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墓头回、金耳及贞芪扶正冲剂对小白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王荫棠;潘兴斌;刘昕;燕玉霞;药学系;李淑玉;詹培恩;荣福雄;

    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批实验,观察中草药墓头回、金耳及贞芪扶正冲剂对102只昆明种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这三种药物对小白鼠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数(尤其是点状颗粒型淋巴细胞)、Ea玫瑰花环形成百分率,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进作用,本文对其作用机理做了初步讨论。

    1989年02期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镧氨羧络合物抑瘤作用的探讨

    付萍;张培棪;梁重栋;陈淑英;刘展良;

    本文观察了几种镧氨羧络合物对小鼠S_(180)和艾氏腹水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发现,DCTA-La和I—LaDCTA对小鼠S_(180)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54.8—64.4%(P<0.05,P<0.01)和44.5—51.1%(P<0.05)。提示[LaDCTA]-是一个有效的抗癌结构。但艾氏腹水癌对DCTA-La和I-LaDCTA不敏感(生命延长率<75%)。给小鼠腹腔注药一次,观察一周,各药LD_(50)如下:DCTA—La335.9±32.6mg/kg;NTA—La556.6±55.5mg/kg,I—LaDCTA61.5±7.8mg/kg,I—LaEDTA72.4±9.3mg/kg,I—La-NTA37.7±5.8mg/kg。

    1989年02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藏药曼庆原植物的初步研究

    胡兆勇;赵汝能;

    作者对藏药曼庆原植物进行了调查鉴定,认为曼庆一药的原植物确非一种,而是包含多种。现初步确定有7种4变种,均隶属于毛茛科、乌头属,以短柄乌头系植物为主。

    1989年02期 70-7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养血生发胶囊微量元素的测定

    赵仲礼;吴雯卿;杨淑兰;张德乾;刘维莲;

    <正> 养血生发胶囊是目前治疗脱发常用的中成药之一,其药物组成为:熟地黄、天麻、何首乌、当归、川芎、木瓜。功效为:养血补肾,祛风生发。为进一步探讨其功效实质,我们对河北省沧州地区中药厂和天津第五中药厂生产的养血生发胶囊进行了铜、铁、锌、锰、镁五种微量元素的测定。

    1989年02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异常心电图患者的麻醉处理(附309例分析)

    马丽华;马永丰;张荣英;

    <正> 本文简要分析讨论我院1984.1—1986.12三年期间术前检查示心电图异常患者309例的麻醉处理。异常心电图种类与性别、年龄的关系(见表1)。麻醉方法及手术种类(见表2)。手术时间:1小时以内8例。 1—2小时31例,2—3小时109例, 3—4小时84例,4—5小时38例, 5—6小时29例,6—7小时10例, 共计309例。术前准备及治疗:异常心电图伴高血压经用药

    1989年02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妇产科危重失血性休克手术抢救的麻醉处理(附32例报告)

    杨观清;

    <正> 我院1985.1—87.12。因妇产科严重失血性休克施行手术抢救32例,无一例死亡,现就麻醉有关事项讨论如下: 一般资料:年龄22—34岁妊娠妇女。三年中,急诊前置胎盘手术19例,其中严重失血性休克手术抢救6例。宫外孕破裂急诊手术54例,其中严重出血性休克手术抢救17例,刮宫术后子宫大出血手术抢救3例,产后胎盘滞留大出血手术抢救4例,产

    1989年02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乙肝病毒感染者尿中检出HBV-DNA的报告

    张国华;孔艳;宋晓玲;沈春风;

    <正>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尿液传播的可能性,我们采用HBV基因探针技术检测了48例HBV感染者的尿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被检者均系我科住院乙肝病人,血清HBsAg全部阳性。收集晨起尿液50ml于无菌小瓶中,并经临检尿常规及尿隐血试验阴性者。同时采集10例健康人尿液作对照。受检者及健康对照均同时采静脉血检测HBV-DNA。

    1989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地区近年来292例伤寒临床分析

    马怀亮;郭长劳;邵沂;刘萍;马涛;赵志清;

    <正> 近年伤寒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不少学者认为临床症状有所轻化。为了了解兰州地区伤寒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及药物疗效,现将我院及市二院传染科80.1—87.12收治的292例伤寒(不含副伤寒)做一简要分析。一、年龄与性别本组病例男170例,女122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23.7岁。在1

    1989年02期 80-8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手术方法胆道置管引流16例体会

