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肾病专栏

  • 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应用阿加曲班封管的临床观察

    孔凌;樊蓉;王婷;张海清;李川;龚德华;

    目的以肝素封管液作为参照,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非隧道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应用阿加曲班封管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新置入右侧颈内静脉非隧道式双腔导管行CRRT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不同封管液封管:一组采用阿加曲班原液(0.5 mg/m L)封管,另一组采用肝素/生理盐水(10 mg/m L)封管。观察患者整个导管留存期间CRRT治疗时导管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监测患者首次治疗前、治疗结束封管12 h后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2组各纳入患者10例,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基线值无显著差异。阿加曲班组在首次治疗结束封管12 h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患者首次治疗结束封管12 h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凝血功能指标较基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2组血流量相关指标(阻率、平均血流量、采血压、静脉压)及导管使用时间、导管留置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封管在保持导管功能效果方面与肝素相当,避免了肝素封管影响患者凝血指标的缺点,适用于存在出血风险的高危人群。

    2018年01期 v.44;No.16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标志物NGAL、NAG、胱抑素C诊断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价值

    张翩;王玲;何奔;王肖龙;邱建平;郑昌柱;杨光敏;庞慧华;沈剑箫;牟姗;倪兆慧;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胱抑素C对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CI-AKI患者纳入CI-AKI组(17例),另选取与CI-AKI患者临床资料匹配者纳入非CI-AKI组(17例)。检测CI-AKI组和非CI-AKI组患者尿液及血液标本NGAL、NAG、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这些标志物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的变化以及尿NGAL作为CI-AKI早期标志物的价值。结果 CI-AKI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2、6、12、24 h尿NGAL水平显著高于基础值(均P<0.05),非CI-AKI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及造影后各时间点尿液NGA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后6 h和12 h,CI-AKI组患者尿液NGAL水平高于非CI-AKI组(P<0.05),尿NGAL诊断CI-AK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95%CI为0.534—0.892,P=0.034)和0.772(95%CI为0.612—0.931,P=0.007)。2组患者尿NAG水平在造影后2 h和6 h均高于基础值(P<0.05),但2组患者间尿NAG水平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及造影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后72 h,CI-AKI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CI-AKI组(P<0.05);48 h和72 h,CI-AKI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高于CI-AKI组(P<0.05)。结结论尿NGAL对CI-AKI损伤反应最敏感,尿NAG、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反应滞后于NGAL。

    2018年01期 v.44;No.169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骨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关系

    杨艳;王沁园;郭俊含;马潇;马丽;王静;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及RNA水平下骨特异性分子标志物FGF23、Pin1、Wnt1、β-catenin、DKK1与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关系。方法选取113例CKD患者,统计PEW发生率,并按照PEW发生与否,分为PEW组和非PEW组,组间比较以下指标: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HO)、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清肌酐(Scr)、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及合并症(体重及膳食减少、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血清及RNA水平下上述5种骨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与PEW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其与PEW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非PEW组比较,PEW组生化指标ALB、CHO、e GFR降低,Scr升高(P<0.05);PEW组中伴随体重下降、膳食摄入减少,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比例高于非PEW组(P<0.05)。血清水平下FGF23在PEW组高于非PEW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水平下FGF23与PEW呈正相关(r=0.281,P=0.049)。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FGF23和Wnt1水平分别是PEW的风险因素,血清水平下FGF23与PEW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9,血清水平下Wnt1与PEW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93,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RNA水平下的各标志物均与PEW无相关性。结论随着CKD的进展,PEW的发生率逐渐增加。骨特异性标志物FGF23有望成为PEW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与PEW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8年01期 v.44;No.169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生殖医学专栏

  • 微小RNAs在卵泡发育及常见排卵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

    张新玥;孙银花;党玉洁;秦莹莹;

    微小RNAs(mi RNAs)是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序列的非编码RNA。mi RNAs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众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激素合成等;同时,mi RNAs表达异常及功能失调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卵泡是女性生殖的功能单位,其发育过程受到复杂而严密的调控,该调控异常可引起多种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等。本文就mi RNAs在卵泡发育及PCOS、POI发病中的表达变化及潜在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2018年01期 v.44;No.169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BRCA基因突变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

    于姣;徐阳;

    BRCA基因突变不仅使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较正常人增加,更对女性生育力造成巨大威胁。BRCA突变导致DNA损伤在卵母细胞内积聚,加快其凋亡速度,从而使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另外,携带BRCA突变的女性有可能接受预防性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永久性地丧失生育能力。因此,有生育需求的BRCA突变携带者,尤其是BRCA1突变携带者接受生育力保存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8年01期 v.44;No.169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改良单细胞核固定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卵裂期胚胎性别诊断中的应用

