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Flt3基因表达

    赵敏;赵丽;李铁臣;汪兴洪;

    目的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Flt3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阐明Flt3的表达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与骨髓标本Flt3的表达作对照,确定检测外周血Flt3对白血病基因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析34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及部分骨髓标本Flt3的表达。结果1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16例阳性(84.2%),其中6例强阳性,1例化疗后完全缓解的M3患者Flt3表达阳性;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3例阳性(50%);5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2例(1例慢性期,1例急变期)阳性;2例骨髓异常综合征中1例阳性;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均阳性。7例骨髓与外周血配对标本中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0例正常人表达均阴性。结论外周血可以替代骨髓作为检测Flt3表达;急非淋患者Flt3表达强弱与外周血白细胞数相关(P<0.05);Flt3表达可作为白血病基因诊断及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标志。

    2006年03期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双靶区反义RNA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赵蔚;陈红;

    目的研究双靶区反义RNA重组载体质粒的转染、表达及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构建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P双靶区正、反义RNA的重组载体质粒与脂质体混合,经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用Nested-PCR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率。结果与给药前相比,小鼠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在逆转录病毒载体-asX组和逆转录病毒载体-asP组分别于第2、第8周达到抑制高峰,抑制率均为58%;在逆转录病毒载体-asXP组于第1、第8周出现两次抑制高峰,抑制率分别为66%、77%;其余组未出现明显变化。给药后8周,小鼠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在逆转录病毒载体-asX组、逆转录病毒载体-asP和逆转录病毒载体-asXP分别有2只、1只,1只转阴,转阴率分别为25.0%、12.5%、16.7%。结论乙型肝炎病毒X、P双靶区反义RNA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鼠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抑制作用优于单靶区反义RNA,但其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的转阴率与单靶区反义RNA无显著性差异。

    2006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KAI1的基因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石玉萍;魏小果;张文兰;刘燕君;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病人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92例胃癌组织KAI1的表达水平。结果KAI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42.4%,KAI1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05),KAI1的高表达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P<0.005),且独立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KAI1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KAI1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指标。

    2006年03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外阴营养不良中caspase-3与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王玥元;黎卫平;

    目的探讨凋亡关键蛋白酶caspase-3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外阴营养不良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caspase-3和ki-67在外阴营养不良与正常外阴皮肤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外阴皮肤中caspase-3阳性表达率低于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中caspase-3阳性表达率(P=0.026);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增生型营养不良中caspase-3阳性表达率(P=0.023);增生型营养不良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P=0.019)。结论外阴营养不良存在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平衡紊乱。

    2006年03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文林;段建敏;马万里;左陵君;陈卫平;张平;史庭凯;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Ⅰ级25例,Ⅱ级15例,Ⅲ级20例;临床分期: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is~T1)29例,浸润性(T2~T4)31例)和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7的表达情况。χ2检验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MMP-7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表达较强。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MMP-7阳性表达40例(66.7%)。病理分级Ⅰ级标本阳性表达13例,Ⅱ级10例,Ⅲ级17例。浅表性癌中阳性表达18例,浸润性癌中阳性22例。MMP-7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MP-7的阳性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2006年03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膀胱移行细胞癌P16、P15、P14基因5'CpG岛甲基化检测

    高栋;段建敏;米军;

    目的探讨P16、P15、P14基因5'CpG岛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16、P15、P14基因甲基化程度,χ2检验分析其甲基化程度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间关系。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P16、P15、P14 5'CpG岛甲基化扩增阳性化率分别为27.5%、17.5%、35%,而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三种基因5'CpG岛甲基化。P16、P14基因甲基化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P15基因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16、P15、P14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较高,三种抑癌基因5'CpG岛异常高甲基化,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006年03期 18-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观察

    梁成;晏红;孔繁元;

    目的观察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40例颅内感染患者:病毒性脑炎(病脑)18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4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8例和对照组23例的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含量。结果无论在脑脊液还是在血清中,观察组的NS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SE含量依次为病脑>结脑>化脑(P<0.05);血清和脑脊液中含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NSE含量与脑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血清中NSE含量可以作为判断脑损害程度的简便观察指标。

