法,将动脉套管直接插入颈总动脉,并与水银检压计相连.由水银检压计上观察动脉血压.用这种方法测量兎血压的缺点很多,主要是用枸椽酸钠作抗凝剂时,血压中的钙离子取代了钠离子,而钠离子可使心肌舒张容易影响心肌的收缩力,发生心脏扩张而造成动物死亡.如果用10%食盐代替枸椽酸钠,则动脉套管中的血液容易发生凝固,

    1960年02期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狗、兔垂体性高血压实验模型的制作

    <正> 为了开展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实验研究,并进一步的探讨它的作用机制,我们就需要在动物的身上制造成高血压病的病理模型.一般所采用制造高血压病理模型是肾型高血压.虽然实验性肾型高血压的血压升高比较恒定而可靠,但是终究不能大批的制作,动物死亡率也较高,因此我们企图用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方法制造高血压.

    1960年02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溴量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

    郑浙铭;

    <正> 盐酸普鲁卡因及其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甚多.常见者有(一)以有机溶剂提取游离普鲁卡因加过量酸再以硷反滴.(二)直接用硷滴其盐酸.(三)重氮法(四)银量法.另外还有比色法:以B-萘酚.,8-羟基喹啉麝香草酚等与普鲁卡因之重氮盐偶合显色再同标准液比色.其中提取法费时耗药,不适于药房内快速定量分析之用.比色法多见于生化之微量分析.限于设备,尚不普遍.在医院药房中常用者则为(二)(四)两法,以硷或硝酸银直接滴定其盐酸或氯离子.但由于盐酸普

    1960年02期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动脉内膜炎的氧气疗法

    В.Лукащев;王士鸿;

    <正> 几年来,我们研究了对闭塞性动脉内膜炎采用皮下吸入氧气疗法的效果.让患者以好卧姿势,将氧气顺着患病的血管注入皮下.初次剂量为25毫升,每天注入量增加25室升.最大剂量为200-300毫升.在注入部位要涂以酒精合剂(50毫升酒精加硼酸5验).注射后,令患者静卧.许多患者静卧时间都不少于一小时.每一个疗程要注射20次.程时,经过2-3个月的间期可按医嘱重复采用这一疗程,但在一年之内不得多于三个疗有.

    1960年02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经络测定仪定型的管见

    陈化民;徐绍祖;

    <正> 本文曾作为一九五九年上海召开的经络学说交流大会上交流资料.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基础的一部分,针灸治疗的俞穴与经络的关系更为密切,要明了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就必须尽量用新的,现代医学的方法结合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来研究针灸的生理和病理机制.中央卫生部钱忠信副部长在"认真研究整理祖国医学遗产"(人民日报1959年3月26日)一文中提到:"对经络测定仪的定型工作,以前没有很精确地做,实际上遇到一

    1960年02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于"200例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分析及有关病因探讨"一文的商榷

    陈发和;王俭;张三韬;

    <正> 读了兰医60年第一期学报"200例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分析及有关病因探讨"一文作者对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现就以下四个问题,提出我们不成熟的看法和作者商榷,以便互相提高.一、作者在病因探讨中列举了各家学说尤其是"adoef-meger氏认为病因是多方面的,先天性遗传,生理缺陷,内分泌障碍,智能不足或其他原因均有关,是由于生物体对环境的不良适应为坏习惯积累的结果.从以上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把所以产生精神分裂症

    1960年02期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读者来信

    <正> 编委同志:我们读了我院60年第一期学报,王学信同志所书"200例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分析及有关病因探讨"一文以后,感到非常奇怪,我们提出以下问题希原作者给以公开答复:1.作者在探讨病因时作了如下声明"本文资科因病历记载不详,且限于客观条件,一些有关资料难以获得,故不能作较完善的讨论,仅就病历中可找到的有关病因作一概括说明".我们认为作者这一声明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我们不明白作者根据这种资料提

    1960年02期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