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兴玉,闫金斗,杨永建,呼群智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抗辐射口服液组方提取物对K_(562)细胞系集落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抗辐射口服液提取物对K_(562)细胞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其集落形成与药物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992,P<0.001)。初步证实了抗辐射口服液的抗癌效果。本文还对中药抗癌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1995年03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 根据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表示,不用大写(?),也不用Mean。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不用SD。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不用SE。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x~2。⑥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⑦概率用英文大写P。⑧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
1995年03期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金升,张如富,赵红全,韩筱玉
采用4血管关闭方法阻断新西兰白兔脑部血流,造成急性全脑缺血性实验模型。经伊文氏兰及光镜方法对脑组织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同时经放免力法观察了血栓环素动态的变化。实验证实该方法所致缺血模型是成功的;不同时间间隔的血栓环素增多呈持续性,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吻合了急性脑缺血的基本病理过程。反复血管及心脏取血表明该模型对实施血浆多种微量及超微量物质的血液学检查是适宜的。
1995年03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兴斌,刘昕,王荫棠,燕玉霞,郝刚,王惠兰,许自诚
为探索胃康在防治慢性胃炎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实验用160只Wistar大鼠自由饮用0.1%氨水8周造成实验性慢性胃炎,分防治和治疗两批进行观察。防治组在饮用氨水的同时每鼠分别用20%胃康,维霉素水溶液2ml隔日灌胃。治疗组于饮用氨水8周后,每鼠每日分别用30%胃康、维霉素水溶液灌胃治疗4周。两批动物均以尾部,眼球后取血测定GSH—Px活力和MDA含量。结果显示:无论防治组或治疗组,胃康都能显著提高全血GSH—Px活力(P<0.01),降低血清MDA含量(P<0.05),说明胃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1995年03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萍,谭继英,于红娟,孙烈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了30例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外周血B细胞、T细胞及其亚群。实验结果表明,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均比正常人高(P<0.05);OKT_3~+细胞百分率比正常低(P<0.01);OKT_8~+细胞数有下降趋势;OKT_4~+细胞数百分率与正常人相同;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T_4/T_8比值较正常人高(P<0.01)而冠心病患者的T_4/T_8比值较正常人略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提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
1995年03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振全,李芝兰,肖卫
<正> 丙烯腈(Acrylonitile,AN)是一种易挥发的高毒类有机氰化物,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接触丙烯腈的产业工人逐渐增多。近年来,对丙烯腈的肝脏、血液及免疫等毒性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有关丙烯腈对实验动物的致畸、致癌及胚胎毒性已有报道。但对雄性动物的生殖细胞毒性作用报道尚未见。本文用呼吸道吸入染毒观察丙烯腈对小鼠精子的毒性作用。
1995年03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许鹏飞,许主国,郭新华,周毓萍,吴绍祖
用辛可芬酰肼与异硫氰酸酯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合成了新配体1—辛可芬酰基—4—苯基氨基硫脲。并用此配体与金属醋酸盐在乙醇溶液中回流4h,得到六个二价金属(Cu、Ni、Cd、Zn、Co、Pb)新配合物,产率在62%~73%之间。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HNMR和热重分析可确定这些配合物为四配位聚合态结构。它们的生物活性试验正在进行中。
1995年03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景文,贾正平,魏虎来,王金勇,赵耕,刘元强
小鼠尾静脉注射B16黑色素瘤细胞,腹腔注射脂质体白细胞介素Ⅱ和未包裹白细胞介素Ⅱ(IL—2),连续10d,检测小鼠肺湿重、肺转移结节数和ConA诱导的脾细胞DNA掺入量。结果表明,IL—2可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肺转移,促进ConA刺激的脾细胞增殖,并与剂量明显相关。脂质体包裹IL—2可使其生物活性提高约5倍。对免疫功能受抑小鼠作用更为明显。
1995年03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龚经纬
本文选用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咳必清片剂的含量,并与中国药典(1990年版)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较满意。本法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为0.208%。
1995年03期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孝荣,王镜
