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基础医学

  • 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在炎性痛及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表达水平的差异

    曹晓曼;张胜男;张福康;徐舒;李慧;徐志卿;崔秀玉;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细胞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家族(TRPC)各亚型在炎性痛及神经病理性痛中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大组:炎性痛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炎性痛组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蜜蜂毒炎性痛模型组;神经病理性痛组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结扎模型组。测定各组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然后分别于蜜蜂毒处理后2 h及神经结扎后1周,检测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内TRPC家族各亚型mRNA表达水平和各组背根神经节细胞内TRPC家族相应亚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技术显示,背根神经节细胞TRPC3、4、5亚型的mRNA表达水平在蜜蜂毒炎性痛组显著增加(P<0.001);而在神经病理性痛组背根神经节细胞TRPC2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01),同时TRPC3 mRNA表达水平却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蜜蜂毒炎性痛组大鼠背根神经节内TRPC3、4、5免疫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而神经病理性痛组大鼠背根神经节内TRPC2免疫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结论蜜蜂毒炎性痛模型及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结扎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TRPC通道各亚型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提示TRPC通道各亚型在炎性痛及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病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014年03期 v.40;No.14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缝线粘附重组pcDNA3-GDNF-GFP质粒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保护的实验

    何睿;蒋电明;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新的修复方法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雌性Wistar大鼠制成右侧坐骨神经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粘附pcDNA3-GDNF-GFP的缝线,对照组使用粘附pcDNA3的缝线进行坐骨神经的缝合修复。术后1周、8周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DNF在脊髓神经元的表达;术后12周行脊髓神经元尼氏染色和右侧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实验组神经元有绿色荧光表达,证明转染成功;尼氏染色发现神经元数目多于对照组,实验组神经的传导速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及潜伏期分别是19.82±1.90 m/8、3.47±0.32 mV、0.36±0.03 ms,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携pcDNA3-GDNF-GFP重组质粒的缝线修复损伤的周围神经,可以对脊髓神经元产生营养保护作用并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

    2014年03期 v.40;No.149 8-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临床医学

  •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华文哲;李娜;岳海泉;阮涛;刘瑞敏;

    目的探讨利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合并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0例采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结果对照组1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因纵膈感染死亡,实验组中1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治愈率均为97.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颌面部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痛苦小,创面愈合快、更换敷料次数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并且具有美观、安全、手术创伤小、可保护重要组织的效果。

    2014年03期 v.40;No.149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尿毒症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肺动脉压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王艺萍;赵娜;刘煜;宋玉环;覃莲香;肖跃飞;张凌;姚力;

    目的评估尿毒症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发生情况以及PH发病中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76例甲状旁腺切除术前的尿毒症继发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治疗组,30例同期不伴有严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透析前测定血清肌酐、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并于透析次日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收缩压和其他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将治疗组患者分为PH组和无PH组,比较两组实验室以及心脏超声指标,分析肺动脉高压发病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PH的发生率为34.2%,对照组PH的发生率为16.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H组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显著高于无PH组(P<0.01)、血清钙显著低于无PH组(P<0.05);PH组左房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右室前后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率均高于无PH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均低于无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H的发生率更高,程度更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2014年03期 v.40;No.149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男性重度吸烟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吴婷婷;鲁虹霞;童明辉;胥萍;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男性重度吸烟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获取82例重度吸烟男性与65例无吸烟史健康男性的标准心尖位左心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动态图像,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心尖系列切面18节段纵向应变及左室短轴系列切面径向、圆周18节段应变,并测量二尖瓣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心室的旋转角度,比较重度吸烟组与无吸烟史组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和旋转角度。结果与无吸烟史组相比,重度吸烟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峰值圆周应变、二尖瓣水平的峰值径向应变及旋转角度均低于无吸烟史组(P<0.05);短轴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径向应变明显低于无吸烟史组(P<0.01)。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地反映重度吸烟对男性人群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对其心功能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2014年03期 v.40;No.149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形态及功能

