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胃排空延迟与胃中间横带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

    严祥,刘纯,刘永铭,杨鹏,陈大安,陈明,王晶,王金羊,刘蓉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排空延迟与胃中间横带(MTB)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以MTB为界,将胃分为近端与远端胃,应用SPECT技术检测了60例FD患者,50例正常健康者(HS)及15例正常大剂量摄入志愿者的胃排空、面积、食物在胃内的分布。结果FD组排空延迟,残留率增加;正常大剂量组半排时间延长,MTB面积增大;FD组远端胃及MTB面积自始至终大于HS组,其胃内分布以远端明显。结论胃排空延迟与MTB面积增大有关;食物在远端胃的分布与潴留可引起消化道症状;MTB直接控制食物在胃内的转运、分布及排空,其作用类似心脏的房室瓣。

    2005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复方女菟扶正方的抗衰老机制

    葛斌,张振明,许爱霞,杨社华,王彩琴,李文俊

    目的研究复方女菟扶正方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D半乳糖造衰老小鼠模型,同时分别灌胃CFS3.3,6.5,13及26g·(kg·d)-1方剂水提物,每日1次,共7周,用TBA比色法、亚硝酸盐法、DTNB法及Sohal法分别测定、肝、肾中MDA,SOD,GSHPX和脑中LF。结果衰老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下降(P<0.01),脑组织中LF及肝、肾组织中MDA显著升高(均P<0.01),肝、肾组织中SOD及GSHPX活力均明显下降(均P<0.01)。而用药组小鼠分别灌胃不同剂量CFS水提物,能不同程度抑制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下降,其量效关系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及0.873(相关性检验均P<0.01);能不同程度对抗肝、肾组织中MDA及脑组织中LF升高,其量效关系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0.895及-0.899(均P<0.01);能不同程度抑制肝、肾组织中SOD和GSHPX活力下降,其量效关系均呈正相关,SOD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及0.968(均P<0.01),GSHPX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及0.924(均P<0.01)。结论复方女菟扶正方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2005年02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补中益气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李芸,苗小楼,王云洁,封士兰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古蔡氏法检查砷盐。结果建立了该制剂的定性和定量及限量检查方法;暂定黄芪甲苷的含量为≥0.008%;暂定重金属<20μg·mL-1,砷盐<2μg·mL-1。结论实验具有定性、定量和限量检查三重意义,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5年02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首乌多糖和枸杞多糖的协同抗衰老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许爱霞,王彩琴,杨社华,葛斌,张振明

    目的研究何首乌多糖和枸杞多糖的协同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两因素两水平正交法设计实验,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模型,试药组衰老小鼠分别灌胃50∶50,50∶200,200∶50,200∶200mg·(kg·d)-1何首乌多糖∶枸杞多糖,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器官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试药组衰老小鼠分别灌胃不同浓度比的何首乌多糖和枸杞多糖能使衰老模型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不同程度升高;肝、肾组织中MDA不同程度下降,SOD及GSHPX活力不同程度提高;脑组织中LF不同程度下降。统计学分析表明,何首乌多糖和枸杞多糖对各实验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协同作用。结论何首乌多糖和枸杞多糖联用有显著的协同抗衰老作用,两药最佳组合为200mg∶50mg。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免疫功能,清除氧自由基,活性氧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2005年02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阿司匹林β-环糊精包合物的实验研究

    张晓云,乔华,倪京满

    目的寻找阿司匹林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合率为指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优化制备阿司匹林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用薄层层析法和X射线衍射法测定包合物的溶出度及溶解性等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采用研磨法、主客分子摩尔比为1∶5、60℃包合1h其为最佳制备工艺,包合率最高,平均包合率为(70.4±1.7)%,RSD为1.4%。结论将阿司匹林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显著提高了它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累积释放百分率。

    2005年02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敦煌石室大宝胶囊对衰老大鼠血清MDA含量、SOD和脑组织GSH-Px活性的影响

    段永强,程容,成映霞,王道坤

    目的通过敦煌石室大宝胶囊对衰老大鼠血清MDA含量、SOD和脑组织GSH-Px活性的影响,探讨敦煌石室大宝胶囊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D-半乳糖颈后皮下注射的方法,造成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脑复康组、中药大宝(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血清MDA含量、SOD和脑组织GSH-Px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敦煌石室大宝胶囊可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敦煌石室大宝胶囊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

    2005年02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I-FLICE、PI、AI在膀胱癌中的表达研究和临床意义