    朱有全;何登瀛;

    <正> 非手术方法胆道置管引流是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胆道置管引流能缓解症状,改善周身情况,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可取得较长时期的姑息治疗效果。1974年Molnor首先报道11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1977年皖医急腹症室直接穿刺肿大的胆囊置管引流,我们于1982年

    1989年02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原因与防治

    陈克勤;张代成;

    <正> 医源性胆道损伤90%以上为胆囊切除术引起。近年国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是值得警惕和重视的问题,因为胆道损伤给病人带来了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本文从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部位、损伤后的诊治,尤其如何预防胆管损伤方面讨论如下。

    1989年02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普查及治疗

    卢玢如;张苓芝;戴淑芳;白彩霞;马立慎;郭惠兰;刘彩兰;吴兰英;何世坤;高为民;童华;田蔓男;刘长明;

    <正> 为了使儿童在视觉发育关键时期,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和斜视,防止眼睛致残。我科于1985年及1988年先后两次对兰州市三所幼儿园中3~6岁1266名儿童进行视力、眼位、立体视觉及屈光状态检查。方法 (1)视力:用国际标准视力表,3~4岁儿童用儿童视力表。 (2)眼位:用角膜映光法做33cm及6M距

    1989年02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腔管插管及其通气效果的实验分析

    张卫泽;王永铭;邝耀中;杨成悌;刘尚武;

    <正> 应用各种辅助设备维持通气功能是心肺复苏的主要环节。传统的气管内插管(ET)自1968年使用至今,一直被认为是一良好的通气方法。但插管需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未经培训的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常难以快速插入。口对口呼吸虽是最迅速的通气方法,但其提高血氧分压有限,难以持久。

    1989年02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畸胎瘤64例临床分析

    赵玉元;贾宝全;李世雄;李铁钧;

    <正> 畸胎瘤(Teratoma)是婴幼儿常见的肿瘤之一,成人亦非罕见。现报告我院1932,3~1987,7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畸胎瘤64例,并进行分析。一般资料本组64例,其中男6例(9.3%),女58(90.62%),男:女≈1:9.67。年龄最小3月,最大60岁,平均18.7岁,其中10岁以下6例(9.38%)、11~20岁23例(35.94%),21~30岁17例(26.56%),31~40岁14例(21.88%),41~

    1989年02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1例急性苯胺中毒临床分析

    冯三畏;

    <正> 本文报告我院历年来收治的急性苯胺中毒31例,均系由于生产过程中防护不当所致。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28例,女3例;年龄18~50岁。接触苯胺的基本情况:该厂苯胺工段为一般建筑用房,手工操作,仅有自然通风,无防毒设备;生产不正常或检修时,苯胺浓度高达15~42.5mg/m~3,而且常常有跑料及物料直接喷在身上的情况,这是引起急性中毒的重要原因。

    1989年02期 92-9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悬锁卡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法的改进

    徐济郢;

    <正> 悬锁卡可摘局部义齿,1960年由Simmon提出,近年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关于制作方法,国内仅见少量报道。悬锁卡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架部分用硬质钴铬合金铸造。包括以下部分: 1.铸造唇杆:一端以铰链形式与支架网状结构相连,另一端通过扣锁形式与支架网状结构相连。 2.固位指:附着在唇扦上的Ⅰ型固位杆,与余

    1989年02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旋转复位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37例

    狄建新;

    <正> 旋转复位法是根据冯天有所介绍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不同于传统的中医按摩疗法,又不是西医的整骨疗法;笔者参照冯该疗法,在近年来共收治37例病人,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一般资料男17例,女2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的59岁。解放军、护士各1,学生、教师各2例,干部6例,工人25例。均属腰椎偏歪。第2腰

    1989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核性脑膜炎107例临床分析

    熊毅;李静辉;

    <正> 1975年元月至1985年11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112例,现将资料完整的107例分析报道如下。一、诊断标准 1.有结核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有密切的结核接触史或颅外其它部位结核灶。 2.全部病例经过一次以上脑脊液检查,符合结

    1989年02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贫血并发精神障碍三例

    韦好儒;

    <正> 近年来精神症状首诊于我科三例盆血病人,就其临床症状及病程转归讨论如下。例1 某女,44岁,无诱因出现易怒、多疑,怀疑同事及领导害自己。伴有失眠、哭闹、自言自语,毁物40天于1985,2,4以“反应性精神病”入院。食欲差,腹泻半年,无阳性家族史。体查:营养差,面色及跟睑苍白,意识欠清,

