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亚娜;蒲宏全;代敏;程宁;李海燕;赫捷;李娟生;丁蛟;胡晓斌;任晓卫;康锋;申希平;裴洪波;郑山;杨爱民;王敏珍;刘小宁;高文龙;
目的建立全球唯一的大样本金属暴露队列研究平台,通过多种研究方法,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手段,开展多病因与多病种致病机制和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的综合研究。方法应用历史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队列人群2001-2013年间死因数据,分析队列人群全死因顺位和变化趋势。应用现况研究和连续性随访研究方法收集每一个队列成员的流行病学、健康体检、生理生化检测数据,分析队列人群患病和发病状况。采集队列成员生物标本建立队列生物标本库。结果队列人群13年间年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最高为36.77%,死亡率为223.20/10万;循环系统疾病构成比为27.44%,死亡率为166.54/10万;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为9.48%,死亡率为57.55%,前3位系统死因占总死因的73.69%。恶性肿瘤死因构成依次为:肺癌34.79%、胃癌17.16%、肝癌16.68%、食管癌8.78%%、结直肠癌4.27%、脑恶性肿瘤1.69%、乳腺癌1.53%,前7位死因占总恶性肿瘤死因的84.9%。男性患病率前3位的是高血压、肝炎、高血脂,女性患病率前3位的是乳腺良性肿瘤、高血压、胆结石。结论通过建立金昌队列掌握了队列人群全死因及患病状况,确定影响该队列人群健康的问题,搭建了综合研究的协同创新平台。
2015年06期 v.41;No.156 29-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朱新玉;白亚娜;穆红娣;胡晓斌;程宁;陈晓霞;任晓卫;彭峥;
目的了解金昌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及不同特征人群发病情况,为降低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选取金昌队列随访人群28 688例,以其中基线调查未患有代谢综合征者24 641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基线未患有代谢综合征者2年后发病及相关情况。应用卡方检验进行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之间发病率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金昌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2年累积发病率为7.61%,标化发病率为6.99%。男性标化发病率高于女性,标化发病率分别为8.68%和4.47%。不同组分高血压发病率最高,高血糖发病率最低。内勤服务人员、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有吸烟史、有饮酒史、高盐和高油脂饮食者发病率高于其他特征人群。结论金昌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60岁以上人群是该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病高危人群,应尽早予以干预。同时,高血压和血脂代谢异常人群是该人群代谢综合征防治的重点。
2015年06期 v.41;No.156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燕青;白亚娜;李海燕;李娟生;姬晓虹;任晓卫;朱新玉;申希平;陈晓霞;
目的了解高血压对金昌队列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金昌队列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减轻该人群高血压的疾病负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取历史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金昌队列人群2001-2013年高血压全死因资料及2001-2010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资料,应用死亡率、直接经济负担、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以及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数(AWYPLL)等指标分析高血压造成的疾病负担现状。结果 2001-2013年金昌队列人群高血压粗死亡率为16.73/10万,男性高血压死亡率为24.07/10万,平均增长速度为42.40%。因高血压而造成的PYLL为786.78年、APYLL为8.46年/人、WPYLL为329年和AWPYLL为3.54年/人,13年间无增长趋势。2001-2010年金昌队列人群高血压住院患者人均直接经济负担为2 385.04元,日均直接经济负担为176.38元,10年间无增长趋势。结论高血压对金昌队列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是重要的健康问题。
2015年06期 v.41;No.156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姬晓虹;白亚娜;迟毅;朱新玉;郑山;王敏珍;陈晓霞;彭峥;
目的了解金昌队列人群糖尿病经济负担,揭示其变化趋势,为糖尿病的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历史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金昌队列人群2001-2010年住院患者及2001-2013年糖尿病死因资料,应用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人均潜在减寿年数(A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PYLL)、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数(AWPYLL)和直接经济负担分析糖尿病造成的疾病负担。结果 2001-2013年金昌队列人群糖尿病标化死亡率为24.00/10万,女性(58.74/10万)为男性(20.97/10万)的2.80倍,死亡率与年份不相关(P>0.05)。70岁及以上年龄段糖尿病死亡率最高(143.48/10万)。糖尿病造成的PYLL为1 079.42年、APYLL为10.90年/人、WPYLL为489.00年、AWPYLL为4.94年/人。2001-2010年该队列人群糖尿病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8.69 d,人均直接经济负担为3 236.61元,平均住院日和人均直接经济负担分别以2.39%、0.89%的速度下降。日均直接经济负担为173.22元/天。结论金昌队列人群糖尿病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疾病负担较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其疾病负担。
2015年06期 v.41;No.156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晓霞;白亚娜;李萍;程宁;李娟生;彭峥;丁蛟;裴泓波;刘燕青;胡晓斌;姬晓虹;
目的了解金昌队列基线人群肥胖的流行特征及与代谢性疾病指标的关系。方法以金昌队列基线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调查、生理生化检测获得相关数据,分析该人群的超重、肥胖现状及与血脂、血压、血糖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超重患病率、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3.63%和9.26%,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2.10%和9.41%。男性超重患病率、肥胖患病率分别为40.17%和10.71%,均高于女性(23.23%、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血压、血糖的异常率均随体质指数值的增高呈升高趋势(P<0.01)。结论金昌队列基线人群中超重患病率较高,呈现明显性别差异,且肥胖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超重、肥胖已成为该人群重要的健康隐患。