    渠武帅,段建敏,张建平,张平,李朝阳,段东杰,邵冰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IFLICE、PI、AI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和类型的关系,探讨膀胱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失衡的状况,以及这些因素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I、AI、IFLICE在56例肿瘤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的关系,及对病人预后的影响。结果IFLICE、AI、PI的阳性表达在56个病例中分别为:64%、34%、59%。IFLICE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对肿瘤的分级和病人的预后有显著影响,而AI的表达无显著性意义。结论IFLICE对评价膀胱癌的侵袭性和预后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因素,膀胱癌中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失衡是一种以增殖为主、凋亡相对受到抑制的失衡。

    2005年02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Warthin-Starry银染色与Grams染色在诊断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比较

    贺永功,韩俭,吴勇杰,王竞秋,景涛

    目的比较WarthinStarry(WS)银染色与Grams染色在组织学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中的作用。方法HE染色法判断所选组织的病理分型并进行分组;用WS银染色法结合Grams染色法判断所选组织HP的感染状况,比较两种不同染色方法的染色结果。结果WS银染色结果阳性率为85.5%,Grams染色结果阳性率为87.74%,两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S银染色与Grams染色在组织学诊断HP感染中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别,Grams染色可用于胃组织石蜡切片中HP感染的检查。

    2005年02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膀胱癌早期诊断中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价值

    马鹏程,张石生,万江厚,白进良,朱俊芳,赵丽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32例膀胱癌患者尿液及1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32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65.6%,1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仅1例端粒酶活性阳性。膀胱癌与非膀胱肿瘤患者的端粒酶活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结论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敏感性较高,可用于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

    2005年0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6 701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病种的构成比分析

    王志禄,刘笃基,刘小军,王玉龙

    目的利用较大样本住院资料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病种的构成比,探讨本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病种变迁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6701例、按国内同期标准诊断的住院心血管疾病资料,病种参考国际疾病分类(ICD9)、略加调整共分9类,按年度对心血管疾病病种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6701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男性3049例,48.18±21.57岁,女性3652例,49.73±22.09岁,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4)。冠心病、高血压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特发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神经症和其他的构成比分别为27.58%、25.46%、18.42%、14.13%、7.91%、2.28%、2.22%、1.28%和0.70%。50~70岁年龄段分布频率占整个年龄段的46.79%,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住院年龄段以60~70岁占首位。10年间冠心病的住院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16),但无明显年轻化趋势。结论心血管疾病构成比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所占比例排1、2位,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以年均1.05%的速度递增,风湿性心脏病的住院比例且以年均0.51%的速度递减。50~70岁系心血管疾病住院的主要年龄段。

    2005年02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马丽雅,卢启明,马华,李梅,方金瑞,王楠,张俭,邹风梅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标法测定冠心病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血清CP特异性抗体IgM。结果稳定冠心病组(72例)CPIgM阳性5例(6.94%),急性冠脉综合症组(23例)阳性2例(8.69%),冠心病合并心衰组(25例)阳性3例(12.0%),正常对照组(120例)阳性8例(6.66%)。稳定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症组、冠心病合并心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120例冠心病人不同年令组间、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PIgM感染与冠心病没有良好的相关性。

    2005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谷氨酰胺对胃癌术后化疗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蔡辉,李一平,顾远晖,李渊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胃癌术后化疗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术后化疗(FH方案)5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化疗期间予以AlaGln外周静滴,对照组患者普通饮食;分别在化疗前、中、后每日测患者:①血浆谷氨酰胺Gln水平;②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B);③动态观察患者饮食及体重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浆G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b、PA、TRB等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体重有变化但不显著。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化疗予以免疫营养支持,可提高结构蛋白质合成,改善蛋白质营养水平,为防治化疗并发症提供新的方法。

    2005年02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泌尿系肿瘤与C型行为和情绪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邓建华,白进良,马鹏程,张石生,万江厚

    目的探讨泌尿系肿瘤患者的C型行为和情绪障碍倾向,完善综合诊治方案。方法用病例对照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选取肿瘤患者46例。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一次完成C型行为、SDS、SAS、LES、SCL90等量表的测试和评定。结果肿瘤组C型行为符合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高分别为81.3%、74.6%。泌尿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C型行为相关,其发展和转归受抑郁和焦虑的影响,而抑郁和焦虑的发生又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生活事件有关。结论泌尿系肿瘤患者与C型行为密切相关,具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和年龄较轻、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可采用心理治疗和抗抑郁焦虑的治疗。

    2005年02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沙培林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张亮,资小龙,尹永生,段建敏,秦大山

