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114例胃肠道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舌粘膜脱落细胞的变化观察

    许自诚;柯增华;麻小梅;

    <正> 为了研究祖国医学中脾胃学说与现代医学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我们试图通过舌粘膜脱落细胞的变化,来观察和探讨胃肠道疾病时寒、热证的实质,对114例胃肠道疾病进行了舌粘膜脱落细胞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的工作,其中溃疡病48例,慢性胃炎28例,胃肠道癌瘤38例,

    1979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针剌激扎管穴对腹式输卵管结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周佳音;李学炳;

    <正> 为了提高临床针麻对输卵管结扎手术的镇痛效果,探讨针刺镇痛原理,我们在前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计划生育工作,又在临床开展了电针刺激扎管穴对腹式输卵管结扎镇痛效果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导如下:方法245例受术者均为农村育龄妇女。年龄范围为26—41岁。

    1979年02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丹参注射液对小白鼠吞噬细胞功能影响研究的小结

    王凤莲;时立仕;刘振英;

    <正> 丹参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作用。近年来,有人研究丹参的药物化学成分,发现其主要成分为多种呋喃屏菲醌类色素。丹参酮Ⅰ、丹参酮Ⅱ、丹参酮Ⅲ、丹参甲酯、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米酮和丹参异构体丹参酮Ⅰ、Ⅱ等;也有报导丹参含有酚类成分,鼠尾草酚和丹参酚Ⅰ、Ⅱ。

    1979年0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中草药苦豆子总生物碱提取方法的初步对比试验

    李炳生;李家仁;

    <正>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系豆科槐属植物。别名:苦甘草、苦参草等。本品在西北地区分布极广。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系味苦、性寒药物,具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痛、杀虫等作用。我院自1974年来曾采用本品地上部分提制成各种制剂应用于临床,对妇科、

    1979年02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草药苦豆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李炳生;李家仁;

    <正> 我院自1973年应用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制剂治疗宫颈糜烂及阴道炎以来,为了保证疗效及用药安全,我们曾进行了苦豆子总生物硷(下称总硷)含量测定的探索,由于总硷为液态,易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含有微量杂质,因此用重量法测定,其准确度难以掌握,

    1979年0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作尿汞测定的评价

    代国栋;王凝雪;

    <正> 尿汞的测定是汞作业工人体检及汞中毒的诊断、防治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方法国内外报导甚多,以前多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测定法,但这些方法操作复杂,干扰因素多,反应条件不易控制,灵敏度也受影响。因此尚不能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快速、准确、简便的要求。

    1979年02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遗传性家族性尿道下裂三例及其细胞遗传学观察报告

    李崇高;王京美;吴本镛;马梦林;

    <正> 男性外阴先天性发育畸形中最多见的是尿道下裂(Hypospadias),而且多是家族中单个出现,国内周焕庚等曾报告三例,同时进行了染色体的观察。但在一个家族中连续三个男患儿具有同样的外阴发育不全却是罕见,这对探索外阴畸形发育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有一定价值。

    1979年0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烈香杜鹃叶的生药学研究

    周印锁;

    烈香杜鹃叶系杜鹃花科植物 R.anthopogonoides Maxim.的干燥叶,本文对其植物形态,生药性状,组织构造以及粉未特征皆加以详细描述,除用文字说明外,并附插图,为教学科研提供便利,并供鉴别时参考。

    1979年02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急性、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预后的因素及其对策的探讨——附124例分析报告

    裘明德;康笃伦;林彤;张三韬;程德钧;张贵忠;张健生;韩哲生;

    <正>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最严重的情况之一,由于其损害广泛、临床表现复杂、体征多变、发展迅速,因而在抢救此类患者的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总结我科从1960,1至1979,6月,共20年间124例患者诊治中的经验教训,着重分析影响本病预后的因素,研究对策,以期提高疗效。

    1979年02期 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胆道感染临床初步体会

    李旭东;王明昭;张毅;

    <正> 急性胆道感染是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在我院外科仅次于急性兰尾炎、急性肠梗阻。约占第三位。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胆道感染属于“结胸发黄”、“黄疸”、“癖黄”等辨证范围内。我院外科十几年来,共收治急性胆道感染250例,其中50例是属于重症胆道感染,

    1979年02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兰通厂冠心病、高血压病防治点三年调查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王永铭;陈德明;仇庆惠;邝耀中;梁春文;辛楠;蒋枚;邢淑琴;

    <正> 兰州为新兴工业城市,工人队伍日益壮大。我们为了解本地区产业工人中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的患病情况;探讨本病发病因素及有效的防治方法、早期防治对其预后的意义等。于1975年10月选择了兰州通用机器厂为点(该厂是以生产石油采掘机器为主的中型机器制造厂),