2015年06期 v.41;No.156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彭峥;白亚娜;王凤杰;李娟生;李海燕;刘燕青;姬晓虹;朱新玉;张德生;
目的了解金昌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状况,探讨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特点及病种组合构成,为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CDS2004),对2011-2014年进入金昌队列的45 410例具有完整资料的队列人群进行分析。结果金昌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5.5%,其中男性为18.6%,女性为10.7%,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4.3%、16.9%和10.8%。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单病种患病率为14.1%~45.5%,标化患病率为13.0%~43.8%,从大到小依次为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组合是代谢综合征最常见的组合,占代谢综合征的45.6%。结论中年人群具有较高的患病风险,应作为监控和干预的重点。血脂异常以及超重或肥胖的防治是预防代谢综合征发病的重要环节。
2015年06期 v.41;No.156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钟文;曾国华;
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经验的丰富,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已经进入微创时代,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硬镜及软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的进展作综述。
2015年06期 v.41;No.156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米军;王志平;
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双能量CT应用于泌尿系结石研究,对术前结石性质结构判定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最佳治疗方案选择并预防结石复发。现将上述两种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2015年06期 v.41;No.156 65-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绪龙;石家齐;陈方敏;李登宝;姜锡男;
目的输尿管软镜技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体会以及应用选择。方法收集行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患者88例,根据Ⅰ期碎石成功与否分为碎石成功组和碎石失败组。碎石成功组共71例,术后1月复查腹部平片无残留结石,或者结石碎片<0.3 cm且无临床症状。碎石失败组共17例,术中未能有效碎石或未能找到结石。结合2组病例术前留置双J管情况、手术干预史、肾内集合系统解剖特点及结石情况等,对碎石成功与失败原因进行总结与分析,探讨输尿管软镜技术在治疗肾下盏结石中的运用及选择。结果碎石成功组术前2周留置双J管61例;结石直径0.8~2.0 cm,平均1.2 cm;结石所在肾盂肾下盏夹角为35°~60°,平均40°。碎石失败组术前留置双J管6例;结石直径1.5~3.0 cm,平均2.5 cm;结石所在肾盂肾下盏夹角为20°~35°,平均27°。Ⅰ期碎石失败的原因包括单纯结石因素6例、肾脏集合系统解剖因素6例、输尿管因素4例和手术操作因素1例。结论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肾下盏结石治疗,对于结石直径>2 cm、肾盂输尿管夹角<35°、术前曾有输尿管手术干预史的病人,应谨慎选用输尿管软镜或选择其他手术方式。
2015年06期 v.41;No.156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钟渠梁;石家齐;吴志平;马洪贵;申智勇;张发财;
目的探讨利用软件对平扫CT进行三维重建定位穿刺点、进针角度及深度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71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其中147例术前行CT三维重建(三维组),124例术前未行CT三维重建(对照组)。三维组术前通过CT三维重建,明确结石的大小、位置、分布、与集合系统关系等情况,确定穿刺的目标肾盏、穿刺位置、进针深度及角度。两组均在实时超声定位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血红蛋白损失量、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血红蛋白损失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三维组手术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结石清除率高(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三维重建在术前为PCNL处理复杂性肾结石提供了准确的穿刺位置、进针深度及角度,再配合术中B超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15年06期 v.41;No.156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何伸宝;包军胜;李烨;石玮;王家吉;岳中瑾;王志平;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婴幼儿肾结石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肾结石患儿行MPCNL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儿共11侧行单通道MPCNL治疗,1侧因碎石时间超过预定手术时间而行2次手术完成。经B超引导下一期建立经皮通道成功率为100%。术后全部留置肾造瘘管,5~7 d后拔除。1例女婴术后当天造瘘管脱落,出现膀胱填塞。绝大多数患儿术后均留置双J管,1个月后在小儿肾镜下拔除。1例1岁男孩拔完肾造瘘后持续漏尿,留置双J管后缓解。术中未损伤胸膜、肝脏、肠管,术后未出现输血、肾功能恶化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9~12 d。结石清除率90%(10/11)。结论采用MPCNL治疗婴幼儿肾结石安全有效。
2015年06期 v.41;No.156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向波;万江厚;马建华;王华;姜斌;
<正>病例1男,52岁,蒙古族。就诊前2周曾因"肾绞痛"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左肾15 mm结石而行4次体外震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m,ESWL)治疗,末次治疗后出现左侧腰胁部剧烈疼痛伴大量肉眼血尿转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术前曾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门诊查体:体温38.8oC,心率116次/min,呼吸46次/min,血压70/42 mm Hg,
2015年06期 v.41;No.156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汛;孟文勃;John Fung;