    1989年02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横结肠结核误诊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李国祯;严祥;

    <正> 男,32岁,以腹痛、腹胀、腹泻七月余于1985,2,18入院。腹泻每日4~5次,为黄色水样便,伴有腹部隐痛,腹泻后疼痛减轻,粪便多次镜检正常,曾在当地医院以慢性结肠炎而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同时出现不规则低热,以午后为著,无盗汗,但有鸡鸣痢,粪便培养3次无细菌生长,全消化道钡透回盲部增殖性结核,血沉30mm/h,经抗

    1989年02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分泌型骨髓瘤误诊为肾肿瘤一例

    张玉芳;梅家琦;

    <正>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因临床表现多样化,起病隐袭等而易于误诊。我院于1987年5月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魏某,男,63岁,因右侧腰部困疼三月,伴血尿一周。在我院B超示:“右肾上极有占位性病变”,故以“肾肿瘤”于1987,1,6收住泌尿外科。再未见出血征象,但贫血进行性加重。对症治

    1989年02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一例

    林丽星;丁有荣;

    <正>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为少见病,现报道一例如下: 陈某,男,2.5岁。因进行性面色苍白、乏力二十余天伴腹痛、黑便于1988,6,21以上消化道出血首次入院。在院外查Hb3g,输血后查Hb8.5g,胸透及钡透提示右肺肺炎及胃炎。经抗炎、止血、输血等治疗,两周后Hb上升到11·5g后出院。而后口服硫酸亚铁,五天后患儿再次出现上述

    1989年02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urtscher氏病一例

    张兴儒;

    <正> 远距离外伤引起的Purtscher氏视网膜改变首先由Purtscher(1910)描述,故名Purtscher氏病。亦名远距离外伤性血管性视网膜病。是由于头部突然受震荡,或躯干受到突然重力挤压,或于身体不同部位的骨折后,部分患者单眼或双眼出现视力障碍,伴随眼底出现白色渗出物和出血、水肿之病变。本病很少见,我科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1989年02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陈仪会;

    <正> 真菌感染是临床各科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由于临床上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甾体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及心脏、脑部等大手术的开展,都可能引起继发性真菌感染,导致真菌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根据被感染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二大类:(1)主要侵犯表皮角质层、毛发和指(趾)甲板的真菌,称为浅层真菌,由它们感染的疾病称

    1989年02期 101-10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丹参对缺血性心脏病保护作用的病理学研究

    徐小红;王扬宗;

    <正> 近年来,中药丹参因对缺血性心脏病有显著疗效而引起人们重视。学者们也积极地对该药进行实验研究,试图找到更有力的依据以证实它是否为一种理想的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中药丹参(Salvia milt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到目前为止,我国和日本化学家已从丹参中分离出20余种成份,并确定了其化学结构。传统的中医认为,丹参

    1989年02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肺栓塞的诊断

    薛保善;

    <正> 肺栓塞的严重性在于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据估计,在美国每年发生肺栓塞60万例,直接死于本病者有10万例。另外,由本病促成死亡者有10万例。根据尸检研究估计,40~70%肺栓塞患者死前未能作出诊断。经正确诊断和治疗的患者死亡率约为8%,未作出诊断的死亡率高达30%。足量肝素钠抗凝或血栓溶解是对肺栓塞的有效疗法。抗凝治疗的患者中有10—15%并发大出血,老年患者死亡

    1989年02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防治研究

    刘铭锐;李文竹;李增银;邱莹;张选奋;赖穆惠;

    <正>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病因复杂,除有瘙痒外,常伴抓伤及血痂;部分患者有失眠、心慌等症状。治疗方法多不理想,我们的病例,有的单用过西药或中药,均未起到疗效。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我们根据中医“气行则血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观点,

    1989年02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脾结核一例报告

    刘宗明;

    <正> 患女,31岁,工人。因左上腹拳头击伤6天于1988,3,2入院。患者入院前6天因家庭纠纷被其夫用拳头击伤左上腹,伤后左上腹持续性疼痛,尚能忍受。入院前5小时突然剧烈左上腹疼痛,随即波及全腹,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四肢厥冷,门诊以“脾破裂”收住院。1983年曾患结核性胸膜炎住某院,经抗结核治疗3个月痊愈出院。

    1989年02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