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兰州医学院简介

    王扬宗;裴江陵;

    <正> 兰州医学院的前身是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创建于1932年。1937年、1942年先后招收五年制医学专修科3个班,学生27人,毕业两个班,17人。1943年秋,学校改名为西北医学专科学校,校址由萃英门迁到兰州市上西园,专业设置除四年制和六年制医学专业外,还开办了一年制调剂班和法医班。1945年与西北医学院合并,命名为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原专业设置与学制未变。1946年改建为兰州大学医学院,校址仍设在萃英门内,学制由原医学专科改为六年制医学本科,同时接受新疆省选送25名学生为医学先修

    1984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药理学教研室科研工作概况

    张培棪;梁重栋;

    <正> 回顾独立建院以来,我组的科学研究工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要涉及女性生殖系统药理,心血管药理,呼吸系统药理和肿瘤药理等内容。第一阶段(1956~60年),我们首先全面研究了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药理作用,证明藏红花各种提液对兔、犬等子宫

    1984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克山病病理学研究的概况

    王扬宗;

    <正> 克山病是我国重要地方病之一,分布在全国十六个省(区),主要发生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广大农村,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计划生育等都有重要影响。甘肃省于1955年10月~1956年3月在天水地区礼县茨坝和大滩一带突然大发病。

    1984年03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色素沉着症的内分泌表现

    荔志云;张健;

    <正> 作者观察了10例男性血色素沉着症患者的内分泌表现。2例患者最初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余均患有特发性血色素沉着症。10例患者中,4例患有糖尿病,8例有性功能障碍(阳萎和/或性欲减退)。6例睾丸酮的水平异常,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几乎全部低下,但促黄体生

    1984年03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外科科研工作的回顾与前瞻

    韩哲生;

    <正> 我院神经外科于1956年秋开始施行第一例脑肿瘤手术,已经历28个春秋。开始时作为外科的一个专业,未设固定床位。至1959年在第二附属医院与神经内科一起成立脑系科,神外专业设病床20张。19781978年省卫生厅将我院神经外科定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学科,

    1984年03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再来一杯咖啡怎么样?——咖啡和阿片受体

    汪晓立;

    <正> 过去我们都知道咖啡的精神兴奋作用是由于咖啡因。咖啡因通过抑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而增强了遍布细胞内的第二信使 CAMP 中介的各种作用。新近,Boublic 等报告咖啡里含有另

    1984年03期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理学教研室三十年来科研工作的回顾

    张经济;

    <正> 我院生理学教研室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即针刺针麻原理和胃肠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现将其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针刺针麻原理的研究1、针刺对内脏功能影响的研究1956年我们首先研究了针刺坐骨神经对血沉的影响,

    1984年03期 14-1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室免疫学研究工作概况

    王凤连;

    <正> 近年来,本教研室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祖国医药与免疫,以及临床免疫两个方面。一、祖国医药与免疫祖国医学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目前,都对免疫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而我省又是中药生产的重要基地。免防学的飞跃发展不仅在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

    1984年03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脑皮质向感觉神经核投射研究的新进展

    宫敬忠;

    <正> 在中枢神经系统通路学的研究中,大脑皮质向感觉神经核的投射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课题是随着新的研究技术的出现,于本世纪五十年代被提出并逐步开展研究的。现有资料说明,大脑皮质与脑

    1984年03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关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的研究与展望

    刘德山;

    <正> 人兽(畜)共患性疾病(zoonosis)是指“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与感染”。已知有150种以上的疾病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传播,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甘肃省是以林、牧经济为特点,具有较特殊的地理景观,由于以往不合理的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1984年03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细胞间介素1(IL1)和白细胞间介素2(IL2)在人类T克隆形成中的作用

    李萍;

    <正> 测定 T 克隆的形成对研究 T 细胞分化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用 PHA 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研究了 IL_1千日 IL_2对这种活化后的 PBL 形成 T 克隆的作用.实验材料来自健康供血者的PBL。首先制备纯化的T细胞,

    1984年03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利什曼病及白蛉的调查研究概况

    曹和洵;

    <正> 1954年以来,我们同兄弟单位协作,对甘肃省利什曼病及白蛉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主要结果综述于后。黑热病动物储存宿主的调查过去,在中亚细亚、南美及欧洲的调查证明,狼、狐、豪猪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的

    1984年03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衰老的形态学研究 Ⅲ、大脑锥体细胞与小脑浦氏细胞的脂褐素沉积

    侯家骥;刘志勋;

