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脑室注射五肽胃泌素对胃肠道电活动的影响

    刘光顺;张经济;

    沿狗胃窦和小肠浆膜面埋植6对Ag-Agcl双极记录电极,侧脑室埋植不锈钢套管。观察侧脑室注射微量五肽胃泌素(G_5)对胃肠道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提示:侧脑室注射G_5可使中枢神经内对胃泌素敏感的神经元功能改变,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消化间期综合肌电的活动,尤以胃肠道近端的改变较为明显。静脉注射G_5还可以引起胃窦和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的慢波电频率增加,但振幅降低。

    1992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核团体积与神经元数量的年龄性变化

    薛庆善;侯家骥;

    通过光镜形态测量方法比较研究了青年组、成年组及老年组大鼠视交叉上核核团体积与神经元数量的年龄性改变,结果发现:(1)伴随年龄的增加,视交叉上核的核团体积缩小,成年组相对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由成年组到老年组,核团体积没有显著性改变,(2)神经元数量在所研究的年龄区间内表现出进行性下降,但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提示,视交叉上核是比较稳定的神经元群,不易发生类似神经元消逝的重大衰老变化。

    1992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尿激酶冲击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

    高瑜明;顾文卿;孔淑芳;张义江;

    <正> 我院自1990.2~1991.9对10例AMI患者进行了经静脉大剂量尿激酶冲击疗法,并与同时期12例常规疗法的患者进行对照。溶栓组10例,均为男性。平均52.1岁。冠心病9例,风心病1例。前壁4例。下壁3例,下壁+右室梗塞2例,下壁+正后壁1例。并发心律失常4例,心衰7例,心源性休克3例。对照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平均59.2岁。前壁6例,下壁5例,下壁+高侧壁1例。并发心律失常8例,心衰5例,死亡1例。入院后诊断一经明确,即给尿激酶120~190u~在15~30分内静脉滴入。AMI发病至用药时间平均2.3小时。用时给吸氧镇痛,丹参、低分子右旋醣酐、极化液静滴。阿斯匹林,潘生丁口服。用药过程中连续心电监护。用药前后检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

    1992年0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鼠皮质——蓝斑一脊髓通路的溃变、HRP电镜法研究

    郗瑞生;王述魁;

    外科手术破坏大鼠大脑皮质,同时将HRP注入颈髓,电镜观察到蓝斑核内含有许多密集的圆形无颗粒小泡的变性轴突终末,它们主要与中等大小或大的树突形成突触,其中一些树突被HRP逆行标记,从而用超微观察证实了皮质—蓝斑—脊髓通路的存在。

    1992年0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先天巨痣的临床、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于甫;卢戈;喇杰廉;

    对一背心加领样先天巨痣进行了临床、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表皮中含黑素细胞及黑素颗粒增多。真皮中载黑素细胞具基膜,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载黑素颗粒,这些颗粒继而聚成载黑素复合体。含黑素颗粒及复合体的角质形成细胞、含载黑素颗粒及复合体的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雪旺细胞、神经束膜细胞及神经轴索等可统称为含黑素细胞。痣细胞团可沿真皮神经分布达皮下。痣细胞与含小泡的神经轴突膨大及肥大细胞相接触。本文对以上结构进行了讨论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992年01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消炎痛致精神病一例

    常继乐;徐辉;

    <正> 消炎痛临床用途越来越广,其胃肠副作用临床较为常见,由其引起精神病临床少见,笔者遇一例,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某女,40岁,以“尿痛伴血尿一周”收住。既往有肾炎史,无精神病史及家族史。入院查:P76次/分,BP18/12kPa,神志清,精神好,双侧脊肋角压痛,双侧肾区叩痛,双下肢浮肿(+),尿蛋白(++),红细胞(++),按肾炎治疗两周后尿蛋白(++),加用消炎痛50mg,一目三次,第一次服4小时后出现胡言乱语、答非所问,幻视、幻听、定向力及计算力明显障碍,考虑消炎痛所致。仅停用消炎痛未给特殊处理,观察一天恢复如常。

    1992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恶性肿瘤患者与荷瘤小鼠红细胞中CuZnSoD活性的研究

    韩跃武;李亢宗;

    本文研究了正常成年人、肺癌、食道癌、宫颈癌、乳腺癌、鼻咽癌及恶性淋巴瘤患者红细胞CuZnSOD的活性;观察了小鼠移植性肝癌、Ehrlich腹水癌和7712白血病不同发展时期红细胞中CuZn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肿瘤患者红细胞中CuZnSOD活性要比正常人明显低;荷瘤小鼠红细胞中CuZnSOD活性也降低,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SOD的活性更加明显地下降。