    李红星;景原雪;马晓玲;宋德潇;孙亮;岳丰;王乃辉;靳怡;蒋应弟;刘瑞芳;薛石龙;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便捷的单细胞核固定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技术用于性别筛选,探究其可行性,同时分析植入前胚胎中非整倍体和嵌合体的发生情况。方法解冻12位患者32枚胚胎,同时选择同期常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23位患者51枚胚胎为囊胚培养对照组。激光打孔法活检卵裂期胚胎,每枚胚胎常规活检吸取2个卵裂球,活检后胚胎继续培养囊胚。改良吐温-20/HCl法游离和固定卵裂球细胞核,XY染色体计数探针和18号染色体计数探针同时孵育后荧光镜下观察结果。结果 32枚胚胎中,X、Y和18号染色体正常胚胎24枚,正常率75%;异常胚胎8枚,其中6例为嵌合体胚胎,嵌合体率18.8%。活检组与囊胚培养对照组的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改良单细胞核固定和FISH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卵裂期胚胎进行性别选择,对解决性染色体异常和性连锁性疾病性别诊断的生育障碍有一定价值。

    2018年01期 v.44;No.169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和胎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高迁移率族蛋白l表达及其意义

    何西彦;孙晓彤;杨雪萍;洪建丽;杨彩芳;卢玉凤;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子痫前期病程变化的相关性,综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子痫前期患者37例为子痫前期组,4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孕妇血清中MMP-2及HMGB-l的表达情况,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胎盘中MMP-2及HMGB-1的表达情况。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MMP-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HMGB-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子痫前期组胎盘中MMP-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HMGB-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MP-2和HMGB-1的表达情况与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孕妇血清及胎盘中MMP-2的低表达和HGMB-1的高表达可能是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之一。

    2018年01期 v.44;No.169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血液病专栏

  • 瘦素及其受体:从实体瘤到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马诗雨;胡荣;刘卓刚;

    瘦素是一种对维持机体稳态及能量平衡有重要作用的脂肪源性细胞因子,通过在细胞表面与其特异性受体——瘦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瘦素及其受体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虽与实体瘤不尽相同,但瘦素及其受体亦存在异常表达。本文就近年来瘦素及其受体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8年01期 v.44;No.169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发性骨髓瘤低胆固醇血症与预后相关性分析及机制

    古流芳;崔晓光;何爱丽;曹星梅;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低胆固醇血症与临床指标、临床分期、细胞遗传学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低胆固醇血症发生的原因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分析法回顾性分析了154例确诊的MM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与血红蛋白、骨髓瘤细胞比例、临床分期及遗传学异常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初诊、完全缓解MM患者与胆固醇转运及胞内定位相关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及三磷酸腺苷相关转运体ABCA1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MM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载脂蛋白B最为显著,且随疾病分期逐渐降低;胆固醇水平与患者遗传学异常具有一定相关性,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1q21扩增和p53缺失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FISH阴性的患者。LDLR m RNA在初诊和复发MM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P=0.001),而ABCA1 m RNA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M患者胆固醇降低的水平与临床分期、遗传学异常相关;MM患者的低胆固醇血症可能与LDL摄入增加有关,而胆固醇逆向转运并无显著变化。

    2018年01期 v.44;No.169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饥饿诱导K562/ADM细胞自噬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成娟;薛明明;马海珍;张豪;赵龙;

    目的探讨饥饿诱导人白血病K562/ADM细胞自噬及与凋亡的关系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在培养K562/ADM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后,以磷酸盐缓冲溶液培养3、6、9 h后收集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荧光强度,Annexin V/PI双染检测K562/ADM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C3、Beclin-1和Bcl-2基因的m RNA变化,Western blot检测LC3、Beclin-1和Bcl-2蛋白。结果饥饿处理3 h后K562/ADM细胞自噬活性明显增强,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自噬体的形成,其MDC阳性细胞明显增加,LC3基因m RNA的表达增高,LC3-Ⅱ蛋白表达增加,但随着饥饿时间延长,自噬活性却逐渐降低;饥饿促进K562/ADM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饥饿后K562/ADM的Beclin-1表达与自噬活性改变呈正相关,与凋亡呈负相关;Bcl-2表达与自噬活性改变呈负相关,与凋亡呈正相关。结论饥饿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ADM发生保护性自噬,抑制其凋亡的发生,Beclin-1与Bcl-2可能参与了自噬抑制凋亡的机制形成。

    2018年01期 v.44;No.169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uPAR衍生RERF肽逆转K562/ADM耐药及其机制

    郭鸿;张淑玲;周兰霞;马云云;贾芳;胡新新;张慧;赵丽;

