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首发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析免疫细胞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关联
胡富康;蔺茂强;郑冠;王涯斌;张强;闫世顺;李睿;周海宇;目的 采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析免疫细胞与椎间盘退行性变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MR以遗传变异为工具变量来检查暴露因素对结局的因果影响。本文主要使用MR-Egger、逆方差加权法和加权中位数法进行MR分析,同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通过错误发现率(FDR)校正后,本文确定了2种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显著相关的免疫表型:HLA DR on CD14+CD16-单核细胞(OR=0.955,95%CI:[0.938,0.973],PFDR=1.26×10-4)、HLA DR on CD14+单核细胞(OR=0.954,95%CI:[0.936,0.972],PFDR=2.49×10-4)。在逆向MR分析中发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2种免疫细胞存在负相关关系:CD25 on非转换B细胞(OR=0.844,95%CI:[0.713,0.999],PFDR=0.048)、CD34 on造血干细胞(OR=0.668,95%CI:[0.519,0.860],PFDR=0.018)。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没有观察到异质性或多效性的证据。结论 `免疫细胞与椎间盘退行性变之间存在潜在因果关系。
短链脂肪酸对高原缺氧诱导肠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李佳;齐平;王晓娟;张磊;高原缺氧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肠屏障功能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的重要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或为缓解高原缺氧所致肠屏障功能障碍提供新思路。本文综述了高原缺氧引起肠屏障损伤的机制,重点阐述了短链脂肪酸对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并展望了短链脂肪酸在高原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短链脂肪酸可通过增强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发挥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上皮细胞能量代谢等多条途径,有效保护肠屏障。短链脂肪酸在预防和治疗高原缺氧相关肠道损伤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短链脂肪酸的作用机制,并开展更多人体临床试验,为改善高原人群健康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基于外周血铁代谢相关指标的铁死亡积分和HGI对AIS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王雁飞;马娟;赵璐;目的 探讨外周血铁代谢相关指标建立的铁死亡积分和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G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4年12月就诊于西安市第三医院的AIS患者190例,采集入院时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计算HGI。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神经丝轻链、4-羟基-2-壬烯醛(4-HNE)、8-羟基-2′-脱氧鸟苷(8-oxo-dG)、铁调素、转铁蛋白受体(TfR)和铁蛋白。在AIS发作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与不良组(mRS≥3分)。结果 预后不良组4-HNE、8-oxo-dG、铁调素、TfR水平升高,神经丝轻链水平降低(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铁死亡评分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作为预测AIS不良预后的独立评估工具。结论 基于4-HNE、8-oxo-dG和铁调素为基础构建的铁死亡模型评分以及HGI均与AIS患者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预测短期预后的价值。
基于双硫死亡相关lncRNA构建肺腺癌预后模型及ceRNA网络
张言鹏;孙敬阳;高志远;蒋荣轩;林亦翰;王志英;董欢欢;董妞妞;李明;王泓懿;杨大海;张广健;目的 筛选与双硫死亡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并用于构建预测肺腺癌患者生存风险的预后模型。方法 RNA-seq数据和临床信息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利用LASSO回归构建基于双硫死亡相关lncRNA的预后模型。根据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比较两组间在总生存期、功能富集、肿瘤免疫细胞浸润、药物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内源竞争RNA (ceRNA)网络,并通过外部实验验证3个lncRN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构建由3个双硫死亡lncRNA (AL365181.2、AC012615.1、AL606489.1)组成的风险预后模型,低风险组的生存率明显优于高风险组(P<0.001)。不同组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富集分析、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显著,进一步以模型相关的lncRNA构建ceRNA网络,3个lncRNA在肺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均P<0.001)。结论 使用3个双硫死亡相关的lncRNA构建预后模型可独立预测肺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为双硫死亡机制在肺腺癌中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P16调控PERK-eIF2α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的机制研究
惠宏权;张召;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 (P16)干预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真核起始因子2α(PERK-eIF2α)通路,抑制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定量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与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中P16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构建P16过表达SW480细胞,并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过表达效率。采用平板克隆、Cell Counting Kit-8 (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估P16过表达对SW480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建立祼鼠SW480移植瘤模型,观察P16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GRP78、CHOP、P16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PERK-eIF2α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P16 mRNA水平表达低(P<0.05)。与野生型SW480细胞组比,P16过表达组SW480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抑制,凋亡水平促进(P<0.05);肿瘤质量与体积减小(P<0.05),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RP78、CHOP阳性率增大(P<0.05),P16、Cleaved caspase-3、Bax、p-PERK、p-eIF2α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P16可能通过激活PERK-eIF2α通路诱导内质网应激,发挥抗肿瘤作用。