<正> 藏药独一味[Lamloplomis Rotata(Benth)Kudo)系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具有补髓补气、止血止痛等功效。经现代研究和临床观察,独一味有止血镇痛、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为了探讨其对骨髓粒系祖细胞(CFU—D)的影响、开发民族药材资源,本文观察了独一味Ⅰ(简称独Ⅰ)、独一味Ⅱ(简称独Ⅱ),对正常小鼠骨髓与马利兰诱导的衰竭小鼠骨髓CFU—D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995年03期 138-13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贾战生,于兰,张银霞,莫逢琼,杨霄鹏
应用胎儿脾LAK细胞,配合rIL—2和rIFN—γ治疗8例长期HBV无症状携带者,结果表明:有75%(6/8)的患者HBeAg转阴,其中有25%(2/8)的患者HBeAg和HBsAg均转阴。治疗后CD_8~+T细胞稍有增高(P<0.05),Tac抗原比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血清sIL—2R,IL—8和TNF—α治疗后均显著增高(P<0.01)。结果提示:LAK/IL—2和IFN—γ过继免疫治疗可以抑制HBV复制或协助机体清除HBV。其现理可能是联合调整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果。
1995年03期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铭,雷仁义,王恒大
为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关系,用放免法测定了1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27例对照者的血浆ET。UA组血浆ET较对照组略升高,但无明显意义(P>0.05)。AMI组发病72小时内血浆ET明显升高,较对照组增加3倍,较UA组增加2倍,差异非常显著(P<0.001)。至7~10天时,无并发症者已降至正常,而有并发症者,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1)。在梗塞后上述两个时间点土,KillipⅡ级患者血浆ET显著高于Ⅰ级患昔(分别P<0.01)。血浆ET浓度与CK和∑ST均无相关关系。(分别P>0.05)。结果表明:UA血浆ET无明显改变,AMI尤其伴有心衰者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心肌缺血,血管内皮受损,肺循环压力增加等有关。
1995年03期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静
<正> 患儿女,2 1/2岁。出生9个月后出现烦渴、多饮,烦燥少食,精神差。体查:体重7kg,身高73cm,腹部脂肪0.6cm,肌张力低,余正常。入院时化验:Hb15.0g/dl,BUN 11.8mmol/L,Cr 104μmol/L,Na~+160mmol/L,K~+5.9mmol/l,Cl~-130mmol/L;Uosm40mOsm/kg,尿比重1.001。患儿有脱水,纠正脱水1
1995年03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文惠,毕杰,万维喜
本文报告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30例,内科综合治疗3例,外科手术治疗27例,死亡8例,病死率26.7%。作者认为,合并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腹腔或胰腺周围并发化脓性感染,腹膜刺激症状和严重的酶性毒血症时,内科综合治疗无效为手术适应证。讨论了手术方式,介绍了坏死组织清除,应用U形双头双套管和多方位双套管引流灌洗的体会。
1995年03期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益民,刘兴炎,葛宝丰,刘占宏,甄平,石骥
本文报告了32例上肢骨、软组织缺损,肌功能重建采用了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复合组织瓣转移一期修复的成功经验。并就手术中复合组织瓣的切取、注意事项,在上肢中的应用范围和该组织瓣的优缺点作了详细的介绍。
1995年03期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思智
<正> 例1 44岁,术中清扫闭孔淋巴结时,出现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该患者术前曾行放射治疗,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出血减少,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例2 54岁,宫颈癌置Ⅲb,放疗后七年,突然阴道活动性出血不止,采取各种办法止血均无效,检查出血来自左侧宫颈旁穹隆处,有一直径3cm破口,病人
1995年03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钱震
,曹晓哲
,张继增
,郭玉海
,朱丽林
,哈英娣
原发性腹膜后卵黄囊瘤是罕见肿瘤,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2例,并做了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结合文献对这种肿瘤的发生、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了探讨。
1995年03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秀华
<正> 持续性枕横位时因先露部下降往往欠佳,产钳助产常较困难,如手术不当可致母婴损伤,现就1992.1~1994.10月间44例枕横位产钳术作一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一般情况:孕妇年龄为22~30岁,均系初产妇,(?)周37~41周,新生儿体重2700~4100g,平均3400g。
1995年03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沁,王惠珍
<正>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以4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的慢性胃病进行了血清胃泌素的检测,并选择了既往无胃病中体检未发现有上消化道疾患的16例做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995年03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占海,葛振林,王毅
<正> 印模和模型是临床制作各类修复体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制取到十分准确的印模,灌注出准确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方可制作出高质量的义齿或矫治器。笔者从事临床口腔修复、正畸工作和教学以来,在制取印模和灌注模型方面,有成功也有失败,现回顾总结,得出一些经验体会。
1995年03期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书恩
<正> 自发性血胸,起病急骤,来势凶险,多半在胸腔组织(例如肺、胸膜)原来存在有慢性病变(结核、肺结构不良、肺大泡及炎症等)的基础之上,而尚不自知,再加上随机轻微的外力作用,而使得损伤增重,创面出血或者溢气。出血量大时,常在24小时之内
1995年03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昕,李志杰