    1992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中森形成走行变异一例

    候一平;郗瑞生;宋焱峰;

    <正> 在局部解剖教学的100例尸解中,发现约15岁女尸的左正中神经形成和走行发生变异。正中神经由内侧束发出的内侧根(粗约1.2mm)和外侧束发出的三个支组成;在左侧腋动脉第三段处内侧根和第1支会合;在第1支远侧15mm处第2支(0.5mm)加入后形成正中神经主干(粗3mm);在第2支起点远侧4cm处发出第3支(粗2mm)。此支和肌皮神经分开后沿肱动脉外侧走行,在旋前圆肌上缘处汇入主干。正中神经主干先位于肱动脉外侧,在下降途中经肱动脉前面逐渐转至其内侧。

    1992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些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魏晴霞;杨林西;雷道鑫;王铁丹;肖应庆;

    本文采用改进的氏紫外吸收法,测定了兰州地区健康成年人187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88例)血浆中分子物质的含量,其平均值与标准差为224±24u/dl,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样条件下测定食管癌15例,胃癌15例,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均低于正常值,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测定血浆中分子物质,对食管癌,胃癌患者病情的判断,疗效估价,以及复发转移,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992年01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小鼠急性死亡率法测定4-苯基丁酮-2的表观药动学参数

    党月兰;张玉琳;李淑玉;

    本文采用小鼠急性死亡率法。测定了4-苯基丁酮-2的药动学参数。ip4-苯基丁酮-2在小鼠体内的经时过程为二房室开放模型。用最小二乘法和残余量法求得α、β、A、B四项表观动力学参数分别为1.809h~(-1),0.126h~(-1),507mg/kg(125.9%)和228mg/kg(56.7%)。按药动学公式分别求得分布相表观半寿期(t_(1/2))和消除相表现半寿期为(t 1/2β0.38h和5.50h;表观转运速率常数k_(12)、k_(21)、k_(10)分别为0.935h~(-1),0.648h~(-1)和0.352h~(-1);观表观曲线下面积(AVC)为2090mg.h/kg;表观清除率是0.19kg/kg;;表观分布容积v、v_c、v_p分别是1.530kg/kg、0.548kg/kg、0.982kg/kg。

    1992年0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大戟属传统中药资源

    赵志礼;赵汝能;

    报道了大戟属传统中药在甘肃省内的种类、生境以及分布等。

    1992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肃商品黄连的薄层扫描鉴定

    周印锁;钟心;赵淑霞;苏怡兵;李兆林;

    本文对几种商品黄连进行了薄层定性比较,并用岛津CS-91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测定小檗含量,找出真正具有药用价值的药材,对于去伪存真,澄清混乱,保证临床安全用药,控制药材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1992年01期 31-3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及CFU-F生成的影响

    李兴玉;候相麟;魏虎来;赵怀顺;

    观察了人胎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对6例白血病患者骨髓原代白血病细胞存活程度及CFU-F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对原代白血病细胞具有杀伤作用(p<0.002—0.001)。同时发现基质细胞上清液还能促进CFU-F的形成(p<0.01-0.001)。本文还对上述变化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1992年0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祖细胞的培养及分析

    魏虎来;卯新民;马兰芳;姚小健;

    本文根据Moriyama建立的PHA—LCM液相—半固相二步法培养体系,观察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祖细胞(AML-CFU)的生长,并通过比较AML-CFU对PHA-LCM的依赖性,分析了AML-CFU的异质性。

    1992年0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矿改变的研究

    夏亚一;冯守诚;王轶;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上常见病患,在疾病早期就有与受累关节相邻部位骨质丧失,而妇女尤为明显。妇女一生受到分娩、哺乳及绝经影响,加之RA疾病,这更加剧了骨矿丢失。本文对31例诊断为RA妇女进行了骨皮质厚度,骨矿含量测定;按年龄不同分成三组。选择3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做对照。测定结果表明,各年龄组之间骨皮质BC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骨矿含量,骨质BC1在31~40岁及51~60岁组与相应对照组有差异(P<0.01,0.05,0.001),骨矿含量与病程,年龄之间呈负相关性。这说明RA确能影响骨矿物质含量及骨皮质厚度。这些作用亦许是通过改变VitD代谢而间接的发挥作用。

