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浪明;陈文元;
<正> 我们在1961年用家兔研究了膀胱机能改变对经络电位的影响,发现注射生理盐水入膀胱使其膨胀后,从胱膀经各穴引导的生物电流强度较其邻近诸点以及其他各经(肾经、胆经、胃经)诸穴为大,而且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表明膀胱经与膀胱具有特殊的机能联系,能其实反映膀胱的机能状态。今进一步探讨膀胱膨胀引起膀胱经穴电位改
196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侯家骥;刘志勲;
<正> 哈氏(Hassall)小体为胸腺体质内的特有结构,并且被普遍认为是内胚层第三咽囊起源的上皮索退化的产物(Ham,1957;Patten,1953;Hamilton等,1956;Andrew,1659)。Klapper(1946)对豚鼠胸腺发育的研究证明,胸腺虽主要来源于第三咽囊,然而,个别例中,第四对咽囊也可参与构成胸腺的组织,在此种情况下,
1963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光华;
<正> 腹主动脈及其分枝的血拴形成在国外文献报告较多,Leriche氏(1848)曾详述主动脈分叉处血拴性闭塞的综合症,主要有:(1)两下肢苍白,疼痛及冷感;(2)下肢动脈博动消失;(3)间歇性跛行;(4)不定的腰疼,男子有性勃起不能,妇女有月经不调等症。因此,称该部位血拴形成为Leriche氏综合症。本文报告一例腹主动脉及其部分分枝与邻近静脉内广泛性血拴形成,国内尚属罕见。
1963年0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冰式;
<正> 5—亚胺基噻唑啉—2—硫代甲醯胺(克利申)用作分析试剂.ⅢⅠ.用作铜的分析试剂,田冰式,武寿林,(兰州医学院化学教研组),尚末发表:——在有还原剂
1963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汝能;黄迺重;周印锁;李树侃;
本文就几年来调查收集所得的中药“葶苈子”原植物标本及其商品,作了有关植物形态、分布及生境等方面的初步报导。全国冠以“葶苈子”名称的植物计有15种。结合本草所载,对正品“葶苈子”原植物献作初步考证.认为中药“葶苈子”自古至今确有同名具物的存在,但应以最早一豁载较为完备的图经本草“葶苈子”,郎今日十字花科( Crneiferae )植物薄菜Roripa montana ( Wall. ) Small、为正品。就目前全国实际应用情况,主要以饰娘篙Descurainia sophia ( L.)W bb .及独行菜属( Lepidium )植物的种子作草劳子应用,而薄菜Roripa montana ( Wall. ) Small.及萃劳Drabanemoro}a L.等种只用于个别地区。
1963年01期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顧子凤;赵怀玉;杨志忠;王明昭;
<正> 克汀病是胎儿或幼儿时期甲状腺的解剖异常或功能障碍所引起。克汀病的病因问题比较复杂,地方性克汀病流行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凡甲状腺肿发病率高的地区,克汀病的发病率亦高,克汀病患者的父母常是甲状腺肿患者。利用放射性碘~(131)可以测定甲状腺的吸碘功能,对于克汀病的病因问题提供了不少资料,但是用碘~(131)测定克汀病患者的吸碘率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患者智力低
1963年01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檀吉元;尹良培;
<正> 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引起中枢神经系机能、血液动力学和组织化学的改变,这种改变为脓毒性和毒素性休克的主要原因,而休克缺氧及内脏循环不畅,招致消化和泌尿系功能失常,继发的血氨增高代谢紊乱,就更加助长了休克的发展,这一点常被临床工作者所忽视。因此对于脓毒和毒素性休克,我们应用28.74%谷氨酸钠加10%葡萄
1963年01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鎮西;王浩烈;
<正>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死亡率在现代外科不断发展之下,有所降低,但根据各个医院报道,仍然在10%左右,这是值得研究和改进的。我院自1958年—1961年7月底共收治肠梗阻182例,现作一概要分析,讨论如下:
1963年01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风崗;李国祯;罗文翰;李新伟;刘伏嵐;王慧珍;张魯芳;馬秀娥;薛兆譜;
1.本文分析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內科五年来收入住院之伤寒、付仿寒患者538例。其中伤塞463例,付伤寒甲22例,付防寒乙52例,付伤寒丙1例。伤寒与付伤寒之比例为6.17:1,較国內其他文献为低。在付仿塞中以付伤寒乙为最多。 2、兰州发生之伤寒、付伤寒以9、10.11諸月之发病率为最多。20—29岁之患者为最多,职业以工人最多,学生、干部次之。 3、普遍分析了症状和体征,无論伤寒或付仿寒以起病緩慢者为多,热型以稽留热为最多,消化道症状以食慾不振最多,腹痛,腹泻次之,肝脾肿大206例占38.29%,蔷薇疹286例占43.86%,神經症状占110.22%,相对緩脈占69.14%。 4、实驗室检查:白血球減少者最多,由3,000—7,000者393例,占72.13%。嗜伊紅細胞为“零”者占83.83%,50/立方毫米以內者占13.75%。細菌培养中,血培养之阳性率較高,在特效药物治疗后,大便培养之阳性率显然減低。細菌培养阳性而肥达氏反应始終阴性者占14.49%,較一股文献为高。 5.介紹了誤診之症状和体征及其在流行病学上之意义。 6、討論了白血球減少和嗜伊紅細胞減少的机制問題。 7、討論了細菌培养阳性而吧达氏反应始終不出现的机制问题。 8.关于治疗問題的探討: (1)討論了伤寒、付伤寒459例採用合霉素、合霉素加穴封,呋喃西林及土霉素的疗效問题。 (2)初步肯定了呋喃西林对伤寒、付伤寒有效.土霉素疗效不佳:合霉素加穴封似較单用合霉素为优。 (3)小剂量合霉素治疗后,反应較少,复发率較小。
1963年01期 4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训初;
1.分析了这22例癲癇持續状态之临床資料。 2.就癲癇持續状态与既往有无癲癇史之关系;对流行性感冒做为病因間题;癲癇后瘫瘓及氯硫二苯胺之疗效問題进行了初步討論。
1963年01期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克信;高履勛;(?)业純;吳寅;林丽月;
<正> 佝偻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由于维生素D不足,而使钙磷代谢失常,骨貭钙盐沉着减少,首先引起骨骼发育障碍,同时大脑皮层因受维生素D及血清钙磷减低的影响,对全身调节机能减弱,皮层下部新陈代谢中枢亦可发生机能障碍,因而影响全身代谢作用,机体抵抗力降低,易于并发呼吸道或消化道疾病,影响小儿健
