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苦豆子总碱的药理研究

    孟富敏;李新芳;杨庆利;居霞筠;张培棪;张克仁;刘绪川;

    <正>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系豆科槐属植物,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鞣质、皂甙、有机酸等。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兰医附属一院药剂科曾用苦豆子总碱制成多种剂型推荐临床试用,据报道除对数种常见病有效外,

    198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人类皮质脊髓纤维在内囊的位置——内囊局限性损伤的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的研究

    严义坪;

    <正> 由Charcot(1883)和Dejerine(1901)提出运动性皮质延髓纤维和皮质脊髓纤维分别位于内囊膝部和内囊后肢的前半部分的观点,已广泛地在神经学和解剖教科书所采用。然而,当时就有人提出位于更为偏后的观点,特别是在60年代前后,一些临床病理

    1983年01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野靛碱对心脏血管作用的研究

    李新芳;杨庆利;丁一上;郑玉莲;沈春霞;张培棪;

    <正> 野靛碱(Cytisine)系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中提得的一种生物碱。熔点154~155℃,分子式为C_(11)H_(14)N_2O,结构式为:

    1983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饮水中钠含量与儿童血压的关系

    袁宝珊;

    <正> 食入的钠量超过生理需要量是产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原始民族,例如,西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人、中太平洋波里尼西亚人、马来西亚Orange Asli人和南非卡拉哈里沙漠地区牧民的血压不随年龄而升高,原因是这些民族摄入的食盐量很低。西方国家的人

    1983年01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

    兰中芬;张荫芝;王荷芬;王俊雅;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我国常见病之一,若伴有肠上皮化生,出现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时,被视为癌前病变。我国胃癌发病率高,甘肃省是胃癌的高发区,故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无癌变的因素甚有必要。癌肿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特别与细胞免疫力低下有关。T细胞主要担负细胞免疫功

    1983年0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硬水和软水烹制食品时食物中无机盐组成的改变

    袁宝珊;

    <正> 近十年来,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饮水硬度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有人认为其原因可能不是由于饮水中钙镁缺乏所致,因为人从饮水中获得的钙镁只占日摄入总量的10—20%。本研究目的是用不同硬度的水烹制食品,以观察食物无机盐组成的改变。烹制用水采自荷兰六个城市的自来水,烹制食品有土豆、胡萝卜、花椰菜(cauliflower)、苣荬菜(endive)。水和食品中的Fe、Mn、Ca、Mg、Na、K、Zn皆用

    1983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维汉教授来院作学术报告

    王荫棠;

    <正> 哈医大副校长、克山病研究所所长于维汉教授于82年11月下旬来甘肃省考察克山病期间,应我院邀请于12月4日下午作了“人口动态和医学科学”及“心肌病”两个专题学术报告。于教授介绍了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日本、美国、意大利等的人口动态;人口爆炸性增长;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构成变化和死亡病因分析等,科学地阐明了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问题;老

    1983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吡喹酮对囊尾蚴糖原和碱性磷酸酶作用的观察

    史大中;刘德山;

    <正> 吡喹酮是1975年问世的广谱、高效、低毒抗蠕虫新药,适用于治疗人和家畜的吸虫及绦虫病,实验动物和临床病例观察证实,对囊虫病有肯定疗效。Thomas首先通过对缩小膜壳绦虫和曼氏血吸虫体外的作用,发现吡喹酮可抑制虫对葡萄糖的摄取,还可促使内源性糖原的释

    1983年01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人类单核细胞上的抗原

    兰中芬;

    <正> 著者用单克隆抗体鉴定出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存在两种抗原,一种是Mo_1,一种是Mo_2。这两种抗原是通过自制的两种1gM单克隆抗体(抗—Mo_1与抗—Mo_2)确定的。单克隆抗体是用NS_1骨髓瘤细胞和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之后的杂交瘤制备的,小鼠是用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过的。然

    1983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食管癌ECa109球体生长的放射自显影观察

    金大年;张培棪;

    <正> 前言为解决实体瘤的治疗问题,目前国外对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球体研究较多。使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标记放射自显影方法对其生长情况、治疗后变化的观察已见报道,有的用球体切片法,有的把球体消化成细胞悬液,涂于载片观察,但缺