    1992年01期 38-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12例临床分析

    宁淑敏;朱培芝;关梅璋;

    本文报告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12例,分析并讨论了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表明左室泵血功能减退,射血分数(EF)降低;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短轴缩短率(△D%)减低;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及舒张末期容量(EDV)均增加。

    1992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牙列拥挤与牙冠宽度比例关系的探讨

    张培良;曾琳;王毅;

    作者对158例牙列拥挤患者的牙冠宽度进行了测量,得出Angle各类错(牙合)的比例数值,并对不同性别的错(牙合)牙冠宽度比例及正常(牙合)和错(牙合)牙冠宽度比例作了统计学分析。本文结合典型病例对下述问题进行了讨论:①牙冠宽度比例失调与牙量骨量不调的临床判断;②牙冠宽度比例失调在病因学中的位置:③简化临床诊断的方法;④尚待研究的问题。

    1992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013例住院病人死亡时间分析

    赵宝钰;李巧荣;林春华;赵玲;徐小娥;

    用圆形统计法对1013例住院病人的死亡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一年中死亡高峰月为每年三月;一月中死亡高峰日为每月上旬;一日中无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的死亡高峰时。

    1992年01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IRMA测定血清特异性IgE抗体的临床价值

    刘纯;杨志忠;李梅莉;朱德平;张茜;

    <正> 免疫放射测定法(Immunoradiometric assay,IRMA)是在放射免疫分析原理基础上应用放射性碘标记抗体的一种测定技术。由于这种方法的优点较多,故被应用于多种激素和蛋白质及其它微量物质的测定。我们应用IRMA测定了过敏性疾病、非过敏性疾病及正常人(对照组)共141例的血清IgE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仪器:采用西安262厂FJ——2008型自动γ免疫计数器。

    1992年01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绝经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

    高英敏;戚俐珠;

    <正> 绝经后出血临床上并不少见,如何正确对待本症,做到正确诊断,正确处理甚为必要。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收集了我院1986·6~1990·7,4年间在我科以绝经后出血120例住院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0例均为自然绝经一年以上阴道流血。经诊断性刮宫,宫颈及阴道组织活检以及手术切除组织标本病理检查。诊断明确。一、年龄:年龄45~84岁,≥50岁者106例(88.33%)。≤49岁以下者14例(11.67%),平均绝经年龄49.6岁。

    1992年01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18例人流术后月经复潮情况的观察

    郭夫心;

    <正> 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复潮情况是计划生育工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为了解人流术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门诊早妊需终止妊娠的118例妇女进行登记,记录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的时间及经量,并进行下列简要的分析。对象和方法健康的早妊妇女118例,孕期为30~90天,无明显急性传染病,无体温升高及急性生殖系统炎症,且因各种原因需终止妊娠者。年龄在20~46岁,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26~30岁占62.7%。

    1992年0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根治术74例的经验和体会

    刘中奎;刘录庆;陈文元;王军贤;米登海;

    <正> 我科1984~1988年共收治胃癌327例,其中根治性手术74例,占病例总数的22.63%,手术例的31.09%,手术切除例的41%。现将本组胃癌根治术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就合理选择根治术式,提高术后生存率进行初步讨论。临床资料本组74例中,男50例,5女24例,年龄在27~67岁之间,其中40岁以上者56例,占75.7%。本组失访3例按死亡计算外均随访5年,随访率95.9%,存活3年以上者28例,三年生存率为37.84%,存活五年以上者18例,五年生存率为24.32%。TNM分期与生存率:Ⅰ期7例,Ⅱ

    1992年0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儿复套型肠套叠并肠坏死17例临床分析

    沈阳;陈晓;李旭东;

    <正> 肠套叠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但有关复套型肠套叠的临床论述并不多,我院自1983年以来共收治复套型肠套叠并肠坏死17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性11例,女性6例,2—6月4例,7—12月8例,12—18月3例,2岁1例,9岁1列。二、就诊时间与确诊时间,3天9例,3天2例,5天3例,5天以上3例。三、症状与体征

    1992年01期 5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13例临床分析

    赵玉元;王克明;

    <正> 我院从1973.10~1988.2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下称甲旁亢)13例,全部获防,疗效满意,现予报告并进行讨论: 一般资料本组13例,其中男8例(61.54%),女5例(38.46%),男:女=1.6:1。年龄20~49岁,平均32岁,其中20岁1例(7.69%)21岁~30岁7例(53.85%),31~40岁2例(15.38%),41岁~49岁3例(23.08%)。20~40岁为高发年龄(76.92%)。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8年平均32.9个月。

