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陈花英;吴焕成;王振国;刘洋;目的利用脑皮质撞击仪设置不同参数,以构建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创伤(TBI)大鼠模型,为相关参数的标准化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V1、V2、V3、D1、D2、D3、假手术(S)和对照(C)组,利用电子脑皮质打击仪构建不同损伤程度TBI模型。术后48 h行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网屏实验评分、旷场实验评分,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V、D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与C组及S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网屏实验评分方面,除V1组外,其余各组与C组或S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D1与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2与D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旷场实验评分中,水平得分方面,V3、D1、D2、D3组与C组或S组比较均降低,且V3组高于D2和D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垂直得分方面,各模型组与C组或S组比较均降低,且V1、V2、V3组均高于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便粒数方面,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脑组织含水量方面,与C组或S组比较,V2、V3、D1、D2和D3组脑组织含水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V3与D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组与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固定打击最低点持续时间均为200 ms的情况下,以2 mm的打击深度,4 m/s的打击速度构建轻度TBI大鼠模型,以2 mm的打击深度,5 m/s的打击速度构建中度TBI大鼠模型,以4 mm的打击深度,5 m/s的打击速度构建重度TBI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成功率和区分度,该参数更为适合构建不同损伤程度的TBI大鼠模型。
2019年05期 v.45;No.179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