    老年大鼠大脑锥体细胞与小脑浦氏细胞内的脂褐素出现率高于成年大鼠的这两种细胞。但两种细胞的脂褐素沉积百分率和在细胞内的分布形式有明显的年龄性差别。说明脂褐素不仅随年龄而增多,而且其沉积的速度和数量有部位的差异。本文还提示,脂褐素的沉积开始于核上端,然后扩散到整个胞质。此种衰老色素的沉积量与神经元消逝无平行关系。

    1984年03期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子显微镜检查粪便标本的四种制样方法

    景涛;

    <正> 本文介绍四种专用于电镜检查胃肠炎患者粪便中病毒粒子的粪便标本制样方法,即:直接染色技术、假性复制技术、微量溶质浓缩技术和超速离心技术。方法:将标本以10~20%的比例和无菌蒸馏水相混,以每分钟3000转的转速离心半小时,

    1984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肺结核与肺癌的X线鉴别诊断

    郭景岳;宋国玉;王姝顺;魏兴泰;

    近年,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又常被误诊为肺癌。本文报告9例老年人肺结核,最初都被误诊为肺癌。块状阴影在右肺的有5例,3例在左肺,并有一例是右气管旁淋巴结结核。并讨论了老年人肺结核和肺癌在临床、X 线平片、断层摄影、支气管镜检查上的鉴别诊断。

    1984年03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在人血细胞和骨髓细胞培养中,骨髓粘附 OKML+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石晓宏;

    <正> 自然杀伤(NK)细胞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其具有自发溶解一些肿瘤细胞的能力。作者以 K562白血病细胞为靶细胞,研究了人骨髓细胞培养中NK细胞活性的维持与调节。该实验用含10%小牛血清(FCS)的RPMI—1640培养液,

    1984年03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吻合血管的长骨膜腓骨移植——附七例报告

    张祥生;沙鹏图;朱秋泉;勾萍;李军;陈建宁;

    我院从1979年5月至1983年元月对7例长骨缺损性骨不连的病人,采用了吻合血管的长骨膜腓骨移植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此种手术方法,既有活骨移植的优点,又有活骨膜移植的长处,不增加手术的复杂性。作者观察到:细小的腓骨移植到缺损的胫骨上,由于生物力学的作用,移植骨可以适应性增粗。当四肢骨缺损在4厘米以上时,腓骨是较好的移植材料。尽管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成活率高,但仍应合理掌握此种手术的适应症。

    1984年03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黧豆慢性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孟富敏;孙以方;居霞筠;党月兰;梁重栋;张培棪;

    甘肃省某些地区曾因食入大量山黧豆而发生中毒病例。为寻找去毒方法,本实验将山黧和水浸后去滤液的山黧豆做成各种饮食,采用自然摄食法,喂养大白鼠35只,犬12只,仔猪2头,连续观察10个月。与普食组对照。结果,各实验组动物的生长发育、肝、肾功能、血象、神经系统及内脏器官的显微检查,均未见明显差异。

    1984年03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内膜心肌活检术

    邝耀中;王永铭;

    <正> 历史1953年 Casten 最早用穿刺针在非麻醉犬进行心肌活检获得成功。1956年 Sut-ton 开始在人体穿剌心室采取活体标本,但此种通过局限性开胸,用 Menghini 穿刺针采取心肌组织的方法,具有创伤性,具可引起肺脏创伤、

    1984年03期 59-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份输血的进展

    刘宝庆;

    <正> 成份输血的概念正确使用血是很重要的问题。一种是不考虑病人的情况一律用全血。另一种是根据病人情况输用血液某种成份,即所谓成份输血。以往对于成份输血的概念在不国家、地区不同人解释也不同。1974年欧洲卫生委员会规定:成份输血是指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能获取制剂,

    1984年03期 62-6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刚烷类药物及其发展

    詹培恩;程东亮;

    <正> 金刚烷具有与乌洛托品相似的立体结构,它是属于一类高度对称的笼状化合物,它的基本碳素骨架是相当于天然金刚石晶格的一个基本单位,故命名为金刚烷。目前在脂环化学的领域里,金刚烷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显得十分活跃,发展迅速,无论是从有机合成、

    1984年03期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胃肠道激素的现代概念

    陈文元;

    <正> 1902年英国著名生理学家 Bayliss 和Starling 从十二指肠粘膜发现了促胰液素(Secretin),在医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激素(hormone)这个新概念,用以描述体液性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所以,激素最早就是从胃肠道粘膜中发现的。