    1979年02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光治疗眼病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

    张苓芝;何世坤;代淑芳;白彩霞;郑振世;郭惠兰;马立慎;

    <正> 激光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我国将激光普遍应用于眼科临床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激光虹膜打孔在国内已普遍应用,且文献报导也较多。我科自78年以来开始应用激光治疗眼病,并做动物试验。现将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结果报告于后。

    1979年02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急性脑病综合征75例临床分析

    逯志超;刘筱坤;张璧甡;

    <正> 小儿急性脑病综合征(下称急性脑病)是儿童和婴幼儿在某些急性感染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烧、惊厥、意识障碍及脑性麻痹,脑脊液检查除压力或增高外,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多属正常。由于发病机制未明或临床上不易与其它脑炎相鉴别,

    1979年02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剖宫产术手术率,适应症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郑南华;王玲;

    <正> 剖宫产术是一种解决难产的产科常用手术之一,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术的有关手术条件(术前诊断、麻醉危险性的减少,手术技术的提高,输血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等)的改善以及提倡计划生育,剖宫产术的应用率不断增加,此种手术的增加尚属适当,因其对母体由于难产经阴道分娩所引起的损伤可相对的减少,

    1979年02期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45例经绝妇女的调查

    戚俐珠;县菊英;严亚迎;

    <正> 经绝期为妇女必经过程,经绝期症候羣又名更年期综合症因人而异,差别悬殊,个别人还相当痛苦,以往学者多讨论其生理改变,症状之估价,对症处理及内分泌治疗等。近年来有些学者把经绝期看做病理阶段而非生理情况,讨论其预防而不是被动的加以对症处理,随着此种观点之改变而进行了大量实验室工作,

    1979年02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Rivanol胎膜内注射中期引产100例总结

    李延青;候家珠;

    <正> 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甚多,但何法为简便、安全、有效,各家意见尚不一致,国外早在一百年前(1847年)Conen 首先用胎膜外注入溶液的方法引产。后来 Kashiwara 和Fujinayashi 开始用 Rivanol 液引产,这个方法逐步加以改进,发展为胎膜外 Rivanol 引产法。

    1979年02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21例临床小结

    崔鹏龄;章定怡;

    <正> 兰州处于高寒地带,冬春季节取暖时间较长,且居民多以煤炉取暖为主,由于对预防不够重视,故在取暖季节,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屡见不鲜,常有一家数人同时发病,重者危及生命。为能引起注意,加强预防宣传工作,减少发病及交流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重症患者的临床情况作一小结,

    1979年02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草药苦豆子治疗妇科病的初步小结

    李炳生;李家仁;刘文斗;孙家庆;

    <正> 1973年我院医药人员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发现我国西北地区分布极广的野生植物苦豆子有治疗宫颈糜烂及阴道炎等妇科病的作用,经过几年来的临床应用和观察,确有较好的疗效,特作初步介绍如下:一、苦豆子的一般介绍:苦豆子又称苦甘草、苦参草、

    1979年02期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胆囊癌30例临床分析

    王克明;赵玉元;吴永林;

    <正> 原发性胆囊癌并非罕见疾病,但国内有关本病的临床报导较少,兰州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于1965年7月至1979年7月共收治30例,经均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女21例,男9例,年龄由27岁至76岁,平均年龄53岁。

    1979年02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诊断胆囊癌的几点提示

    高俊才;朱有全;

    <正> 胆囊结石是兰州地区的多发病,它不同于沿海地区。根据我院76例胆石症患者的统计,胆囊结石35例(占46.7%)居第一位,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22例(占29.3%),胆总管结石18例(占24%)。而胆囊癌在西北又是高发区,且十之八、九伴有胆囊结石(本组12例中合并结石者9例)。二者常易混淆,造成误诊。

    1979年02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腹股沟斜切口作疝手术的改进——高位结扎不剥离横断疝囊(附120例手术体会)

    陈小安;李世雄;陈万忠;薛镇西;

    <正> 疝囊的高位结扎是疝修补术成功的关键。在剥离疝囊时细致的解剖和对疝囊剥离面的止血完全与否是造成疝修补术中精索血管及输精管损伤,术后阴囊血肿和阴囊反应性水肿的根本原因。过去在对其并发症的预防上所作的努力:如在局麻药物内避免追加缩血管药,注意局部组织细致的解剖,

    1979年02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腰椎管狭窄症

    王书成;王浩烈;乔仲章;白延峰;