    倪金荣;白明;邓爱云;张璐;任凤霞;刘天蕊;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改变中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三尖瓣反流峰速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将病例组分为轻、中、重度3组,选取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4组研究对象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每搏量及射血分数,并将所测各组右心室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度组较之轻、中度组及正常对照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明显增大,右室射血分数明显减小(P<0.05);中度组较之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射血分数增大(P<0.05);轻度组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右室每搏量及右室射血分数较之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可无创、准确地评价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2014年03期 v.40;No.149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离子治疗恶性肿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小华;李桂香;李莎;岳养军;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探讨重离子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是否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方法将26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重离子束局部外照射,在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外周血,采用化学发光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IgG、IgA、IgM的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例。结果 NK细胞、CD_~+T细胞、CD_8~+T细胞及CD_4~+T/CD_8~+T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重离子治疗对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2014年03期 v.40;No.149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肝癌患者肝叶切除术后液体治疗

    顾远晖;詹渭鹏;张琰;李一平;杨婧;

    目的对肝癌切除术后不同液体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探寻合理的液体治疗方案以降低肝切除围手术期容量风险。方法 80例肝切除术后肝癌患者根据补液方法不同分为4组,各组均于术后第1天输注:A组给予等渗晶体液输注,间断给予利尿剂(速尿20~100 mg/d);B组给予等渗晶体液与羟乙基淀粉(130/0.4)以2:1比例输注,间断给予利尿剂(速尿20~100 mg/d);C组给予7.5%NaCl溶液(4 mL/kg)快速输注,继续给予等渗晶体液与羟乙基淀粉(130/0.4)以2:1比例输注,间断给予利尿剂(速尿20~100 mg/d);D组给予等渗晶体液与羟乙基淀粉(130/0.4)以2:1比例输注,给予利尿合剂(速尿20 mg,多巴胺80~120 mg)24 h持续微泵给药。对患者术后输液量、尿量、液体平衡量、肝肾功能电解质、肠道排气时间、腹水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监测。结果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中输液量无显著差异。B组与A组相比术后液体正平衡量和血清乳酸盐水平显著降低;C组与A组相比术后液体正平衡量和血清乳酸盐水平同样显著降低;D组与B、C组相比术后液体正平衡量和血清乳酸盐水平明显降低。B、C、D组术后1、4、7 d肝功能恢复显著优于A组;D组术后肠道排气时间、腹水消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A组显著缩短。结论肝切除术后给予羟乙基淀粉和小剂量高渗盐水能较好地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减少液体正平衡,改善组织灌注。速尿与血管活性药物构成利尿合剂以持续静脉微泵给药的方式能减少肝切除术后腹水的产生并促其快速消退,避免了大量腹水引流或腹水溢漏引起严重的蛋白质丢失和电解质紊乱。

    2014年03期 v.40;No.149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玻璃体腔分别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耐德并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

    孙莉;张文芳;王玉萍;张冬梅;李艳;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体腔分别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并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黄斑水肿患者共83例102眼,其中单眼64例,双眼19例。随机选取单、双眼42例共53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3周后行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选取单眼33例、双眼8例共49眼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3周后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治疗后3~12个月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来观察疗效。结果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黄斑水肿,有效率为83.01%,较对黄斑水肿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有效率54.24%明显增高(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黄斑水肿较为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

    2014年03期 v.40;No.149 38-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和胎盘生长因子的变化

    吴治德;王丽红;王莉;

    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变化。方法对5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化疗前后血清中VEGFB和PLGF的水平。结果经顺铂十足叶乙甙方案治疗后,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B和PLGF的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有无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后血清VEGF-B和PLGF含量变化可作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预测的指标。

    2014年03期 v.40;No.149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低氧诱导因子-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巩进伟;段建敏;卢建中;王培龙;赵永录;李烨;杨宁强;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RCC组织和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F-2α和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与肾细胞癌的相关性。结果 HIF-2α、VEGF在正常肾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较强。HIF-2α与肿瘤组织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VEGF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HIF-2α和VEGF与肾细胞癌的生长密切相关,HIF-2α和VEGF的研究可能成为治疗肾细胞癌患者潜在的生物靶位。

