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娟;赵丽;李娟;陈轩;
目的观察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对白血病敏感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易感性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及其与K562细胞共培养的体系;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阳性的早期凋亡细胞;电镜下观察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活化的胱冬氨酸蛋白酶(caspaae)-3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单独K562细胞培养相比,与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的K562细胞,分别经阿糖胞苷作用后,共培养体系下其凋亡率下降,电镜下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减少或消失,而且bcl-2蛋白表达上调,活化的caspase-3表达减弱。结论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可促进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增殖,降低K562细胞对阿糖胞苷的凋亡易感性,其作用机制中包括影响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表达。
2007年02期 No.120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鸿雁;张冬梅;杨永建;何津春;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糖、血脂、脂蛋白等相关指标代谢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先喂以高脂饲料5周后,选取血清TG、TC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的大鼠)的作为高脂血症造模成功的大鼠;然后将这些高脂血症造模成功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同时继续喂高脂饲料,用药物和高脂饲料联合的方法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继续用高脂饲料喂养10周,最后用盐酸小檗碱治疗符合标准的模型大鼠4周。实验过程中,于不同时期测定各不同处理组大鼠的各项相关指标(包括各组基础值、注射STZ前后值、治疗前后值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小檗碱治疗组大鼠BS、TC、TG、ApoB、LDL-C、LP(a)均比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I显著升高。结论小檗碱治疗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大鼠,在改善脂质代谢的同时,还能改善糖代谢,使BS下降。小檗碱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脂代谢的作用。
2007年02期 No.12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赵小莉;李芝兰;王进科;刘舒瑜;骆晓红;蒲育栋;安婧;党瑜慧;
目的探讨可乐对小鼠精子质量和数量的影响。方法42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0.3mL可乐)、高剂量组(0.6mL可乐)、阴性对照组(0.6mL生理盐水)和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各组又分为连续灌胃28d组和连续灌胃42d组。每天定时给予各组小鼠灌胃,灌胃第28天和第42天分批处死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阳性对照组0.6mL环磷酰胺腹腔注射1次,第7天脱臼处死阳性对照组小鼠。处死小鼠后,分离附睾测定小鼠精子运动参数,并在光镜下观察精子畸形发生率。结果连续灌胃28d和42d可乐的各剂量组小鼠与相应的阴性对照组比较,精子密度随灌胃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P=0.000);灌胃28d组和42d组中各组间精子畸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灌胃28d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精子畸变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精子畸变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畸形精子分类中以无定型为主,无钩型次之,香蕉型较少见,双尾型及尾折迭型极少见,畸形主要集中在精子头部。结论可乐对雄性小鼠精子密度和精子形态有一定的影响。
2007年02期 No.120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党雅梅;李敏;王金穗;毛泽庆;郭应芳;刘伟;
目的检测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22例大肠正常黏膜、62例大肠腺瘤和80例大肠腺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结果生存素表达率在大肠正常黏膜为0.0%,腺瘤为38.7%,腺癌为58.8%,三组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生存素在高分化腺癌表达率为42.9%,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73.1%(P<0.05),在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存素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48.00%)与阴性者5年生存率(80.00%)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生存素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生存素在大肠肿瘤中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大肠肿瘤的形成和发展,生存素过度表达可作为大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
2007年02期 No.120 14-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星宇;杨晓鲲;
目的探讨缺氧后乳鼠心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90a(hsp90a)表达及变化规律,探讨hsp90a在缺氧心肌细胞中发挥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建立的心肌细胞缺氧模型,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hsp90a蛋白表达变化水平,免疫组化法显示心肌细胞中hsp90a表达的定位。结果缺氧后乳鼠心肌细胞中hsp90a的表达明显升高且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结论缺氧可以诱导心肌细胞中hsp90a的表达增加,其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浆内,作为一个重要的调控分子参与早期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
2007年02期 No.120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成;张煦;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其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及MVD值。结果Ki-67表达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MVD与胃腺癌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Ki-67与MVD呈正性相关(P<0.01)。生存期分析显示,高Ki-67阳性表达与高MVD的胃腺癌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P<0.01)。结论胃腺癌中Ki-67表达及MVD值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一种胃癌侵袭、转移及分期、判断预后的指标。
2007年02期 No.120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康迎新;王先坤;李培武;张代成;
目的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组、1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组,分别于第1、2、5、10天进行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 10、IL-18的测定,并对第1天IL-18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做相关性分析。结果MAP组与SAP组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初期MAP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SAP组(P<0.01)。SAP组血清TNF-α、IL-18水平高于MAP组(P<0.01),第1天IL-18水平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r=0.74,P<0.01),与血清IL- 10呈负相关关系(r=-0.58,P≤0.01)。结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以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2007年02期 No.12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光迪;刘芳;张长菊;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含量变化,评价两者在RA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84例早期RA患者、96例非nA患者和26名健康体检者中抗CCP抗体及MMP-3进行检测;结合影像学诊断以及临床跟踪随访情况评价两者与病情活动度、骨侵蚀度的相关性。结果RA早期患者治疗前血液中抗CCP抗体和MMP-3的含量与非RA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含量均明显降低,与非RA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RA患者抗CCP抗体含量变化不明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M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影像学诊断及跟踪随访发现抗CCP抗体阳性者比抗CCP抗体阴性者病情严重,骨侵蚀明显(X2=5.059,P<0.05),致残率高;MMP-3含量变化与病情活动度有关(r=0.76,P<0.05),活动时含量显著升高,恢复期降低,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CCP抗体与MMP-3含量可作为RA患者早期诊断指标;动态检测两者的血液含量有利于RA的早期干预;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MMP-3在早期发现RA患者、为RA患者的彻底治愈提供理论基础。