    1992年01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蕈样肉芽肿一例

    赵锦敏;武三卯;白瑛;

    <正> 患者本某,男性,53岁,蒙族,1985年起于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上附不易脱落的鳞屑、稍痒,患者当时未加注意,皮疹逐渐发展,二年后几乎遍及全身,并在左耳后、口周出现蚕豆大小的红色结节、压痛,经当地医院病理诊断为“蕈样霉菌病”,经一个月治疗,好转出院,一年后皮损发展结节增大破溃,且在鼻背、四肢及躯干原有红斑上出现肥厚、浸润、伴有结节多个。

    1992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54例病毒性乙型肝炎死亡原因分析

    高评;

    <正> 病毒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为我国常见病发病之一,鉴于病毒性肝炎急性期预后大多良好,仅1—2%可发展为肝硬化,其中极少数可能演变为肝癌。本文旨在通过54例乙肝死因分析,进一步提高对本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认识。材料和方法一、1984~1989我科共收住病毒性乙肝患者1142例,全部病例均按1984年(南宁)全国肝炎会议标准确诊,共死亡5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80岁,乙肝病史最短5天,最长20年,从住院到死亡最短5小时,最长172天,平均54天死亡病例中干部21例,知识分子12例,工人11例,农民4例,家务3例,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各1例。

    1992年01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膀胱内灌注BCG治疗膀胱癌的严重并发症(附4例报告)

    陈修诚;徐耀庭;丁明堂;白进良;马鹏程;

    <正> BCG膀胱内灌注治疗膀胱癌具有肯定的疗效,已为大家所公认。但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较为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也相继增多。因此,有理由引起我们的警惕与重视。我院自1985年以来,用BCG膀胱内灌注防治膀胱癌36例,有4例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BCG血循播散,2例膀胱大出血(有1例同时合并左侧附睾炎),1例尿道周围BCG肉芽肿。现报告并讨论如下: 病例简介 (例1)男,57岁。于1989年11月,因膀胱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一周开始膀胱内灌注BCG,用60mg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经细导尿管注入膀胱。灌注后1小时,患者出现寒颤高热,体温达40.

    1992年0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化学烧伤133例临床分析

    陈长清;

    <正> 我院1983年7月~1990年12月,7年中共收治各种原因化学烧伤133例,占同期烧伤住院总数的10%,国内文献报道为5.33~36.7%,现分析如下: 一、性别男100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3: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这与男性从事化学药品的工种较多有关。

    1992年01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压正常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一例

    朱秀贞;宁英远;崔裕祥;田林红;马世旦;

    <正> 近年来随着放射免疫,导管技术的提高及CT在临床上的应用,原发性醛因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的诊断日益增多,已不是罕见疾病,而血压正常型原醛仍属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49岁。于入院前三个月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头晕,食欲不振,四肢软弱无力,且伴夜尿增多,无尿血及膀胱刺激症,在外院查“血钾低”,于1989年6月26日以“低血钾原因待查”入

    1992年01期 6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精神障碍11例

    陈林庆;王俭勤;王轶;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多系统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精神障碍者占25~60%,现将我院近5年来收住的11例SLE伴发精神障碍者分析报道如下: 资料分析一般情况,11例SLE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所制定的标准[2].男1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0.1:1,发病年龄19~30岁者7例,占63%,31~39岁者2例,占18.2%,40岁以上者2例,占18.2%,年龄最小19岁,最大44岁,平均26.5+11.5岁。从SLE发病到出现精神症状的时间:3~6月2例,占18.2%。7~12月3例,占27.3%。1~2年者2例,占18.2%。3~5年3例,占27.3%。10年以上者1例,占9.1%。平均3.6年,以发病2年之内居多,占63.6%。

    1992年01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诊断

    梁德胜;薛立民;李映芳;樊再平;陈庆和;柯红;康晓东;边军;

    本文报告CT证实的60例小量脑出血,临床表现和典型脑出血不同,特点是:①活动中发病,②起病时血压突然增高。③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轻或缺如。④突然起病,症状迅速达高峰。⑤肢体瘫痪轻,预后较好。腰穿有助于确诊,若有尿失禁,眼位改变,颈强等更支持脑出血诊断。