    1983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儿童肾小球血管铸型的扫描电镜初步观察

    严义坪;

    <正> 自从Bowman于1842年提出肾小球系由不吻合的毛细血管袢组成球状形态的传统概念以来,不少学者应用各种方法,试图作进一步的证实。近年来,由于血管铸型技术和扫描电镜应用技术的发展,使这种观察更为便利和直观。虽然,这方面的工作已有不少的报道,但终究没能取得统一的认识。本文

    1983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日本秋田县脑血管研究中心学者来访

    王扬宗;

    <正> 继1982年8月甘肃省与日本秋田县,兰州市与秋田市缔结为友好省县和友好市以后,日本秋田县脑血管研究中心院长、副所长杳沢尚之和药局长渡边胜宏,应兰医二院院长韩哲生教授的邀请于1982年10月7日至15日对甘肃省进行了友好访问。

    1983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六例报告

    王克明;李铁钧;赵玉元;何健;陈万忠;

    <正>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并非罕见病,我科自1973.10~1980.1共收治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6例中甲状旁腺腺瘤5例(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6—45岁,病程3—8年)。甲状旁腺增生1例(男性,45岁,病程2年)。有明显高血钙症状者4例,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者3例,颈部可扪及肿块者3例,X线片示普遍性骨

    1983年01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外科手术变动体位时心跳呼吸骤停

    陈世谋;吴慧志;

    <正> 我院胸外科自1977——1981五年内共施行手术396人次,在手术室和术后回病房变动病人体位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者四例,发生率约占胸外科手术的1.0%(4/396)。经及时发现处理,其中三例顺利复苏,一例抢救无效死亡。现将病例介绍如下,并作简要讨论。

    1983年0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炎性乳腺癌开始即用化学免疫疗法的疗效

    覃见效;

    <正> 炎症乳腺癌是一种发展迅速很快致死的癌症。本文报道1975~77收治的15例此类癌患者,年龄29~65(平均53岁),多数患者于乳房出现肿、红、痛等症状后第6~31天(平均19天)就诊,二例分别于42和63天就诊,所有病例均经活检确诊,多为未分化癌,皮肤淋巴管多受累。化学免疫治疗方案

    1983年01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膜后纤维化引起输尿管梗阻三例报告

    吴大兰;刘国栋;白淑芳;何家扬;陈一戎;孙家栋;冯祥和;

    <正> 腹膜后纤维化是一种原因未明胶原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易造成输尿管梗阻而引起肾积水。我科近三年内先后收治3例,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病历摘要例1,女性,40岁,原籍四川,工人,五年来反复发作右腰部酸困不适及右下腹部疼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近一年左下腹部亦出现疼痛。近四个月有尿频、尿痛,

    1983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毛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告

    穆丽萍;赵国瑞;

    <正> 多毛细胞性白血病以往曾有白血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慢性网状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肿瘤性淋巴样网状细胞性白血病等多种名称。近年研究认为本病系一独立的疾病。并认为毛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但也有报道为T—毛细胞者,也有作者认为毛细胞具有单核细胞的某些特点。多毛细胞性白血病

    1983年01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角子宫畸形手术矫正后获足月活产一例报告

    戚俐珠;刘锦煜;

    <正> 我科于1978年9月收治一例严重子宫双角畸形习惯性流产患者,经手术治疗获得足月分娩。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30岁,住院号52053。患者1973年结婚,74年、75年、76年均于妊娠两个半月时流产,77年孕三个月流产。每次均经黄体酮等保胎治疗,但无疗效。在我院

    1983年0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氯胺酮过敏反应一例报告

    朱阿月;周丕钧;田贵祥;

    <正> 氯胺酮是一种新型的非巴比妥类麻醉剂。自1958年问世后,至1974年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它的安全范围较宽,但仍有一定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目前报导较多者为神经精神系统的中毒表现(如幻梦、呓语、狂叫、躁动等),以及恶心、呕吐、呼吸抑

    1983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肾、肾上腺血管内导管术的临床应用

    俞天麟;

    <正> 经肾、肾上腺血管内插管施行各种检诊及治疗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迄今国外文献中报道经血管内导管术诊治肾、肾上腺疾患的方法已有9种之多。见图1、图2。

    1983年01期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瑞典理疗科女医务人员分娩结果(非电离辐射对胎儿有害吗?)