    2014年03期 v.40;No.149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王欣;孟璇;马东梅;童明辉;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确诊126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118例无颈动脉狭窄的人群询问病史,监测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结果两组间年龄、饮酒率无显著差异,狭窄组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率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吸烟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

    2014年03期 v.40;No.149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颅内少见组织学类型生殖细胞肿瘤的MRI诊断

    李俊荣;赵建洪;罗永军;柴成奎;周俊林;

    目的探讨颅内几种少见的组织学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的MR/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少见组织学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的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畸胎瘤恶变16例,卵黄囊瘤7例,胚胎性癌6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8例;25例病灶位于松果体区,9例病灶位于鞍区,3例位于脑室脑边系统。16例畸胎瘤恶变均呈囊实性改变,T_1WI、T_2WI平扫均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0例可见到脂肪信号,病理镜下成分多样,与MRI表现相对应。7例卵黄囊瘤T_1WI、T_2WI平扫信号均较均匀,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均匀强化,术前血清甲胎蛋白均明显升高。6例胚胎性癌病灶边界较清楚,其内信号不均匀,6例均可见明显囊变坏死,灶周可见中一重度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8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信号不典型,取决于其内所含肿瘤类型。结论颅内少见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影像资料可做出提示性诊断。

    2014年03期 v.40;No.149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药学

  • GC-MS结合内标法分析冬虫夏草中的脂肪酸含量

    丁秀萍;王秀芳;王德荣;闵秀云;戈桦;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9种脂肪酸的检测方法。方法冬虫夏草中的脂肪酸用10%硫酸—甲醇衍生化,产物由二氯甲烷萃取后用GC-MS检测。结果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9种脂肪酸的含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0.9992~0.9999),方法的回收率高(83.75%~0102.05%),重复性好(RSD<3.0%)。对青海四个地区及西藏某地区的冬虫夏草进行分析,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结论该方法准确、操作简单,可用于定量分析冬虫夏草中的脂肪酸含量。

    2014年03期 v.40;No.14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黄游离总蒽醌的组合式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英文)

    李会丽;杜丽东;史彦斌;刘晖;张晓云;李琰;倪京满;任远;

    目的筛选一种高效组合的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和纯化方法。方法通掌叶大黄根和根茎分别用乙醇超声、乙醇回流、混合溶剂超声和碱溶酸沉淀法提取。每种方法在提取之前辅助以酸解或酸化处理。氯仿萃取,碱溶酸沉淀和甲醇溶解依次除去粗提物中的非指标性成分(杂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用于鉴别和定量5种蒽醌指标性化合物。结果辅助酸水解的提取工艺所得的总蒽醌含量显著高于辅助以酸化处理或未经酸处理的提取工艺(P<0.05);高纯度的大黄蒽醌可通过酸水解,乙醇超声提取,结合氯仿萃取、碱溶酸沉淀和甲醇溶解来获得高纯度(>96%)的游离总蒽醌。对八批次的大黄提取物的分析显示,用酸水解并结合上述纯化程序的乙醇超声提取法能获得良好的工艺重现性,不同批次间的变异系数为9.51%。结论该方法期望被应用医药工业,提高以大黄为主体的中药制剂的质量。

    2014年03期 v.40;No.149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2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与疾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唐珍;罗蓉;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PP)由泛素、蛋白酶体及3个相关的酶组成,是体内蛋白质降解的途径之一。蛋白酶体活性测定方法、UPP调控蛋白酶体活性、UPP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2014年03期 v.40;No.149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弹性成像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进展

    冯菲;马苏美;姚亚宁;王蕊;张晓媛;

    评估慢性肝纤维化程度对临床治疗、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的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方法,目前主要有3种超声弹性成像方法应用于临床,包括: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瞬时弹性成像,声辐射力脉冲成像。

    2014年03期 v.40;No.149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正>尊敬的作者:我们怀着对您从事科学研究和较高学术造诣的崇敬之情,诚邀您向本刊赐稿或推荐稿件。本刊开通了论文发表绿色通道,特约稿、优秀稿件快速处理(30日内有处理结果),即时发表(不超过90天),免收版面费、审稿费,稿酬优厚。《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58年,

    2014年03期 v.40;No.149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