<正> 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体表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修复方法甚多,传统皮片或皮瓣在色泽、质地、外形等方面与受区有差异,术后不美观,而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因技术要求较高,有一定风险而难以广泛应用。1979年Tsuakada试用真皮下血管网全
1995年03期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佩珍,赵明秀
<正>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妇女保健工作极其重要的内容。孕产妇死亡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为了切实加强妇女保健工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我们对兰州市三县五区1993~1994年孕产妇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1995年03期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振华,陈义,任进余,马涛,赵军,李惠君
<正> 戊型肝炎(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经消化道传染的急性传染病,我省截至目前尚未见到戊型肝炎的报告,我们对既往诊断为非甲非乙型肝炎(HNANB)和部分肝胆系疾病的14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病原学分析,结果发现17例为HEV感染者,首次证实我省部分地区存在散发性戊型肝炎,现报告与分析如下。
1995年03期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春林
<正> 肺棘球蚴病,又名肺包虫,是人体肺脏感染细粒棘球絛虫(犬絛虫)的蚴而引起,是西北牧区的多发病,主要以手术治疗,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治疗有较完整记录的病例64例,现小结如下。
1995年03期 16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永珠,王彤,苏云峰
<正> 我科自1982~1988年使用上海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选择性进行60例食管胃吻合术。其中食管癌20例,贲门癌40例,发生失误4例,现报告如下。 例1 贲门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胃管夹于吻合口致切割不全。
1995年03期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成武,李刚
<正> 春季角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变态反应眼疾,西北地区发病多见,甘肃河西地区发病率更为突出,主要是年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日照强度、温差大,风沙尘土多等原因所造成。虽治法较多,但效果不甚满意。几年来阿斯匹林口服治疗春季角结膜炎临床观察获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995年03期 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曲群,杜稳侠,王桂贤,王旦峰
<正> 近年来国内外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entum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AgNOR)作为肿瘤研究的新指标,已广泛应用于许多肿瘤的分级、良恶性鉴别、癌前病变检测和预后估计。本实验以宫颈糜烂细胞与宫颈癌细胞AgNOR定量分析对宫颈病变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1995年03期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荣慧,钱耀文,刘新惠
<正> 肢体长短不等,首先影响步态,在短肢病例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短肢占绝大多数,约为97%,此系肢体运动神经受累及血液循环障碍所致。近年来,髂骨截骨延长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于矫正畸形及康复患肢功能有较好的效果。我院自1989年开始对65
1995年03期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丽,王宏,戴淑芳
<正> 刘某,女,19岁。患者自幼双眼视力不好,曾在外院诊断为高度近视。近一周右眼视力更差,鼻上方有黑影遮挡,于1994年7月26日入院。眼部情况:视力:右眼0.06(不能矫正),左眼0.12—12.0DS=0.5,两眼位及运动正常,眼前部未见改变。双眼晶状体向鼻上方偏位,于瞳孔区颞下方可见晶状体赤道部
1995年03期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莉萍
<正> 结核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慢性传染病。结核病的流行,在我国仍然是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此,我国政府利用世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最大限度发现和控制肺结核传染,保障群众身体健康,被列为全国十二个贷款省之一。
1995年03期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银霞,贾战生,吕同德,于兰
<正> 白细胞介素2(IL—2)与其受体(IL—2R)结合后,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对机体免疫应答和调节起着关键性作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与膜IL—2Rα链(即Tac抗原)基因同源,1985年Rubin首次发现。目前多数学者认为,sIL—2R是细胞IL—2Rα链脱落产物,是淋巴细胞活化的标志。可能参与机体
1995年03期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世能,韩海燕
<正>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我科近十年有完整资料记录的共3561例,其中不包括各种创伤所致的鼻出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995年03期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庆荣,郭致文
<正> 1990年秋甘肃省民勤县致力村发生一起甲肝暴发流行。从1990年9月18日到11月11日共发病40例。该村184户1003人,全地人口的平均罹患率为3.99%,无一例死亡,其中自然暴露38例,占发病总数95%。
1995年03期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永萍,朱贵,曹阳英,杨延军
