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甘肃省203、707人高血压普查报告

    王永铭;颉光耀;

    <正> 根据《1979年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方案》的要求,我省于1979年11月初,在全省开展了此项工作,至12月中、下旬,各地陆续完成。现将本次普查资料整理汇报如下。

    1981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地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情况调查报告

    逯志超;

    <正> 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一般多为心肌炎或伴有心包炎、心内膜炎等。近年来国内已有多篇报导,不少作者指出,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中央卫

    1981年02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手术绝育药物—宫角粘堵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李家仁;王桂梅;任棣;李炳生;

    <正> 自1849年Froiep等报导用硝酸银烧灼输卵管达到绝育目的以来,很多人对化学腐蚀剂、细胞毒及高分子粘合剂作为绝育药物进行了筛选和研究。为了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我国近十余年来在这方面

    1981年02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癌治癌的新技术(一)“人工杂交瘤”

    马兰芳;白维仁;

    <正> 长期以来,免疫学家们梦想根据选择的特定抗原、生产大量纯抗体。这种特定抗原可能存在于致病性毒病或癌细胞表面。正是由于杂交瘤(Hybridoma)技术的成功,使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1981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化硬膜外及针药结合麻醉手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田贵祥;朱阿月;毛冬一;张毓芳;周德恒;王荷芬;李玉兰;

    <正> 近十年来免疫学发展非常迅速,不但渗透到许多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医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的发展。就医学而论,在医学各基础学科及临床各学科无不涉及到免疫学的问题。在麻醉领域里,关于麻醉与免疫,国内外也屡见报导。

    1981年02期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综合治疗胃癌60例的体会

    武国祥;

    <正> 胃癌在西北地区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居消化道癌之首位。在治疗方面早期胃癌以手术为主,但对中、晚期胃癌治疗就比较复杂,单纯手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以期提高疗效。对中、晚期病人我们除采用外科手术加化疗外,又用中药进行了综合治疗,近期疗效较好。现浅谈我们的体会。

    1981年02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部分居民食盐摄入量调查〈摘要〉

    倪安民;姚天录;王永铭;

    <正> 为了初步了解本地区人群的食盐摄取量,对“盐与高血压流行病学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些初步的参数,我们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院职工60户,264人进行了食盐摄取量的调查,具体作法和结果如下: 一、方法: 1.将市售食盐统一购回,重新称量分装,采取依户定量发放,按日常饮食习

    1981年02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60例正常成人肝血流图

    陈化民;周云芳;宋士华;

    <正> 肝血流图是描记肝血流博动的肝无损伤性检查方法之一。血液是一种导电好的良导体,随着心脏喷血过程的变化,肝脏血流博动也在不断变化。把肝脏血流博动的图形记录下来,用来反映肝脏血流博动的情况,间接反映肝脏的弹性与硬度。因为各种肝脏病都要引起肝血流的改变,所以也可反映肝脏质地情况。

    1981年02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克山病区人群免疫水平的测定

    刘德山;孙启祥;孙兴武;陈云;何定江;

    <正> 克山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未阐明。随着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克山病与免疫的关系。目前,国内虽已着手从免疫学的角度探讨克山病病因、机理及临床诊断,但这方面的报告仍不多,结果也不尽一致。有的实验报告认为克山病病人存在有自身免疫损

    1981年02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祖师麻关节止痛膏治疗关节炎72例临床疗效观察

    阎应福;

    <正> 我院应用兰州市城关区卫生材料厂生产的祖师麻关节止痛膏。在门诊、住院病人及部分工作人员中,对各类关节炎,慢性损伤,劳损等疾患,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现将72例治疗观察小结如下: 药物制法及成份: 按下列处方取甘肃产祖师麻干茎、根

    1981年02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草药一面锣及其原植物的鉴定

    赵汝能;杨永建;曹宗钧;

    本文系根据多年来对草药一面锣形态和生态的观察,并对陕、甘10余个县(市)的标本进行了比较,报道一面锣并非一个自然的分类群,而是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大苞黄精Polygonatum megaphyllumP、Y、Li的幼苗阶段。文中对其形态、生境及其分布均作了记述,并根据观察结果,对其生活规律试作初步探讨。此对于今后野生变家植、扩大药源以及有关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线索。

    1981年02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方烈香杜鹃微囊片与复方烈香杜鹃片挥发油散失量的比较

    吴琴芳;徐嘉玉;管玉珠;张中和;

    <正> 复方烈香杜鹃片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已取得一定疗效。但按药典(77年版)生产的复方烈香杜鹃片的渗油现象较为严重,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虽然挥发油的投料量(每100片1.4ml)已达成品标准(每100斤不得少于0.6ml)的一倍以上,但产品还是不能完全保证达到质量标准。微型胶囊是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

    1981年02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系统工程在医学教育医院和科研管理应用中的探讨

    许春辉;

    <正> 系统工程(System—Engineering),是一门新兴的组织管理学,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是用科学的组织管理理论来研究极其复杂的对象。

    1981年02期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异烟肼中毒所致癫痫连续状态(附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常大权;康铭兰;

    <正> 异烟肼是常用的抗结核药物,长期服用下可产生慢性中毒反应,顿服大剂量异烟肼引起的急性中毒,只是偶尔见到。复习国内文献未见有关报导,兹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例,报道如下:

    1981年02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肝癌中药治疗健存七年余一例报告

    王镜;

    <正> 原发性肝癌较常见,中药治疗取得长期生存者甚少。我院经治一例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王洪锦,男,23岁,甘肃敦煌人,汉族、未婚。住院号:(49840),外感后右上腹间隙性胀痛,乏力睏倦,皮痒三月

    1981年02期 59-6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咽旁间隙感染併发大出血死亡一例报告

    权修文;

    <正> 咽旁间隙系位于颈部上方形似园锥形的潜在间隙。锥底向上达颅底。由茎突及附着的肌肉将其分为前后二隙。前隙较小,内少重要解剖结构;后隙较大,内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舌咽、迷走、舌下神经通过,因此后隙受感染,如治疗不当

    1981年02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物性皮炎(附六例报告)

    石仁琳;尹效忠;杨伟然;王志恒;

    <正>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物性皮炎,为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性皮炎,我院于1973—1979收治6例,现报导如下: 一、临床资料 1.性别及年龄:男性5例,女性1例,儿童2例,成人4例。 2.致敏药物:6例均系药物过敏所致,3例由长效磺胺引起,1例由复方氨基比林引起,1例由去痛片引起,1例由克感敏引起。

    1981年02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