    目的探讨沙培林对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液中VEGF的检测,观察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在沙培林灌注治疗6周后血液中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液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6周后VEGF水平显著降低,但仍较对照组高。结论沙培林膀胱灌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液中VEGF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杀死膀胱肿瘤细胞的方法。

    2005年02期 42-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仲腰痛丸对非压迫性髓核突出大鼠疼痛相关行为的影响

    张思胜,赵继荣,赵健雄,朱喜春

    目的观察杜仲腰痛丸对非压迫性髓核突出大鼠疼痛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对照组(C组、伸筋丹组)、高剂量组(D组、杜仲腰痛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E组、杜仲腰痛丸低剂量组),每组10只,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移植于左侧L5,L6神经根背侧,造成大鼠非压迫性髓核突出模型,对其机械刺激缩爪阈值及热刺激回缩潜伏期阈值进行测定。结果术后B,C,D,E组均产生机械痛觉过敏,但C,D,E组痛觉过敏程度与B组比较明显减轻(P<0.05),D,E组痛觉过敏程度与C组比较明显减轻(P<0.05);各组均未出现热痛觉过敏。结论杜仲腰痛丸有减轻非机械压迫性髓核对神经根损伤后所导致的机械痛觉过敏,提高痛阈的作用。

    2005年02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839例急诊抢救病例临床分析

    梁增明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病人的发病年龄、疾病类别及死亡原因分布情况。方法整理分析2001年1月-2003年1月间839例急诊抢救病例。结果急诊抢救病例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位居前三位的是创伤、脑血管病、中毒。839例中死亡85例,占10.13%,位于前五位的死亡原因是创伤、院前死亡及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进一步加强急诊抢救,尤其应加强创伤外科救护力量,完善“120”院前急救系统,进行健康意识教育及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和普及全社会公民急救知识及技能是提高急诊病人救治水平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2005年02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的制备及对其原儿茶醛和丹参素钠含量的测定

    王巧明,许爱霞,杨建瑜

    2005年02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蒙脱石对甲硝唑吸收和疗效的影响

    常威,徐丹红,王春芳

    2005年02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易感因素的临床研究

    王宏沛,孟灵,王鸿玮,石瑞芳

    2005年02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97例肾移植病人环孢素-A药物浓度监测分析

    邱雯,周素琴,焦海胜,赵慧,靳彩彩,曹宗恒

    2005年02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肃产柴胡类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残留量分析

    马潇,徐培元,赵建邦,宋平顺,朱俊儒

    2005年02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甘肃产柴胡挥发性成分的超临界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王燕萍

    2005年02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监控下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肠套叠

    钟峰,陈英男

    2005年02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33例的诊治

    赵玉元

    2005年02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67例肾活检标本超微病理分析

    孙晓玮,张建刚

    2005年02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田蔓男,张月梅,李丽,张长安,穆永忠

    2005年02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改良冷冻法治疗青少年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严兰凤,王亦山,张雪梅,马建军,周秋云

    2005年02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意识障碍患者脊髓损伤的早期诊断

    罗殿中,侯树勋,衷鸿宾,李益中,伍红桦

    2005年02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彩超定位下应用心血管猪尾造影导管治疗老年脓胸疗效观察

    王超美

    2005年02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乳胶菌状导尿管联合心血管猪尾造影导管治疗复杂脓胸研究

    马岳德,董晓燕

    2005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状态观察

    高云,苏怡凡,陈虹

    2005年02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角膜矫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蒋洪帆

    2005年02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分析

    郝丹力,李琳,王冬梅

    2005年02期 8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99m)TcO4~-腹部断层显像诊断小儿Meckel’s憩室并出血的价值

    高明太,刘纯,陈明,李乐

    2005年02期 8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内镜治疗单侧脑积水7例

    魏洪涛,张建伟

    2005年02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典型流行性出血热1例

    雷丰丰,荆晓江

    2005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硒酸酯多糖的免疫调节与抗肿瘤作用

    张哲文,魏虎来,苏海翔

    2005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叶酸代谢与神经管畸形的关联研究进展

    程宁,白亚娜

    2005年02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干扰素抗病毒的临床应用

    焦海胜,张黎明

    2005年02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紫杉醇制剂研究进展

    唐富山,焦海胜,原凌燕,朱峰梅,李红卫

    2005年02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醛固酮逃逸现象

    吴增颖,范煜东,杨斌武

    2005年02期 100-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E-选择素及基因多态性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马华,王迎梅,马丽雅

    2005年02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慢性运动与骨骼肌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梁向阳,姚鸿恩,段立公

    2005年02期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核因子-kappaB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

    倪倩,朱保权,崔毅

    2005年02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