<正>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病,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原因之一。现将我科自1989.9~1994.9月间收治的42例颅内出血并低钙血症病例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995年03期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顺保
<正>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壁溶解后的一种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每当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后或肠道内毒素增加及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受损时,内毒素进入血液,即可发生内毒素血症(Endotoxeamia,ETM)。ETM可
1995年03期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胤仕
<正>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功能有关。肿瘤的局部免疫反应与全身免疫反应并不一致,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首先表现在局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是肿瘤局部免疫的反应,是继LAK细胞后的又一代高效抗瘤效应细胞。近年TIL在动物肿瘤模型和临床初步
1995年03期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芳
<正> 白血病引起截瘫者少见,大部分见于急性白血病,其中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者较多。我院收治二例,现报告如下: 例1 韩某,男,17岁,学生,因疲乏无力一月,伴脊背疼痛,牙龈渗血半月,双下肢无力,以脊髓病变收住我院神经科。体查:T37.2℃,P92次/分,R20
1995年03期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房宗仁,郗瑞生
<正> 楔外侧核(External cuneate nucleus,ECN)位于延髓,居楔束核的外侧和略上方。为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上的中继站。随着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人们对ECN的认识日趋深入。近年来用溃变法、HRP法和ARG技术对ECN大量的研究证实了ECN不仅与周围传入神经联系,而且与
1995年03期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龙,傅瑛
<正>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抓住有利时机,紧紧围绕培养高级医学人才和发展医药高科技两项基本任务,把积极开展对外医学合作交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学院整体发展规化。自1980年开始同亚、欧、美、澳四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友好往来。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医学技术合作交流已
1995年03期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建红,陈家生
<正> 患者,农民,女,48岁。以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乏力、消瘦,厌油腻五日之主诉入院。 体查:腹部高度膨隆,上起剑突,下至耻骨联合上,腹壁静脉曲张,剑突下5cm及脐左侧可触及三个鸡蛋大小的包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韧,无波动感,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腹部叩诊全腹呈实音,肠鸣音于腹部左侧闻及。
1995年03期 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幼琴
<正> 1977年美国医学教授恩格尔第一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较深刻全面的医学模式向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工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增设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通过改革调整,使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日趋合理,以适应新型医学模式的需要。
1995年03期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天瑞
<正> 患者,女,20岁,未婚,以化脓性咽峡炎住院。因全身皮肤色素斑19年由皮肤科会诊。 入院时检查:4个切牙均先天性缺失。额、眶、口周及颌部有片状褐色素斑,鼻及颊部呈淡褐色细纹,胸腹背部以躯干为中线呈溅水弥漫样青褐色纹,腰围皮损呈轻度疣状增生。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表
1995年03期 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凡,谭晓
<正> 设计一份好的考试试卷对反应教学工作状况,促进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是十分有益的。为此,笔者对兰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九五届毕业生某专业考试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改进今后的教学与考试工作提供依据。
1995年03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涂淑萍,方园
<正> 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医院的改革也应当向着这个大方向加快步伐。以往有一种片面看法,认为医院是福利事业单位,因而只强调社会效益,而忽视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医院越办越穷,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强化医疗卫生服
1995年03期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淑琴,安光玉
<正> 我院采用颈动脉加压注药治疗脑梗塞二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例1 男,57岁。因右侧肢体无力失语两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两年。体查BP22/16kPa,神志清、右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歪斜、颈软。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Ⅰ级。欧本汉化征(右侧),右侧巴氏
1995年03期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