    1992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病灶清除闭式灌洗——吸引术治疗骨髓炎

    冯海元;张国禧;郭爱义;樊大海;

    <正> 急慢性骨髓炎为骨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规治疗法,往往疗程长而效果差,我院骨科对急,慢性骨髓炎用病灶清除闭式灌洗—吸引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兹述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病例果30例,女6例,年龄1—54岁,其中急性骨髓炎27例,慢性骨髓炎9例。 2、临床症状:急性骨髓炎病例入院时体温均在38—39℃以上,患肢红、肿、热、痛、功能受限,局部压痛,并有波动,部分病例试穿有脓液,白细胞计数1.35—2万以上,血沉快。慢性骨髓炎伴急性炎症状者,入院痈大都进行过全身抗感染和病灶清除手术,其中2例为慢性股骨干骨

    1992年01期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移动盲肠症12例诊断分析

    王新;张文;朱刚;

    <正> 移动盲肠症临床上少见,诊断困难,多在阑尾切除术中发现。移动盲肠并发慢性阑尾炎国内外早有报告,我院于1982年lO月至1986年10月收治移动盲肠症12例,现就移动盲肠症诊断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21~40岁,平均26岁。右下腹痛12例,阵发性加剧10例,恶心6例,呕吐3例,腹泻3例,便泌5例,二者交替2例。体征:右下腹压痛12例,右下腹包块4例(软、形态不整)。肠音亢进12例,腹胀11例,气枕症8例,罗氏反症12例。实验检查:WBC 10.2×10~9~20.0×10~9个/L 6例。尿便常规正常,粪培养均为阴性。X线检查:4例做钡灌肠检查发现1例为肠套叠,3例未见异常。术前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1

    1992年01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乳腺脓肿灌洗治疗的探讨

    史立岭;刘天庆;

    <正> 乳腺脓肿常见于产后半月内的哺乳妇女。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为切开引流、局部换药。我科自1988年10月以来选择性地对20例乳腺脓肿采用脓腔灌洗方法。辅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对症治疗,全部治愈。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20例均为初产妇。年龄最小24岁,最大31岁。右乳13例、左乳7例。发病最短3天,最长2月。局部红肿面最小4×4cm,最大以乳头为中心呈全乳皮肤红肿改变。均伴有不同程度乏力,头晕、恶心及胃肠道不适感。实验室检查:wbc10000/mm~3以上12例,5000~10000/mm~3之间8例。常规涂片检查挤出脓细泡。细菌培养

    1992年01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Fahr病一例

    李东燕;

    <正> Fahr病是一组比较罕见,原因不明,症状多样,极易误诊,有双侧对称性基底节、小脑齿状核或内囊、海马、间脑、大脑白质不同程度钙化的病例。1930年由Fahr首次报道。兹将作者所见的一例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傅某,男性,61岁,工人。于1975年出现阵发性抽搐,发作时神情,咬牙、闭眼、双上肢肌张力高,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曾在各医院诊为“癔病性抽搐”“抽搐待查”,每年均发作数次,能自行缓解。于90年3月5日晨6时出现抽搐,以“抽搐待查”入院。

    1992年0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并发硬膜下间隙神经阻滞一例

    刘宝山;

    <正> 患者,男,49岁。身高170cm。以左髌骨骨折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血压14.7/9.33KPa,化验检查正常。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史。入室后右侧卧位,L3-4间隙正穿进针。黄韧带突破感清楚、负压明显。无血液及脑脊液回流。注入1%普鲁卡因1ml加少许气体无阻力,气泡回溢。留置硬外导管顺利,约3cm。其间未移动与旋转针身。平卧后开放静脉输液。推注麻药前常规回抽无异常后推入2%利多卡因10ml加1%的卡因5ml混合麻药4ml。10分钟无腰麻症状,生命体征平稳,以针刺手术部位尚有痛感,

    1992年01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贝尔麻痹

    闫军峰;

    <正> 贝尔麻痹(Bells palsy)是指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明显其它体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一、病因目前病因尚不明了,归纳起来有两种学说: 1、水肿学说:贝尔麻痹多在局部受冷风吹或着凉后发生,由于寒冷引起了营养面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和毛细血管的损害而发生水肿;水肿进一步加重了神经受压和阴碍淋巴与血液的流通,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面瘫。 2、病毒学说:有人认为本病是由某种病毒感染所引起,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

    1992年0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在临床实习中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戴素文;