2007年02期 No.120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纯;严祥;陈明;杨鹏;
目的研究影响确定胃中间横带(MTB)靶区轮廓的因素。方法将放射性示踪剂99mTc-亚锡喷替酸混入标准食物内,口服后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胃区连续采集,获得动态胃影像,并计算胃排空时间、胃残留率。检测正常对照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大剂量摄入组的全胃排空及胃分区排空。结果近端胃、远端胃排空依照全胃排空模式呈正相关指数下降,近端胃较远端胃排空在单位时间内增快,MTB排空曲线与全胃排空曲线和胃区时间衰减校正曲线呈正相关指数下降,排空曲线呈不规则锯齿状。结论正常对照者MTB宽度、排空曲线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但改变试验餐摄入量时可以发生变化,摄入大剂量试验餐时MTB明显变宽。
2007年02期 No.120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甫;白维仁;谢树梅;刘华云;
目的探讨乳头内陷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去表皮双菱形乳晕真皮瓣与乳腺腺体组织瓣内翻充填治疗先天性乳头内陷,松解短缩的乳腺导管及纤维束,将组织瓣由乳头下方的隧道内穿出作为支撑组织。结果8例患者随访半年至2年,形态均良好,其中1例术后正常哺乳。结论该术式是矫正乳头内陷的较好方法之一,效果确切,不易复发。
2007年02期 No.12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婉丽;
目的研究影响白内障术后视觉功能重建的因素。方法选择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月,视力≥0.8的患者67例(134眼)为手术组,正常人52例(104眼)为对照组,进行近视力、远、近立体视、对比敏感度、色觉、视野等视觉功能的检查。结果两组近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矫正近立体视,对照组优于手术组,但矫正近立体视两组无差异。对比敏感度曲线,对照组在高空间频率有下降,手术组在低空间频率有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色觉、视野检查均无异常。结论患者的生活习惯、老年人眼部生理结构的改变、手术操作、人工晶体的类型等均为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因素,手术前应充分考虑。
2007年02期 No.120 58-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雪娅;林欣;余静;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ACS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hs-CRP;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尿酸,血常规统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粒细胞。评价hs-CRP与其他各因素的关系。结果ACS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年龄、尿素氮、肌肝、尿酸、中性粒细胞及hs-CRP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P=0.000;尿素氮:P=0.026;肌酐:P=0.001;尿酸:P=0.029;中性粒细胞:P=0.000;hs-CRP水平:P=0.000),患者hs-CRP水平与空腹血糖、中性粒细胞水平呈正相关性(空腹血糖:r=0.678,P=0.029;中性粒细胞:r=0.151,P=0.000.)。结论hs-CRP水平升高与ACS的发生有关,ACS发病时多伴有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的升高。
2007年02期 No.12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旭东;柴琛;武光;曹农;李华军;
目的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2002年9月-2006年3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3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患肢163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微创组)68例,对照组(传统手术组)64例,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50.6±16.8)min,住院时间为(3.8±0.79)d,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90%,对照组为12.3%,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外形美观,值得推广。
2007年02期 No.120 65-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华;李莹嘉;马惠娟;
目的观察甘油硫酸镁乳剂与50%硫酸镁溶液外敷治疗外周静脉炎的差别,探讨治疗外周静脉炎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将57例因静脉留置针而发生外周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甘油硫酸镁乳剂治疗组,n=29)和对照组(50%硫酸镁溶液治疗组,n=28),观察两组间静脉炎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炎平均治愈时间为(2.16±0.39)d,对照组为(5.17±1.15)d,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甘油硫酸镁乳剂外敷治疗外周静脉炎可缩短治愈时间,方法简便,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7年02期 No.120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辉;
目的探讨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88-2000年收治原发于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57例临床资料。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率59%,部分缓解、中位缓解、进展41%。远期疗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47%、38%,Ⅰ、Ⅱ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8%。结论治疗后肿瘤退缩情况与临床分期、病理恶性程度密切相关;Ⅲ期以上及Ⅰ、Ⅱ期侵犯范围较广的中高度恶性瘤,宜行化疗+放射治疗中综合治疗,减少远处转移和复发。
2007年02期 No.120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卢艳红;郭顺林;王刚;郭吉刚;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34例(其中包括1例冠状动脉成形术后,9例支架置入术后)受检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64层螺旋CT对冠脉各支的显示能力。结果34名受检者,冠状动脉显示成功率96.9%,优良率87.97%,心率与图像质量呈负相关(r=0.948,P=0.014)。结论在控制心率(70次/min)下,优化检查方法,64层螺旋CT能显示冠脉所有1-3级分支及大部分4级分支,是无创、简便、优良、准确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筛查与诊断、冠脉支架置入术及搭桥后的评价与随访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007年02期 No.120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钱迎芬;肖兴元;徐礼杰;韩冬珍;徐志强;
目的探讨不同大便潜血试验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法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法对不同浓度的人和动物血红蛋白液、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法与邻甲苯胺法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1-0.2 mg/L和10 mg/L。异种血红蛋白、维生素、铁剂等对免疫法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免疫法与邻甲苯胺法符合率在严格饮食控制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免疫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均高于邻甲苯胺法,两者联合运用可以降低假阳性/阴性,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2007年02期 No.120 76-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立文;张学兰;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不同羊水量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波形,分析两者间的关系及围生儿结局。方法对148例晚期妊娠妇女进行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波形检查,计算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阻力指数、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之间的阻力指数比值,随访围生儿预后。结果胎儿脐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3及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4者,在羊水过少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且该组胎儿易发生不良围生儿结局。结论对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波形进行检测,可监护胎儿宫内状况,并对妊娠结局有预测价值。
2007年02期 No.12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