    <正> 腰椎管狭窄症系腰椎管、神经根管、神经孔的狭窄,产生马尾神经或腰神经根的压迫症状。是顽固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手术疗效较好。1954年 H.verbiest 报导七例,描述了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1973年 M.A.Nelsone 在九例手术中证实本病的原因是腰椎管狭窄造成马尾神经受压;1977年Verblest 有147例的治疗报告。

    1979年02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体会(附25例报告)

    徐怀三;

    <正> 国内外文献报导,有关鼻中隔穿孔的修补方法很多,但是在手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效果不够理想。作者在第二附属医院自1967~1977年10年间对17例鼻中隔穿孔病例,主要采取带蒂中隔粘软骨膜及骨膜瓣转移进行修补,15例痊愈,2例失败。

    1979年02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低钠血症60例临床分析

    张璧甡;逯志超;

    <正> 低钠血症是指体内水分与溶质量相比,相对地水份多了,所以这时机体处于一种低张状态,临床上可出现昏迷、抽搐或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死亡。另外小儿低钠血症早期症状多种多样,往往不易识别,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但是一旦确定诊断,及时治疗,则效果显著,因此提高对小儿低钠血症的认识,

    1979年02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朱阿月;田贵祥;张美珍;

    <正>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上较少见,并常被误诊而延误治疗,但一旦确诊,手术摘除为最有效的根治方法。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有所提高,文献上也屡见报导,我院于79年9月3日曾成功的切除1例,现将此病例的手术麻醉过程报导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

    1979年02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肾的临床应用及其护理

    朱红芳;

    <正> 人工肾是将血液引出休外,进行透析,然后再引回体内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治疗急慢性肾功能不全,代替一部分的肾脏的功能,但不能完全代替肾脏,故称人工肾。人工肾即是在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间,通过透析,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废物,纠正患者身体内的电解质与维护酸碱平稳的一个进行血液透析的装置。

    1979年02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60名五十岁以上正常老年人血象检查报告

    赵国瑞;郭祐;陈启柏;

    <正> 国内关于成年人血象检查的报告已有不少,但多数取材于青壮年,很少按年龄分组进行比较,尤其缺乏五十岁以上老年人的血象检查结果。我国有九亿多人口,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多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明显延长,非常必要对老年人进行研究。1979年4、5月份我们结合干部体检,

    1979年02期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地区献血员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调查

    董鉴洲;杨斐然;

    <正>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nogenase,简称 G—6—PD)缺乏是一种伴性遗传性红细胞代谢缺陷。近年来已对 G—6—PD 有了较深人的了解,其类型已证实有一百种以上,根据各种酶的临床表现与 G—6—PD 活力的高低将 G—6—PD 缺乏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979年02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NT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戴国栋;

    <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速迅发展,在矿山开采,道路、隧道修建,农田、水利以及国防建设中,接触三硝基甲苯的人员日益增多,在生产和使用时药粉和蒸气常可经皮肤、粘膜及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引起中毒。因此,总结三硝基甲苯对接触工人的影响规律,探讨防治其中毒的有效措施,

    1979年02期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肃南少数民族正常人170例(340眼)压迫试验

    张苓芝;郑振世;代淑芳;

    <正> 压迫试验(也称眼球加压试验)是青光眼的激发试验之一,方法简便易行,且阳性率高。自1953年 Blaxte 氏介绍将压迫试验应用于临床观察,又经 Blaxter 及 Duke-Elder 等氏所推荐,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目前关于压迫试验有不少报导,但对眼球压迫的重量、

    1979年02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地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情况初步报告

    王效琪;钱宇平;

    <正> 近年来兰州地区观察到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以下简称鼠伤寒菌)感染日渐增多,其特点如下。一、一般资料:包括兰州部队总医院及第一医院传染病二科发表的资料,兰医附一院小儿科和检验科及流行病学教研室未发表资料。(一)鼠伤寒菌感染占沙门氏菌总数的比例为68.2%(224/327)。

    1979年02期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0例胎儿羊水细胞X染色质的形态观察和性别予测

    王先荣;李崇高;

    <正> Barr(1949年)发现猫的神经胞细核,雌雄不同。雌猫神经胞细核有1微米大小的异染色质块称 X 性染色质,并用来鉴别性别。以后被许多学者在其他哺乳类动物及人体多种组织细胞得到证实。

    1979年02期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溃疡病与血型和中医分型的遗传学观察报告

    李明;

    <正> 关于溃疡病的病因,最近国外不少作者从遗传学的角度予以解释,然而对其遗传表现和特征尚无明确的认识。作者试图通过家谱调查和血型鉴定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等方面对溃疡病的遗传问题做一探讨,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病例选择和实验方法(一)检查对象均属我院中医科、