    2006年03期 21-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休克蛋白27与P5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会玲;魏芬;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与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80例宫颈鳞癌和30例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IN)组织中HSP27蛋白、P53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HSP27蛋白在宫颈鳞癌、CIN组织、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84.7%和10.0%,HSP27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负相关(P<0.05),并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SP27参与宫颈鳞癌早期的发生发展,并与P53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2006年03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黄素降低环磷酰胺致微核形成率

    孙雅煊;王振华;李刚;郝明显;郑秋生;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所致微核形成的影响,测定了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指标的变化。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50mg/kg),中剂量(10 mg/kg),低剂量(2 mg/kg)。正常组即阴性对照组,只喂基础饲料;模型组为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单次尾静脉注射环磷酰胺1 mL/只,浓度为100 mg/kg;试验组在环磷酰胺给药前后24 h尾静脉注射姜黄素各1次1 mL/只,浓度分别为50、10、2 mg/kg。末次给药24 h后将小鼠拉颈处死,每只小鼠取股骨1枚作微核观测,并眼眶取血,经离心分离制得小鼠血清作其他指标检测。结果姜黄素对环磷酰胺所引起的微核发生率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明显提高。结论提示姜黄素不仅能改善环磷酰胺在肿瘤治疗中所导致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失衡,而且能减少由环磷酰胺所诱发的微核形成。

    2006年03期 27-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王秉钧;晏波;康博雄;张代成;耿喜林;王世文;詹乐恒;

    目的观察褪黑素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缺血—再灌注+溶媒组10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10 mg/kg)组15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20 mg/kg)组15只。观察肠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后肠黏膜损伤程度,测定小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及血中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并测定小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运用褪黑素明显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组织中MDA水平的增加,同时褪黑素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OD、CAT的活力升高。组织学显示褪黑素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于缺血—再灌注组,血浆中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溶媒组。褪黑素治疗产生的这种变化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褪黑素通过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明显减轻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

    2006年03期 31-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肝硬化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长特性

    安方梅;邓永东;赵正斌;陈红;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扩增方法及其生长特性和特异性表面标记,为肝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选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时移植细胞在体内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方法无菌抽取4例肝硬化志愿者骨髓3~4 mL,年龄30~40岁,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筛选法逐步筛选MSCs,获取MSCs,倒置显微镜下逐日观察细胞生长特性,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D44、CD45。结果原代培养细胞生长潜伏期0~9 d,对数增殖期为10~19d,生长平台期为20~24 d;传代细胞生长周期较原代细胞快,细胞生长潜伏期为4~24 h,对数增殖期为3~12 d,13~15 d进入生长平台期。肝硬化患者骨髓MSCs高表达CD44,低表达CD45。结论肝硬化患者骨髓MSCs体外生长良好,性质稳定,可以作为“种子细胞”用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系统。

    2006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秃疮花提取物对红细胞氧化性溶血的抑制机制

    赵祁;韩寅;杜宇平;王廷璞;王勤;

    目的探讨秃疮花提取物对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H2O2诱导体外鼠红细胞发生氧化性溶血,以乙酰苯肼引发小鼠体内溶血性贫血,观察不同浓度或剂量秃疮花对鼠红细胞溶血率,细胞形态、小鼠体内红细胞、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浆丙二醛含量,以及红细胞内各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外秃疮花提取物对H2O2诱导的鼠红细胞溶血的抑制率可达78%。小鼠腹腔注射秃疮花提取物后,与模型组比较,红细胞数目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白细胞数目减少,血浆丙二醛含量降低,四项指标均接近正常组(腹腔注射DLF 1.5 g/(kg.d),红细胞数目为8.49×1012/L);损伤小鼠腹腔注射秃疮花提取物后,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浆总抗氧化力无明显改变,而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上升极显著(较损伤组提高44.7%)。结论秃疮花提取物在体内外可分别抑制由H2O2和乙酰苯肼引发的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效果明显。小鼠腹腔注射秃疮花提取物后,红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普遍提高,提示秃疮花提取物通过增强红细胞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而使细胞膜免受氧化性损伤,其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上升尤为显著,据此推测秃疮花提取物有可能通过抑制乙酰苯肼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干扰而缓解鼠红细胞的氧化性溶血。

    2006年03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皮科血毒清胶囊主要药效学研究

    王一欣;孙雅煊;李刚;王子仁;郑秋生;