随着围手术期病人的选择和管理的进步,肝移植已经成为公认的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作为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在一些器官移植中心占肝移植病例总数已经达到20%~40%,远期预后与良性肝病相似。但是肝移植治疗在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肝恶性肿瘤报道较少。近期有报道显示,肝移植在治疗高位肝门部胆管癌中疗效显著,在治疗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中多可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与之相比较,肝脏恶性血管皮内细胞瘤疗效则差强人意,目前尚无长期存活报道;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对化疗高度敏感,有报道称对于无法切除的肝母细胞瘤的肝移植疗效也是令人鼓舞的;对于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的手术适应症主要为无法切除的功能性类癌伴低表达肿瘤活性因子-ki67,以及姑息治疗无法控制临床症状者;对于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虽然近期有报道显示术后生存时间较先前有所提高,但由于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肿瘤的高复发率使肝移植治疗颇存争议。
2015年06期 v.41;No.156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刚;刘毅;亢婷;刘刚强;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 ADSCs)与京尼平交联的Ⅰ型胶原蛋白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h ADSCs,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h ADSCs和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按4∶1接种于支架材料上共培养作为A组,单纯接种h ADSCs为B组,单纯接种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诱导为C组。三组细胞接种于支架材料后,成脂诱导5~7 d,细胞—支架复合物行油红O染色,反转录-PCR检测成脂特异性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的表达,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材料上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三组细胞在材料上均生长良好。反转录-PCR可检测到A、B两组复合物表达PPARγ-2,C组则无PPARγ-2表达;油红O染色表明成脂诱导后,A、B两组均成功诱导生成大量成熟脂肪样细胞,C组则无脂肪细胞生成,A、B两组和C组支架材料上的脂肪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 ADSCs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后与h ADSCs接种于支架材料上共培养,成脂诱导后,能在京尼平交联的Ⅰ型胶原蛋白支架材料生成成熟脂肪样细胞。
2015年06期 v.41;No.156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律鹏;王娟;金淑萍;雒文娟;
目的探讨i Track光纤微导管360°房角切开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CG)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3月-10月采用i Track光纤微导管360°房角切开术治疗的PCG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5月-2014年2月采用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的PCG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天、1周、1月、3月、6月及1年的眼压、角膜横径、视神经杯/盘比值、手术并发症与手术成功率。结果本组资料病人共45眼(34例),其中观察组21眼(15例),对照组24眼(19例)。观察组术前平均眼压(38.6±8.7)mm Hg,角膜横径(15±1.7)mm,杯/盘比值0.77±0.21。对照组术前平均眼压(36.2±11.2)mm Hg,角膜横径(14.8±1.6)mm,杯/盘比值0.78±0.22。术后1天、1周和1月的平均眼压,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6月及1年的平均眼压,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手术成功率80.9%(17/21),对照组为41.7%(1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总数观察组为14眼,对照组22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角膜横径和杯/盘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 Track光纤微导管360°房角切开术是治疗PCG的新术式,初期临床观察显示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良好的降压效果与安全性,可以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2015年06期 v.41;No.156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阮菁如;钟春燕;黄佳峰;
目的探讨学校及托幼机构水痘聚集性疫情中,水痘疫苗接种后不同时段的疫苗保护效果及对中重度水痘的保护效果,为接种策略的调整以及接种程序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9月1日-2014年6月30日辖区内学校及托幼机构报告的水痘聚集性病例175人作为入选病例。采用病例对照1∶1配对,每调查1例病人,同时选取与其亲密接触的1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在学校及托幼机构聚集性水痘疫情中,疫苗的总体保护效果仅为57.20%;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即使在70%的免疫覆盖率下,也不能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儿童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3年后,疫苗保护效果衰减为63%;接种水痘疫苗对中重症水痘病例有保护效果。结论 1剂次水痘疫苗对中重症水痘患者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减少严重病例、并发症以及死亡病例。因此,虽然存在突破性水痘病例,接种水痘疫苗仍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实施儿童2剂次疫苗的免疫策略,才能有效控制学校及托幼机构水痘聚集性疫情。
2015年06期 v.41;No.156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5年06期 v.41;No.156 8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尊敬的作者:我们怀着对您从事科学研究和较高学术造诣的崇敬之情,诚邀您向本刊赐稿或推荐稿件。本刊开通了论文发表绿色通道,特约稿、优秀稿件快速处理(30日内有处理结果),即时发表(不超过90天),免收版面费、审稿费,稿酬优厚。《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58年,国内外公开发行。现已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
2015年06期 v.41;No.156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