    1979年02期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突眼性甲亢并发胫骨前局限性粘液水肿(一例报告)

    顾子风;陈小安;李世雄;方正荣;

    <正> 胫骨前局限性粘液水肿是突眼性甲状腺肿少见的并发症,这种局限性病变在突眼性甲状腺肿的并发率很难估计、曾有报告占3%只因临床上表现轻者常被忽视,未能发现、因而报导较少。实际发生率要比通常设想的为高。国内己报告7例。此病病因尚未阐明,

    1979年02期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治愈全身性硬皮病一例报告

    刘铭锐;朱含璋;

    <正> 硬皮病是一种结缔组织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萎缩变硬。临床上有限局性和全身性(系统性)两类。关于本病的治疗,方法虽多,但均非特效。现将我们用中药治愈的一例全身性硬皮病报告如下,供作参考。病例报告及治疗情况徐××,女性,8岁,山东人、小学生,1976年7月6日来我院门诊。

    1979年02期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发性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包虫囊肿误诊为巨型宫颈肌瘤一例

    刘颀;

    <正> 患者哈×,女性,藏族,43岁,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二日入院。主诉:上腹包块六年,六年前无意发现下腹有一儿头大的包块,后渐增大,除下腹有轻度胀感外,别无不适。近两年来伴有排尿困难,尿频,量少、但不痛。十七年前未次生产后,月经一直有超前现象,经血色红,量多,有血块,但无痛经。

    1979年02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奎尼丁晕厥发生机理的初步探讨——附三例报告

    阎应福;

    <正> 1914年,Wanckebach 用奎尼丁治疗一例疟疾病人时,发现患者房颤转为窦性心律。60年以来,奎尼丁—直作为纠治房颤的首选药物。虽然同步直流电复律在纠正房颤时比奎尼丁相对地简便和安全,但电复后仍需用奎尼丁巩固疗效予防复发。根据我们近年来的临床观察,

    1979年02期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恶性黑棘皮病一例报告

    石仁琳;尹效忠;

    <正>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为少见的皮肤病,原因不明。最近我们迂到一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患者拜××、男,80岁、回族、农业社员,甘肃省会宁县人。主诉:面、颈、腋窝部皮肤变黑发痒一年余。病史:一年以前从面颊部、颈部皮肤先开始变褐黑色,且伴有轻度痒感,原因不明。

    1979年02期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进行性颜面半例萎缩症一例报告

    苗兰卿;

    <正> 半侧萎缩症早在1825年 Parry 氏首次报告。身体的半侧皮肤、皮下软组织、骨组织等进行性萎缩为其特征。而主要是发生在半侧颜面。萎缩进行到某种程度,即自行停止。1846年,Romberg 氏命名本病为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症,认为是属于神经营养障碍症的范畴。因此,本症的别名称为 Romberg 氏病。

    1979年02期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银屑病性关节炎伴发口腔粘膜损害一例报告

    朱含璋;

    <正> 银屑病(亦称牛皮癣)虽然是常见的皮肤病,但银屑病性关节炎却少见,损害罹及口腔粘膜者更少见,二者合并发生尤为罕见。笔者查阅手头文献尚未见到有关报导。现将我们迂到的一例结合国内有关部分文献予以讨论病例报告男、33岁、工人。双手足轻度红肿、

    1979年02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光针灸

    叶廷珖;

    <正> 科学日新月异地进步,针灸疗法也随之向前发展,采用新的刺激治疗技术也不断地涌现。我国传统的针灸工具从砭针到不锈钢针,逐渐发展到采用火针、水针、电针、磁针,近年来又将激光直接照射经络穴位治疗各种疾病,称为激光针灸。这是七十年代将现代最新发展的激光科学技术与针灸医疗技术相结合的又一新的进展。

    1979年02期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鼠伤寒(Mouse typhoid)

    高履勋;

    <正> 鼠伤寒为沙门氏菌属感染之一,原为寒类及其他啮齿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亦可传染家禽、家畜和人类,是小儿肠道感染中较常见的疾病。病原菌是鼠伤寒杆菌(Bacillus typhimurium)。

    1979年02期 174-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内标薄层定量法的探讨——烈香杜鹃叶和小叶枇杷素—3中棉子皮亭甙的含量测定

    张兆琳;

    <正> 目前,直接由原植物中测定某一黄酮甙类化合物还未见有专一方法报导,因此,烈香杜鹃中棉子皮亭甙的含量至今亦未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最近我们试用文献上报告的用于测定薄荷脑的内标薄层定量法进行了探讨,初步获得成功,现将原理和具体操作报告如下。

    1979年02期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