    目的采用新合成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衍生肽(RERF肽),探讨其对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观察RERF肽对K562/ADM细胞生长增殖影响及非细胞毒素剂量对耐药逆转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RERF肽作用后K562/ADM细胞中uPA、uPAR和MDR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ERF肽作用后K562/ADM细胞中uPA、uPAR和P-gp蛋白的表达。结果 ADM单独作用K562/ADM细胞24、48、72 h,IC50分别为92.48±0.27、30.99±0.19、28.06±0.12μg/m L;ADM与非细胞毒性剂量的RERF肽共同作用K562/ADM细胞24、48、72 h,IC50分别降低为83.83±0.29、18.52±0.17、16.38±0.13μg/m L。联合用药48 h后K562/ADM细胞其uPA、uPAR、MDR1 m RNA与uPA、uPAR和p-gp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RERF肽可部分逆转K562/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性,提高ADM的敏感性。RERF肽有可能通过uPA/uPAR途径下调MDR1基因,降低P-gp的表达,从而逆转白血病耐药。

    2018年01期 v.44;No.169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

  • 莪术醇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和调控细胞周期的体外研究

    张金铎;苏刚;逯娅雯;周昕玥;赵盛;把永江;唐增伟;孟文勃;李汛;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莪术醇对人肝胆管癌RBE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BE细胞,二甲氧唑黄(X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12.5、25、50、75、100μg/m L)在不同时间段(24、48、72 h)对RB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多功能微孔板检测系统检测50、75、100μg/m L莪术醇处理后RBE细胞Caspase-3/7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75、100μg/m L莪术醇48 h作用后RBE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100μg/m L莪术醇处理RBE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蛋白D1、核因子-κB(NF-κB)、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莪术醇能显著抑制RBE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在50—100μg/m L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00μg/m L的莪术醇作用48 h其抑制率可达56%;莪术醇处理RBE细胞48 h后Caspase-3/7荧光强度增加,酶活性增强,并能诱导RBE细胞发生G1期阻滞,伴随细胞周期蛋白D1、NF-κB、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莪术醇能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使肝胆管癌RBE细胞阻滞在G1期,抑制其增殖并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其凋亡。

    2018年01期 v.44;No.169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回顾性分析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

    张志峰;常瑞明;

    目的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回顾性分析1 628例急性阑尾炎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应用改良Alvarado评分标准进行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分析评分结果与急性阑尾炎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应用ROC曲线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评分结果与病理分级成正相关(r=0.7,P<0.001);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改良Alvarado评分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56(95%CI为0.942—0.969,P<0.001);预测评分系统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临界点为6分时,其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87.4%。结论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对于急性阑尾炎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2018年01期 v.44;No.169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市城关区社区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流行病学调查

    曹冲;傅松波;汤旭磊;刘靖芳;马丽华;孙蔚明;牛滢;井高静;赵楠;牛强龙;杨芳;李玉娟;乌丹;郭慧萍;王斌莉;宋佩;滕卫平;单忠艳;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社区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将587名符合条件者纳入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20.95%,主要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占92.68%);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也逐渐升高(P<0.01);年龄和吸烟是甲状腺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女性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高于男性(P<0.0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4)。结论兰州地区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较高,应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尤其注重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人群的筛查和干预。高龄女性为好发人群,在科学防治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过程中应重点保护该人群。

    2018年01期 v.44;No.169 74-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磁共振高分辨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张文文;黄刚;张常青;周星;许华新;

    目的探讨磁共振高分辨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宫颈癌患者的MR影像及病理资料,18例患者存在淋巴转移,MRI共显示淋巴结264枚,其中转移淋巴结43枚,非转移淋巴结221枚。观察转移淋巴结T2WI信号特点,对比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长径(L)、短径(S)、短径/长径(S/L)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并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效能。结果宫颈癌转移淋巴结S、S/L大于非转移淋巴结(P<0.05),ADC小于非转移淋巴结(P<0.05);淋巴结ADC、S、S/L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L(P<0.05),ADC、S、S/L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辨T2WI显示转移淋巴结中13枚发现中心坏死(30%),非转移淋巴结未发现中心坏死。结论 DWI的ADC、S、S/L对宫颈癌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T2WI所示淋巴结内部坏死有助于鉴别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

    2018年01期 v.44;No.169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糖代谢异常和炎症对胃癌的影响

    朱军民;陈刚;秦俊杰;张敏敏;张有成;

    胃癌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能量代谢方式为糖酵解和谷氨酰胺代谢。糖代谢异常是胃癌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普遍合并存在的病理状态,直观地表现为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动。炎症是胃癌患者病程中最常并存的另一病理过程,和糖代谢异常互为因果,对胃癌的发病和诊疗均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胃癌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对胃癌患者糖代谢状况和炎症反应进行合理干预后可有效控制胃癌发病,改善胃癌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8年01期 v.44;No.169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正>尊敬的作者:我们怀着对您从事科学研究和较高学术造诣的崇敬之情,诚邀您向本刊赐稿或推荐稿件。本刊开通了论文发表绿色通道,特约稿、优秀稿件快速处理(30日内有处理结果),即时发表(不超过90天),免收版面费、审稿费,稿酬优厚。《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58年,国内外公开发行。现已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国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存

    2018年01期 v.44;No.169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