甘肃省陇南市人群教育程度及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王佳蕾;路翔;赵彩芳;吴小银;余燕妮;李郁卓;马承旭;滕卫平;单忠艳;傅松波;目的 探讨甘肃省陇南市居民教育程度、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结节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甘肃省陇南市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尿碘检测及超声检查收集数据,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及碘营养状况下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现状,并探索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市居民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18.8%,男性、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13.8%、22.9%,女性高于男性(P<0.05)。不同教育程度及尿碘浓度中位数分组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尿碘浓度中位数呈逐渐升高趋势,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的占比逐渐下降(P<0.05)。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47.5%,无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31.9%(P<0.05)。高龄与吸烟史是甲状腺结节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甘肃省陇南市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在碘缺乏人群中最高,在碘过量人群中最低,且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逐渐下降。
生物制剂靶向治疗重度哮喘研究进展
张文华;成文清;乔甘霖;昝香怡;支气管哮喘是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重度哮喘占哮喘人群的5%~10%,为社会医疗资源带来巨大负担。而重度哮喘与2型炎症密切相关,故靶向2型炎症相关靶点,有望改善重度哮喘控制不良的现况。多种靶向生物制剂已被用于重度哮喘临床治疗与临床试验,它们通过特异性阻断炎症级联反应关键节点,可显著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率、改善肺功能指标(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传统治疗应答不足提供新选择。本文系统综述靶向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进展,旨在为重度哮喘的精准化诊疗提供循证依据。
证据图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李艳飞;李美萱;魏志鹏;郭丽萍;GHOGOMUElizabeth;KHALILHanan;CAMPBELLFiona;GAARDERMarie;NDUKUPromise M;WHITEHoward;WELCHVivian;后亮瑛;杨克虎;李秀霞;证据图谱作为揭示研究现状及证据差距的重要方法,为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受到Campbell协作网、国际影响性评估组织以及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等国内外学术组织和机构的高度重视。本研究系统梳理并深入分析了证据图谱的最新发展动态,重点介绍了证据图谱的起源、术语、定义、制作流程和报告规范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研究者在未来开展体现证据图谱特性的高质量研究、推动证据图谱从研究向实践应用转化、构建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以及促进证据图谱的智能化发展等方面的前景,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借鉴。
结石性胆囊炎胆汁厌氧菌感染特征与术后抗生素应用研究
崔鸿斌;史树勋;马斌;李海元;韩晓雯;陈昊;目的 深入分析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感染特征,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4年1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56例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患者的胆汁样本,分别进行细菌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全面解析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并构建胆汁病原菌的构成谱系。结果 在厌氧培养条件下,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特征:无细菌生长者146例(41.0%),表皮葡萄球菌50例(14.0%),大肠埃希菌40例(11.2%),草绿色溶血性链球菌24例(6.7%),粪肠球菌20例(5.4%),人葡萄球菌20例(5.4%),屎肠球菌12例(3.6%),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3.6%),微球菌10例(2.7%),肺炎克雷伯菌6例(1.7%),副流感嗜血杆菌4例(0.9%),阴沟肠杆菌4例(0.9%),溶血葡萄球菌4例(0.9%),沃氏葡萄球菌2例(0.6%),短小芽孢杆菌2例(0.6%),琼氏不动杆菌2例(0.6%),头状葡萄球菌2例(0.6%)。需氧培养条件下,病原菌的分布特征:无细菌生长者254例(71.3%),表皮葡萄球菌30例(8.4%),粪肠球菌18例(5.1%),大肠埃希菌16例(4.5%),人葡萄球菌16例(4.5%),头状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阴沟肠杆菌各2例(各占0.6%)。不同胆囊炎类型间细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患者胆囊结石直径更大(P=0.0016)、数量更多(P=0.003)、胆囊壁更厚(P<0.001)。结论 在胆汁培养呈阳性的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厌氧菌占据主导地位。建议临床医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谨慎考虑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肺癌围手术期呼吸训练的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吴怡纯;陈林旭;朱颜;舒海华;目的 对近15年肺癌围手术期呼吸训练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挖掘其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2010年1月—2024年10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采用VOSviewer 1.6.20和CiteSpace 5.7.R5软件将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277篇中文文献和244篇英文文献,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波动。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四川大学。载文量和共被引次数最多的期刊分别为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Lung cancer。结论 肺癌围手术期呼吸训练、远程居家呼吸训练、呼吸训练联合传统中医康复技术等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呼吸训练方案的优化、临床应用推广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等预后指标的长期影响。