1963年01期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克信;逯志超;黄宝潤;
<正> 在伤寒或付伤寒的病程中,心脏血管系统常有程度不同的改变,此己早为临床医师所注意,某些学者,并以心电图检查得到证实。但在儿童时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一般教科书及病例统计均少提及,同时伤寒自有特效药物治疗以来,心脏损害是否减轻,应加探讨。今将我院儿科59年1月至60年3月,收治伤寒及付伤寒共300例,其中选择了51例作心电图检查,初步统计分析如下,以供参考。
1963年01期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克信;黄宝(?);(?)业纯;
<正> 伤寒及付伤寒为儿童时期常见之急性传染病,有效的治疗药物一向认为氯霉素及合霉素最为理想,在临床上使用呋喃西林治疗本病,文献报告颇少;国内除北京医学院报告11例外,尚未见到其他有关文献报告,我院儿科自59年1月至60年3月(15个月中)收治伤寒及付伤寒共300例,其中46例用呋喃西林治疗,收到一定的效果,兹报导
1963年01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振坚;
<正> 碘及碘化物在治疗及放射科检查上为常用药物,但却常常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我院内科曾有一住院患者,因为用碘油支气管造影而致唾液腺广泛反应及其他中毒症状,特提出报导,以供参考。病历摘要:
1963年01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克仁;
<正> 康德灵是一种有多种性能的新的注射药物。其主要成分为右旋葡萄糖醛酸(D—glucuronic Acid)右旋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硫酸、醋酸各二分子脱去七分子水而成。对神经痛、关节炎、偻麻质斯,腰痛头痛、偏头痛、肩胛周围炎,链霉素中毒以及由于工场中长期受嘈杂声音所引起的耳聋,肾及膀胱结石等病,都有相当治疗效果。而近来临床方面则更多应用于传染性肝炎的治疗上,因本制剂有解毒作用,对肝脏能起
1963年01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星元;
<正> 中医的整体观念,不但把外在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学说)和内在环境的相关性(经络脏府学说)全部结合起来;贯串于理、法、方、药、之中,同时,也把先后关联系起来,视为一体;把形体与精神,进行综合的研究。因此,在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摄生等方面,都是把先后天合一论,与形神若一论,交互融合起来的。中医非常重视先天,也非常重视后天,认为人既是由先天而来,那么先天的物质条
1963年01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宝垕;
<正> 急性肾炎这一病名,在祖国医学的文献里是找不到的,但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症候和治疗,远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的“黄帝内经”和东汉时张仲景所撰的“金匮要略”中均有精确的论述,后世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祖国医学不仅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具有独特的认识,而且在治疗上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了在理
1963年01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建貞;
<正> 一、绪言我国有很丰富的会有希土元素的矿藏,为了使希土元素能广泛地应用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应首先分离出单独的纯的希土元素的化合物来,由于希土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以及它们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相差不大(从Laa到Lu减小),因而它们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很相似。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分级结晶,分级沉淀等方法分离希土元素
1963年01期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勲;
<正> 肥大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中细胞成分之一,胞质中充满嗜硷性颗粒。这种颗粒易被硷性染料着色,实际上此种颗粒具有“异染性”。它对某些酸性染料也可着色。关于肥大细胞的显示(着色),过去已有很多人作过研究:如Ehilich(1876)用大理紫(Dahlia);Unna(1910)陈星若(1952)均曾用美兰(Methylene blue)和
1963年01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勲;牛振坚;
<正> 结缔组织的染色方法很多,而且历史也比较早。Van—Gieson(1889)用酸性复红和苦味酸来染神经组织,Frust(1892)改用于染结缔组织,Mallory(1901)用苯胺兰,橘黄和酸性复红染结缔组织,上述两法,后来又经过许多改良,至今仍被倡用。Taenzer-Unna(1891)用地依红,Weigert(1898)用雷锁辛复
1963年01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成礼;刘国栋;张华麟;
<正> 目前我国对阴茎的测量数值尚不多见,世界其他各国虽有数值,但由于地区健康和营养状况的不同,与我国数值也不相同。我院在1950——1956年曾对1.412个20—30岁的健康人的阴茎做了常态测量,同时又对126例22—30岁的健康青年作了常态与勃起的对比测量。发现我国人的阴茎长度及周径数值和国外数值是有差别的。目前避孕所使用的国产阴茎套的规格和我们测量
1963年01期 121-126+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德山;姚炯;
<正> 近年来由于我国对自然疫源地调查工作的开展,对媒介蚤类之研究工作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的蛋类柳支英(1939,1940)记载我国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之蚤类75种,胡经甫(1940)则列有96种。李贵真(1956)记载我国啮齿动物寄生蚤类67种(包括亚种)。及至近几年纪树立(1958)已记录有我国蚤类159种(包括亚种)。实际上,我
1963年01期 12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