    1984年03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腹取出胃内异物19例报告

    赵玉元;王克明;薛镇西;李铁钧;

    <正> 我院从1961年8月至1982年12月经腹取出胃内异物19例计29件,现予报告;本组19例,男15、女6,男,女=2.16:1,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54岁。单纯胃壁切开取异物13例,同时进行胃大部分切除2例,胃再次切除并胃切开取石1例,

    1984年03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高树枫;

    <正> 我组自1974年至1978年共收治由外院及本院放射治疗后的直肠炎患者26例。这些病人的年龄都在40~60岁之间,均属晚期宫颈癌,她们所接受的放射源:腔内放疗用镭、钴~(60)及铯~(137)。剂量在7000~9000毫克/小时。外照射用钻6O、深部X线剂量4500~5500拉德左右。

    1984年03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化结膏外敷治疗肌注后硬结疗效观察

    张晓云;

    <正> 化结膏是我科近三年来选用四味中草药,采取局部外敷的方法,专治肌肉注射后形成的硬结,外敷该膏,有明显的散结化淤效果,对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硬结尤佳,笔者自80—83年共治愈157例(其中治愈46例,好转减轻111例),疗效较为满意,初步小结如下:

    1984年03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地区成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

    张竹茵;朱德平;杨志忠;

    <正> 应用放射免疫(Radio—ImmunoAssay。R1A)分析技术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_3、T_4),是目前国内外诊断甲状腺疾病体外试验最灵敏的方法。国内有关我省及兰州地区正常成人血清 T_3、T_4的数值,目前尚无正式报道。为此,我们仅结果分析:我院测定的100例

    1984年03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引产胎膜残留处理方法的探讨

    王淑慧;戚俐珠;

    <正> 目前,国内多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中期妊娠引产。临床实践证明该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感染率低。但该法胎膜残留率较高,为其主要缺点。我科过去对胎膜残留者于产后三天常规清宫,但清宫时发现宫腔内刮出的组织极少,刮出物经病理证实为变性坏死的蜕膜。

    1984年03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医学院64届学友学术工作座谈会在兰召开

    刘子义;张恩光;朱锦瑜;

    <正> 兰医64届学友学术、工作座谈会于84年8月12日至15日在兰召开。省人大刘海声副主任、卫生厅李彦厅长、李延青副厅长、兰医王扬宗院长、赵明祥副书记、中华医学会甘肃省分会葛立信和刘履坦副秘书长,附属一院和二院领导等出席了会议。李彦厅长致开幕词,李延青副厅长致闭幕词,王扬宗院长、赵明祥副书记讲了话,王扬宗院长作了

    1984年03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恶性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韩书恩;

    <正> 恶性神经鞘瘤临床很少见,我院于1970年5月~1979年4月9年中,术后经病理检验证明的神经鞘瘤32例,其中发生在男性者19例,女性13例,男与女之比为1.46:1,多发性1例,恶性者1例。现将1例亚性神经鞘瘤报告如下:患者高

    1984年03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管性半侧舞蹈病二例报告

    张文科;张训初;

    <正> 血管性半侧舞蹈病,为一种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疾病,少见,现作二例报道。例1:王玉珍,女,60岁。半月前精神受剌激后,突然头晕,舌根发硬,说话不清,右侧上下肢不自主乱动,行走时右下肢发软。于83年6月2日以偏侧舞蹈症收住院。

    1984年03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讨论

    编者按:为了活跃学习空气,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在大学生园地专栏内举办病例讨论,欢迎投稿,参加讨论。

    1984年03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病例八的讨论和分析

    <正> (病历介绍见本刊1984年第二期第101页,此处不重复)食欲丧失,嗜睡,肥胖,便秘,脉搏缓慢,毛发干燥稀疏,以及面色苍白皆为粘液水肿的特征,其原因是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对这个病人具有特殊生理意义的是其所患的继发症,

    1984年03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病例讨论——例九

    <正> 某日凌晨,在游泳池浅水区端(水深约3尺)警察发现一大学生尸体。死者头部靠近一条花园浇花用的胶皮管的末端,管长6尺,直径1寸;胶管的另一端绑在在游泳池池边的梯子上,胶管末端在水而上,距水面约有几寸高。

    1984年03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病例讨论——例十

    <正> 患者,男性,24岁,退役军人。入伍后不久因患肺结核而退役,现已医治三年。在治疗期间 X 线检查发现全肺野弥漫性浸润性肺损害。于疾病活动期并发胸膜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如下:支气管肺量检查(bornchospirometry)结果表明,

    1984年03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