    目的研究皮科血毒清胶囊灌胃给药对丙酸杆菌致大鼠耳廓痤疮模型的影响以及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临床分离痤疮丙酸杆菌造成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观察皮科血毒清胶囊对造模所致的化脓性炎症病理变化;观察皮科血毒清胶囊对体外培养的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小鼠体内抗菌作用;通过皮科血毒清胶囊对小鼠耳廓肿胀、腹腔白细胞游走、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影响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同时观察皮科血毒清胶囊对去势小鼠的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的影响,从而了解其作用是否与激素样作用有关。结果皮科血毒清胶囊能明显减轻或消除丙酸杆菌致大鼠耳廓痤疮模型化脓性炎症病变,体内体外均有抗菌、抗炎作用,对去势小鼠的睾酮和雌二醇水平未见明显影响。结论皮科血毒清胶囊无激素样作用。

    2006年03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仲腰痛丸对大鼠非压迫性髓核突出脊神经节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思胜;赵继荣;张绍文;朱喜春;

    目的观察杜仲腰痛丸对髓核非压迫性突出大鼠脊神经节损伤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非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伸筋丹组)、杜仲腰痛丸高剂量组(D组)、杜仲腰痛丸低剂量组(E组),每组10只。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移植于左侧L5、L6神经根背侧,造成大鼠非压迫性髓核突出模型,并观察2周时脊神经节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B、C、D、E组脊神经节均有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但C、D、E组的损伤程度较B组轻。结论杜仲腰痛丸有减轻非机械压迫性髓核对脊神经节损伤后组织学病理变化的作用,能改善或抑制炎症反应,有保护脊神经节的作用。

    2006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痛泻二草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乳酸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程容;段永强;成映霞;程畅和;张元澧;杨莲莲;

    目的通过痛泻二草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肠粘膜乳酸(L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探讨痛泻二草方防治UC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抗原免疫法和局部刺激法建立UC动物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愈合的为空白组、模型组、痛泻二草方组、痛泻要方组和补脾益肠丸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肠粘膜LA含量、MPO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粘膜LA含量、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P<0.05);经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痛泻二草方可显著降低UC模型大鼠肠粘膜LA含量和MPO活性(P<0.05)。结论痛泻二草方具有抑制MPO活性,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清除LA而减轻炎性反应、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2006年03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香酚与DNA相互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苏布道;牛娟妮;龚国权;

    丁香酚是香料药物丁香的有效成分,可以深入到血管内壁参与药理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因此为抑制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丁香酚对心血管疾病的抑制作用尚未见报道。研究发现在接近生理条件pH 7.40及低离子强度0.0035 mol/L条件下,丁香酚在DNA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导致散射强度急剧增强,散射峰分别出现在420、455、470 nm处,且散射强度与加入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255nm和317 nm处出现等吸收点,说明丁香酚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复合物,干扰病毒DNA的复制。同时探讨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反应条件。

    2006年03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正交试验法优选小儿清热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条件

    韩军涛;

    目的优选小儿清热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主要因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参考干膏得率综合分析。结果小儿清热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为提取两次,第一次加水7倍,提取1.5 h;第二次加水5倍,提取1 h。结论按优选的条件放大试验,工艺稳定,结果满意。

    2006年03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连续259例心脏瓣膜替换无围手术期死亡的临床分析

    高百顺;宋兵;尤涛;柳德斌;唐汉博;张彬;

    目的总结连续259例瓣膜替换手术无死亡经验,以期提高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2000年1月-2005年8月,连续施行259例瓣膜替换术。男137例,女122例。年龄10~71(41.69±10.57)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35例,退行性16例,马凡综合征7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术前心功能Ⅱ级46例,Ⅲ级141例,Ⅳ级72例。心胸比率0.64~0.91(0.73±0.09)。单纯二尖瓣替换133例,主动脉瓣替换59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替换63例,其他4例。结果本组259例病人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瓣膜病患者大部分术前心功能较差,围手术期有一定死亡率。如果术前严格准备,术中做好心肌保护,并做到手术操作精细、准确,术后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防治并发症,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2006年03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血管鞘在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中的应用

    武国德;张廷华;王欢;李珍花;张学范;梁德胜;