    <正> 所谓智力是指人们完成某项活动的综合本领,是知识,技能和智力的总和。医学生的智能结构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应具有四种基本能力,观察能力——基础,操作能力—手段,思维能力——核心,表达能力——总结。具体表现在临床实践中是自我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医疗技术改革,科学研究等探索创新的能力。上述诸多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中主要靠两个阶段,一是前期教学,其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二是后期教学,其主要方式是临床见习和实习。众所周知,课堂内容由于内容多,课时紧,教材更新周期长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仅能讲授经前人探索基本定论的理论与知识,加之教学方法仍是沿

    1992年0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必须重视词汇教学

    冯旭;王姝玮;

    <正> 学生在听讲、阅读、考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是词汇,但目前词汇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词汇教学的比例偏少。以词、句为重点的教学模式改为以篇章结构为主的语篇教学,克服了在“豆腐块”样文章上精雕细琢的现象,培养了学生迅速掌握内容、获取信息的能力,但又有点矫枉过正。重点放在理解内容和语法结构方面后,词汇教学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其质和量都无法得到保证。批评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词汇教学方面脱离语境、孤立地就单词发音和意义进行操练的方式后,又几乎取消了词汇教学。过窄地把词汇局限在本篇的涵义及用法上,

    1992年01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镜的管理与维护

    吴明德;

    <正> 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是进行许多科研工作必备工具之一。为了能使电镜经常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就要认真管理维护好电镜。一、电镜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电镜状况的好坏,对工作影响很大。认真负责的管好电镜,使电镜在长期运转中不出问题或者少出问题,保持整机性能的完好和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这一点,电镜管理人员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对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还要有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1)对电镜要建立深厚的感情。电镜是涉及多门学科原理的大型精密仪器,结构复杂,技术

    1992年01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预算外资金管理问题的探讨

    杨继周;

    <正> 常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国家对高等学校的经费拨款,无论从总额上看,还是从每个学生每年的平均支出来看,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我们省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属重点高等院校相比,经费水平仍然比较低。在目前国家财政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求国家拨出更多的教育经费来解决地方高校经费不足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求自身的发展,解决办学经费紧缺状况,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利用高校人才、知识、技术、设备等优势,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对外开展有偿社会服务,努力开辟高等院校经费来源的多种渠道,以增加学校的收入,是势在必行的。这对于解决教育经费不足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

    1992年01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兰医二院“七·五”计划期间的科研工作回顾

    南效吉;刘辉;

    <正> 我院的科研工作过去由医务科管理,于1986年移交到临床教务科。接管后,我们首先对历年来的科研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经过近五年的摸索与实践使科研管理工作逐渐走上正规。从科研档案的日常管理,科技项目的申请、审批、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建立了一套较系统较正规的工作程序。现将我院“七.五”计划期间的科研工作作一回顾: 一、“七.五”计划中我院承担的科研任务及进展情况我院广大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刻苦钻研,协作攻关,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五年中共承担上级下达的科研项目43项(见表1)。其中:国家级、部级科研课题4项,省级科研课题5项,厅局级科研课题19项,医学院科研课题

    1992年01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计算机应用实践——兰州医学院工资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张敬媛;

    <正> 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渗透于我国的各行各业。为提高我院行政管理水平我曾于1989年研制成功了“兰州医学院工资管理系统”软件(GZgL软件),并从1990年3月交付使用。实践证明,这一科学技术给本院财务处工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受益匪浅。研制该软件的宗旨:实现我院工资管理自动化。工资管理在日常财务工作中占有不小的分量,它不单纯是每月工资发放(包括职工各种租金、国债券及公款欠数的扣留),而且包含上级或人事部门等等随时对职工工资档案的查询、调研,人员部门问变动后工资册顺序的调整、增员、减员以及工资级别的变异等等。对前者通常都是由会计用手工和算盘完成,发放工资是每月一件工作量相当大的事情。会计首先在上月工资册的基础上逐人、逐项整理、调

    1992年01期 8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医学院学报稿约

    <正> 《兰州医学院学报》是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一、本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研究的论著、述评、综述、短篇报道、新技术、新方法、病例报告、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学术动态等稿件。二、文稿请注意科学性、逻辑性,文字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准确严密,有理论或实践意义。文字务求准确、精练通顺。论著一般不超过3000字,综述一般不超过5000字,病例报告一般不超过800字。论著请附150字以内的内容提要和1000印刷符号以内的英文摘要,并有3~10个中、英文关键词。

    1992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