    袁宝珊;

    <正> 近年来,对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妇女怀孕和分娩情况作了广泛地调查研究。在瑞典怀孕妇女中有10—15%于孕期从事这类工作。作者为了研究非电离辐射对胎儿的作用,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原始材料使用1973年元月1日至1978年12月31日2,018名

    1983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当归化学成份及其制剂的研究概况

    李家仁;

    <正>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异名于归(《本经》)。原植物又名薜、山蕲、白蕲(《尔雅》)、文无(崔豹《古今注》)。为多年生草本,一般须培育三年才可采收;秋末挖取根部,除净茎叶、泥土,放在通风处阴干几天,按大小分别扎成小把,用微火熏干。断面黄白色。

    1983年01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魏氏(Westergren)血沉降率测定方法和正常值问题

    赵国瑞;

    <正> 测定血沉的方法有多种,其不同点主要在于血沉管的长度、内径大小、装血量的多少、抗凝剂的种类和浓度、抗凝剂和血的比例,以及观察血沉的时间等。我国各医疗单位多应用魏氏法测定血沉,大学和中专的统一教材亦首选此法,一般检验书也重点介绍魏氏法。但是查阅国内外文献,关于魏氏法的操作方

    1983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母亲和新生儿头发中铅镉的含量(与产次、出生体重及高血压的关系)

    袁宝珊;

    <正> 头发可富集进入身体的重金属。测发中金属元素含量可估计人体过去接触金属的情况,它比血、尿检查更为灵敏;特别是镉留在血中的很少,浓度很低,不适于分析。胎儿头发金属元素含量是反映胎儿环境状况的指标,胎儿环境又是反映环境污染的指标。

    1983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使用补体胶膜的单向扩散补体结合试验法——流感病毒抗体效价的测定

    张新文;

    <正> 为了检查各种病毒的抗体,人们确立了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法及补体结合(CF)试验法。但是,这些方法因为要除去被检血清的抑制剂,所以手续较繁杂,特别是在进行大量体检的免疫学调查中,要花费相当的人力。1975年Schild和Russell等应用单纯扩散法的单向溶血(SRH)试验法测定流感

    1983年0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饮水中钡含量升高与高血压的关系

    袁宝珊;

    <正> 急性钡中毒的主要表现是平滑肌、横纹肌和心肌的刺激作用。给狗静脉注射氯化钡(BaCl_2)0.1毫克分子/公斤,可产生高血压、期外收缩和骨骼肌痉挛。钡与钙的化学和生理特性相近,参加肾上腺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并参与肾上

    1983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抢救

    李民听;

    <正> 作者首先对过敏反应的概念和机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而后就临床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表现多样,轻重程度、损害部位均有差异,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况:

    1983年01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紫癜性肾炎15例临床疗效分析

    <正> 本文报告15例成人紫癜性肾炎均采用中药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其结果,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及死亡各1例。紫癜性肾炎病理为弥漫性小血管无菌性炎症与中医的瘀血阻滞病理类同,故将活血

    1983年0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华医学会普外科学术会议概况

    薛镇西;

    <正> 会议于1982年11月1—7日在无锡召开。来自各省市的正式和列席代表共302人。我省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4人、列席代表3人。会议重点交流了在治疗上有困难的门静脉高压症和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二种常见病多发病。另外,也介绍了外科实验和基本理

    1983年01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学科研论文的格式与写法

    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发现,不少教师、医师和科研人员在论文书写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致使有些论文难以修改和使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翻印了西安医学院学报编辑室《医学科研论文的格式与写法》,供书写论文时参考。

    1983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斑蝥小剂量外用引起中毒一例报告

    李民听;

    <正> 患者李××,21岁,误信外用斑蝥能治白癜风,曾自取斑蝥3只,研细后纳入枣泥中,白酒调敷患处(右耳及右唇)。调敷后,先后出现局部灼痛、头昏、头晕、大汗淋漓、心慌、腹痛、尿闭、肢厥、血压下降、脉细弱等。敷药患处有小水泡丛集,大小不一。

    1983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