    目的介绍一种把血管鞘稍作改制作为引流装置在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中应用的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2004年以来对头颅CT扫描诊断的1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以血管鞘作为引流装置实施血肿微创引流手术,观察手术的操作、引流效果、并发症。结果用改制的血管鞘作为引流装置行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引流术,1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6例患者经过复查头颅CT调整了塑型的引流管头端增加了血肿引流量,术后扫描的CT图像无伪影。术后平均拔管时间为7.5 d,血肿平均引流量为85%。手术患者死亡2例,1例死于吸入性窒息,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改制的血管鞘作为引流装置用于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中可行性好,安全有效,且具有头端根据需要能塑型及带管引流中复查CT无伪影的特点。

    2006年03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直肠微波加中药灌肠治疗Ⅲ型前列腺炎81例临床分析

    王曰理;谭建伟;杨天才;刘平;李天刚;

    目的探讨直肠微波加中药灌肠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81例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直肠微波加中药灌肠治疗,疗程30 d,评价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变化指标。结果治疗前患者疼痛症状评分为13.2±1.7,排尿症状评分为5.2±1.1,生活质量评分为5.9±1.5,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WBC个/HP)为24.6±8.9。治疗结束时患者疼痛症状评分为9.3±3.2,排尿症状评分为4.1±1.8,生活质量评分为4.7±1.3,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WBC个/HP)为16.7±4.6.结论微波加中药灌肠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具有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排尿,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2006年03期 72-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张旭东;葛朝明;葛力;张毅;李东燕;

    目的观察巴曲酶在进展性脑梗塞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0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给予标准疗程的巴曲酶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总体疗效。结果于治疗开始的第1、2、3、5、7、14 d分别有50%、75%、80%、90%、92.5%、92.5%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巴曲酶能改善、减轻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是治疗进展性卒中较理想的药物。

    2006年03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氧结合局部用药治疗闭合性软组织运动损伤

    杨薇;孙承文;张学忠;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局部用药治疗闭合性软组织运动损伤的疗效。方法将200名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治疗组100名采用高压氧和局部用药治疗,对照组100名采用局部用药治疗,不做高压氧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临床治愈、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结合局部用药综合治疗闭合性软组织运动损伤比常规治疗具有更好疗效。

    2006年03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分析

    雷凯荣;严祥;郑林科;张希平;张馨;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性高血压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随机抽样因各种原因引起血压增高病人及正常体检老年人255例,并分为正常组、高血压Ⅰ组(无家族史)、高血压Ⅱ组(有家族史);统计分析与其超声心动图相关的临床诊断数据。结果老年高血压病超声心动图指标有15项变量受年龄因素影响,有21项变量受性别因素影响;高血压病Ⅰ组和Ⅱ组的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均高于正常组,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低于正常组;高血压组有14项变量与正常组间存在显著差异;高血压Ⅰ组有5项变量低于高血压Ⅱ组。结论对老年性高血压病的左室舒张功能临床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2006年03期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液净化治疗药物或毒物中毒的临床观察

    方砚;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在救治急性药物、毒物中毒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方法51例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内科保守治疗组28例,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53.6%,对照组为21.7%(P<0.05)。结论血液净化联合药物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2006年03期 85-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神经系统黑色素瘤7例临床分析

    袁治;史平;丁永忠;张新定;程得钧;荔志云;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自1978年至2003年收治的7例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4例体表有黑色素痣,其余临床表现无特异性。6例患者均全部切除病灶。病理检查确诊转移性黑色素瘤6例,原发性黑色素瘤1例。对4例患者随访,3例患者术后3~11个月复发,其中1例行二次手术,4例均在术后3~14个月死亡。结论神经系统黑色素瘤发病率低,术前误诊率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本病预后差。

    2006年03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天巉公路2004年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分析

    荔志云;周杰;袁治;

    目的探讨天巉公路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特征,为减少天巉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对策。方法收集天巉公路2004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交通事故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天巉公路2004年共发生交通事故140起,导致55人死亡,108人受伤。伤亡人员年龄以36~40岁为多,男性为主。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事故形态以侧面相撞为主,次之是尾随相撞。结论天巉公路一些特殊路段的设计及建设存在一定安全缺陷,建议公路部门对这些路段进行重新设计修建,从根本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应建立健全各级急救医疗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伤员能及时得到救治,以降低伤员病死率和提高救治率。

    2006年03期 90-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环境因素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

    薛石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生殖系统功能,男性生殖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解环境因素对精子发生的毒性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06年03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